在下标题之前,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写下了「我所听过最好声的管机」,没有之一。你一定认为这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标题吧!难道我已经听过世界上所有的管机?难道我真的认为这款Oriole Sound Audio OSA-88-1BV MK3(以下简称1BV MK3)已经无法超越?其实,这些问题我都想过,但是这个标题的确是我试听之后,最真实而直接的心声。老实说,这个标题还略嫌保守了些,1BV MK3其实不只是我所听过最好声的管机,即使与任何我曾经听过的晶体机相较,它的声音表现依然无与伦比、圆融无碍,甚至连驱动力都令我惊艳。
这个标题唯一可能遭遇的挑战,是在它之上,惠桦还有一款等级更高、用料更好、驱动力更强的2BV MK3正在开发中。那款管机会更好吗?老实说我不确定。因为1BV MK3的确已经在各部线路、所有元件以及工作点的搭配上,取得了最协调完美的状态,而要在无数线路设计与元件搭配的可能性中,找到最完美的那一个交会点,除了依靠严谨的科学计算测量、依靠设计者的专业经验与声音品味,以及长时间无数次的实验试作之外,还需要有理念一致的元件供应商密切合作,甚至需要一些灵光乍现的奇蹟。我认为这款1BV MK3,正是所有条件齐备之后,有如奇蹟一般的存在。
▲1BV MK3的元件搭配与前代完全不同,巧夺天工的立体搭棚线路全靠手工打造,陶先生一个月只能组装一台。
手工搭棚的艺术品
说1BV MK3是奇蹟,指的是它精妙重现音乐原貌的神奇声音表现。而这个奇蹟发生的背后,惠桦设计者陶怡纬所付出的努力绝对超乎你所能想象。本刊已经多次介绍过陶先生制作的管机,读者应该也已经了解陶先生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态度。所有线路手工搭棚,是1BV MK3的特征之一。采用搭棚线路的管机并不稀奇,但是要将手工搭棚做到有如立体高架道路一般工整,在我所见过的管机中,不论是以精密严谨着称的德国器材,或是以职人精神自豪的日本管机,都比不上陶先生的作品。
你知道吗?惠桦管机线路中的每一个銲点,都必须用高、中、低温銲过三次,确保每一个銲点都圆润饱满,紧密接合。陶先生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进行这项工作,因为那个时候才没人打扰,才能专注一心组装管机。要完成这样的搭棚线路,陶先生一个月只能组装一台,一年合计也只能产出十多台,这根本不是一项生意,而是一门艺术。
▲1BV MK3所使用的choke、输出变压器与电源变压器全部由坚新吴老板亲手绕制,外壳内侧可以看到厚铝板隔离,绕线穿过镀金接口直接焊接,这是最好的一种作法。每一对输出变压器都必须配对,误差低至一般三用电表量不出差异,即使用动态信号测试,5Hz-20kHz依然平坦。
世界最好的变压器
令我惊讶的是,追求完美近乎偏执的,竟然不只陶先生一人。替惠桦制造所有变压器的国产名厂坚新吴老板,对于品质的严苛要求同样超乎想象。吴老板已经高龄81岁,但是所有惠桦所需的变压器依然由他亲手绕制。所有变压器在第一次绕线之后,都必须浸泡在煮融的蜜蜡中抽真空,让绕线的所有缝隙都吸饱蜜蜡,接下来的第二次与第三次绕线,再反复进行同样工作。一般管机使用的变压器不会经过这么繁琐的制造过程,结构不够紧密扎实,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细微震动,就会发出高热,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许多变压器采用铁芯外露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散热。坚新的变压器整个都被绝缘漆(凡立水)包覆密封,几乎无法散热,但是即使整天开机,工作温度也不过热,不但更为耐用,输出效率也不会衰减。许多人迷信国外名牌变压器,殊不知真正最顶尖讲究的制作,其实就在台湾啊!
可惜的是,吴老板年事已高,以他三个月大约只能做出四组惠桦所需变压器的生产速度估算,陶先生说他顶多再替惠桦做出二十组,就要交给徒弟接班了。如果没有吴老板手工制造的变压器,惠桦的BV系列将难以维持一贯特性,到那个时候,陶先生只能停产BV系列。陶先生说他自己顶多也只能再做个十多年,眼睛就无法负担精细的搭棚作业了。以此观之,每一部惠桦管机都关注了台湾老师傅对于品质的坚持,以及对于专业技术的自豪,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限量艺术品。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将变压器的特性提升到最高,陶先生特地从国外购入品质最好的HiB硅钢片,而且买得是价格昂贵,最适合打造变压器铁芯的超薄HiB硅钢片。这种原料没有零售,一次至少要买一吨的量,陶先生毫不犹豫付钱买单。购入之后,陶先生再用钨钢沖床做出变压器铁芯需要的形状尺寸。钨钢沖床做出来的铁芯没有毛边,但是光是打造模具就得花费50万元,每冲压六万次之后,还得花费2万元维修。最后做出来的铁芯,才交给坚新制造变压器。如果说变压器是管机的灵魂,那么惠桦管机使用的变压器,毫无疑问是最完美的灵魂了!
严苛要求变压器品质的结果,是成本高到吓人。市售Choke一颗300元就能买到,但是坚新做给惠桦的Choke一颗就要6,000元,这还是量大折扣后的优惠价。至于输出变压器与电源变压器的成本,更是高到超乎想象。换做欧美音响产品,就算是天价等级,成本也不可能高到如此夸张啊!陶先生说他做管机是做一台亏一台,我是完全相信的。
必须一提的是,变压器是1BV MK3的升级重点之一,改良之处有四:一是所有变压器全部采用HiB铁芯;二是铁芯尺寸更大,几乎塞满金属外壳内部空间;三是绕线也更饱满;四是外壳与变压器之间再用厚铝板隔离磁漏干扰。
▲陶先生对每一种古典元件的结构、材质与声音特性都了如指掌,元件搭配经过不断试听,才能找出最好声的组合。
有钱也买不到的珍稀古典元件
既然做管机赚不了钱,为何陶先生还要执意打造最高品质的管机?主要原因之一,是要让他多年收集的古典绝版元件得到充分发挥的舞台。本刊读者应该都知道陶先生是古董元件收集狂,多年来散尽家财从世界各地收藏到大量珍稀经典元件,这些元件如果没有用在音响器材中,无论多稀有珍贵也无从施展身手。而他手工打造的管机,就是这些珍贵元件最理想的归宿。
陶先生对于电子元件的技术、材质、结构与演进历史投入了深入研究,深知这些1980年代之前以非环保材料制造的元件,不但特性更为优异,稳定性与耐用度也大幅超越现代元件。重点是用这些珍稀元件打造管机,绝非猛料用尽就能发出好声,元件之间如何调校搭配,才是营造好声的真正关键,而这也是1BV MK3的最大改良之处。
综观1BV MK3的线路架构,其实从第一代开始就没有改变,甚至与2BV也完全相同。前端都是使用四支6SN7真空管,其中两支做第一段放大,另两支做信号倒相。每声道使用两支KT-88功率管推挽放大,整流管则是5AR4。线路架构虽然相同,但是内中的元件搭配却完全不同,1BV MK3这次的元件搭配就彻底翻新。
▲背板电源插座旁边有一个拨杆,向上是开启负回授,向下是无负回授。
最多只能做出16台
1BV MK3所使用的电容中,以下几种关键电容特别值得介绍。一种是使用在π型滤波线路前端的金色电容,这种电容原本使用在惠桦的单声道旗舰后级中,后来下放给2BV使用,这回连1BV MK3也使用了这种电容。它的特点是DF值超低,是少见可以串连使用的电容,能够达到这部分线路所需要高电压。
另一个关键电容是德国西门子系的Epcos电解电容,使用在π型滤波线路后端,直接与后端的输出变压器连接,对于声音的影响极大。这颗电容是2001年以非环保材料制造,内中结构是绝缘纸与铝箔绕制,声底厚实,MBL当年也是爱用者,可惜现在这款电容想买也买不到,MBL无法继续使用,陶先生找了五六年,也只找到一盒库存,用在1BV MK3身上,最多只能做16台。
1BV MK3还使用了一种1977年Philips手工制造的PS电容,碍于当年技术限制,这颗电容用了特殊结构,也只能消除部分感抗,没想到声音特质反而比现代完全消除感抗的电容更有韵味,高频表现尤其出色。
1BV MK3的线路中还用上了珍贵的液态钽质电容,这种电容又分为钽条与钽箔两种结构,1BV MK3使用的是最顶级、声音最好的钽箔结构电容,可以展现出辽阔音场,以及温顺而有弹跳力的声底特质。
对于塑造1BV MK3的声音表现扮演关键地位的,是陶先生与台湾专业电容厂德星联手开发的白色交连电容,这种电容结合了声底通透的KP与声底柔和的KT两种材质结构,塑造出了兼容两种声音特质的全新风貌,在开发1BV MK3的最后阶段,陶先生尝试使用了这种电容之后,才找到了好声方程式的最后一块拼图。
值得一提的是,德星其实已经处于半休业状态,所幸老板对于实验创新依然充满热情,遇到陶先生可谓理念一致,所以依然愿意替惠桦量身开发特规电容。
▲这是1BV MK3所使用珍贵液态钽质电容,每一颗都经过精密测量,再挑选数据最接近的配对使用。
元件搭配是好声关键
电阻方面,1BV MK3的线路中有三种珍稀绝版电阻值得介绍。一种是60年代的康宁CGW氧化锡膜电阻,特点是主体采用玻璃材质,散热更好,而且共振也与陶瓷电阻不同,声音既厚又干净,不似一般陶瓷电阻声音较为暗濛。
另一种是精密线绕电阻,刻意采用不规则绕法,藉此产生杂散电容,不用另外再併一颗回授电容,这是最理想的作法,因为一旦加上回授电容,声音就会产生劣化。
1BV MK3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空心陶瓷电阻,它的阻质不是镀在瓷板表层,而是镀在空心结构的内层,不会产生正电感,声音特别干净空灵。
最后要特别一提1BV MK3使用的ALPS音量控制器,它看起来跟一般常见的蓝壳ALPS无异,但其实内中结构是ALPS另一款已经停产的绿壳音量控制器,陶先生赶在那款电阻停产之前,订了一批500颗,ALPS只好用既有的蓝色外壳装入绿壳的元件。陶先生相信日本厂商不会骗人,于是就买下了这批有着蓝壳外观的绿壳音量控制器,里面使用了ALPS最厚的导电塑胶,十多年来没有任何一颗因为氧化而出现杂音,音质也比ALPS蓝壳通透许多。
无比澄澈通透的音质
赶紧来听听1BV MK3的声音表现,刚好我在390期评论的惠桦People MK2管机还在试听室,上次听过之后喜爱不已,我认为完全具备越级挑战的资质,这次可以与1BV MK3比试一番。两者差别何在?上次我认为People MK2的音质已经非常透明,反应速度已经非常灵活了。但是1BV MK3的透明度竟然明显好上一大截,声音也更直接快速。
听俄罗斯钢琴家Yulianna Avdeeva演奏的萧邦钢琴协奏曲,特别能够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Yulianna Avdeeva在这张专辑不但演奏一架1849年的古钢琴,连Frans Brüggen指挥的乐团也一律使用18世纪的古乐器,忠实呈现萧邦当年的乐曲原貌。
这些古乐器的泛音延伸、音色变化与能量感都不及现代乐器,用大多数音响系统播放,声音都显得过于温和而暗沉,直到这次用1BV MK3播放,那架Erard古钢琴才焕发出清脆通透又兼具温润木头韵味的触键质感,笼罩在录音中的雾气也才完全消散,有晴空万里、豁然开朗之感。这种通透感不只People MK2比不上,也彻底超越以往我所听过任何功放的表现。甚至用最好的耳机搭配顶尖耳扩,也听不到这种通透琴音!
在此我要特别称赞这次搭配的达尼 Rubicon 6落地音箱,它的铝带、软凸盆复合式高音模组的确展现出了绝佳的高频延伸与自然质感,能够充分展现1BV MK3的绝妙高频特质。在1BV MK3的音箱搭配上,也建议尽量搭配高频延伸优异、解析力强、音质透明纯净者。
推力超越大功率晶体机
1BV MK3另一个令我惊讶的是它的驱动力,它的输出功率只有50瓦,与一般KT-88推挽管机无异,照理说驱动力应该比People MK2使用的新一代KT-120功率管要弱才对,事实上却完全不是如此。平常我不会用「三轮车」的脚踩大鼓测试一部50瓦的管机,但是这次一听之下,我才惊讶的发现1BV MK3的瞬间低频爆发力竟然既快又猛,脚踩大鼓的瞬间起落速度与劲道毫不慢拖迟疑,低频的扎实感甚至超越输出功率百瓦以上的晶体后级功放!请注意,此时我搭配的是效率特低的ATC SCM20PSL音箱,要让这对音箱充分施展,通常要用大功率晶体机驱动,没想到1BV MK3竟然轻松达成任务。
为什么50瓦管机的低频可以如此强猛?陶先生告诉我,1BV MK3的驱动力并非来自输出功率,而是以电流输出能力取胜。理论上电流输出能力应该是管机的弱项,晶体机的强项才对啊!没想到1BV MK3的低频竟然能够胜过大功率晶体机,我相信这种驱动力是源自于制作扎实的坚新变压器与精心搭配的电容组合。
听朱里尼指挥洛杉矶爱乐的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份录音有我所听过这个乐章中最饱满有劲而弹跳的定音鼓擂击,听1BV MK3的重播,定音鼓皮波动层次清晰透明,低频火力全开毫不气虚,大气势乐段场面开阔又宽松,完全超越我对于一部50瓦管机的想象!
超细致、超鲜活、超真实
听「V Rytmu Mistru」专辑第三轨的「皇家烟火」,1BV MK3的重播充分展现出金碧辉煌的华丽气息,不过这种华丽感绝非庸俗肤浅的奢华,铜管吹奏辉煌鲜明开阔,散发着高贵的光泽感,音质有着适当的厚度却不肥慢,管乐按键清晰真实,整体演奏精气神抖擞昂扬,绝对是我所听过最富有贵族气息的一次音乐演绎。
听我熟悉的曾宇谦「Reverie」专辑,这份录音的琴音质感偏硬,但是1BV MK3的重播却让我听到了极度油亮滑顺又细腻的琴音质感,重点是那滑顺感并没有抹去了细节,而是依然能清晰呈现真实自然的擦弦颗粒感。强奏的凝聚力与能量感毫不退缩的释放,但是听感上却毫不压迫刺耳。
在此我要特别一提1BV MK3具备的负回授切换功能,听大部分优质录音,无负回授可以听到最直接真实的声音质感。但是如果听录音稍差或偏硬的乐曲,开启负回授可以明显让音质更纤细,把偏硬的边角打磨得更圆滑,让音质更为悦耳。1BV MK3的负回授档位其实只施加了极其微量的负回授,但是听感上的差异却非常显着,等于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重播风貌与聆听乐趣,在聆听不同音乐类型时,可以多加尝试。
传世经典
听过惠桦的管机许多次了,我知道陶先生所打造的管机,与一般人刻板印象中晕黄舒缓的管机风貌不同,一部设计正确的管机,其实可以非常透明灵敏,细节可以极度丰富,可以忠实呈现录音原貌。我一直以为这种极度通透明快的重播风格,就是陶先生偏好的声音走向,直到这次听过1BV MK3,我才知道通透鲜明的声底,竟然可以与温润自然的音质并存,也才知道50瓦管机竟然可以展现超乎想象的强劲驱动能力。最后我要再一次告诉大家,1BV MK3所呈现的声音世界,的确是我所听过音乐重播的最高境界,也是我所接触过最值得收藏的传世经典。
洪瑞锋:澄澈与清甜,管机中少见
以前聆听惠桦的管机,总觉得听见的声音与传统的管机很不一样,声音很纯、能量很直接,活力感、解析力,以及细节表现能力也特别好,音场则是澄澈无隐,不是传统管机那种老声晕黄的样貌。
这次再听惠桦管机,搭配上Dali音箱,却让我意外发现,除了以上惠桦惯有的声音特质之外,那种细致音质中的澄澈与清甜,是在一般管机中少见。例如当我一开始播放Joni Mitchell那张「Both Sides Now」,歌曲中的弦乐质感可以在表面涂上一层很甜的光泽,弦乐细微波动的灵动感,也是少见。这样的弦乐听起来没有太厚重的迟钝感,而是很有灵性的,跟着Joni Mitchell的歌声,变化出各种演奏型态,好像活力生的个体一般。
谈到很多人关心的中频表现,我发现惠桦管机的中频不是特别浓郁饱满的,音色相对清爽一点,鼻音也少一点,但那种特殊的甜润感依然存在。例如Joni Mitchell在演唱时,那种发自内心想要继续听下去的动力就很充足,嗓音的美质显尽。这种由器材发出的天生丽质,真的是由内而外的,一开声就是与众不同。
换上DG「An Evening at Capitol Studios:Bach Recomposed」,大提琴的解析力很好,清爽程度是可以预期,因此可以听见很丰富的擦弦细节,以及内声部丰富的颗粒感。但我原本以为聆听真空管机,通常在低频上会相对妥协。但这次搭配Dali音箱,却意外达到甜蜜点。低频听起来饱满、宽松,音色又沉。而且声音表情很活泼,大提琴听起来,没有老态臃肿的样貌。一波波跟着旋律缓慢移动的「琴海」,彼此的音色一层层加上去,就像在咖啡中倒入牛奶,看着颜色在咖啡杯中产生渐层,视感相当漂亮。最后就是这套组合聆听钢琴演奏也是强项,灵动感强、高频甜润,重点是暂态表现跟低音触键的质感都很自然,这也再次显现出这部管机在音质上的优势。
苏雍伦:越听越有热力,均衡的榨出每一丝强度
播放韩国歌手伯贤的最新迷你专辑「Bambi」中的「Cry For Love」这曲,在这套系统中,我感受到了那电子低频的超强弹性以及有力、边缘感明显、但同时舒畅度均衡的低频团块,在该曲中,后段甚至有很多连续的低频输出,那种强而有力的持续波动,不仅途中没有丝毫却缩,还一直带来很多隐藏其中的层次,这却是在管机的驱动下很难得一见的!而伯贤更值得一听的就是他极为炫技的歌唱功力,在这套系统上,特别也把他的高音、转音等技巧做出同样在声响体验上非常华丽之感受!也就是说当歌手给聆听者极度高超的演唱变化时,我是可以完全跟得上的;更甚的是,那些人声中的力道与技巧转换,还能在聆听过程中折射出不少在过去聆听经验中不易察觉的光泽度,令人越听越有味。
换播Coldplay「Viva La Vide」专辑中的「Strawberry Swing」一曲,略带噪音音墙铺陈的这首唯美曲目,此系统可以把那音墙描绘得甚是温暖但同时布满朵朵细节,细细去解析,会发现里面有好多纹路是以前可能顺顺听就忽略过去的,现在听起来同样是有让人时间过得很快的通畅,很在这段期间中我却很神奇的感觉到获得的资讯量变多了,这就是这套系统一大强处。
再播同张专辑中的「Life in Technicolor ii」这轨,这首曲子中有着强大的现场演唱会爆发感(虽然是录音室作品),但这套由管机主导的系统,着实可以完整重现那种现场的热度与爆发力,各种摇滚乐的细节都好似从乐团背后满满的音箱奔放出来,我眼前的音响室背墙就变成了音箱墙,但同时又有乐器的前后距离与分离度。我觉得,可以把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还原成这样,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吧。
▲机箱底部铝合金车制的脚垫中,设有钢珠隔离震动干扰,中碳钢底板厚度与重量惊人,为整体结构奠定稳固基础。
焦点与建议:
焦点:
① 变压器全部改采超薄HiB硅钢片铁芯,并且加上厚铝板隔离干扰。
② 线路大量采用精心搭配的珍稀古典元件,特性比现代元件更优异,耐用性也更好。
③ 音质无比通透、细腻、纯净,同时又兼具温润、柔美、自然的质感,可以忠实呈现乐器原貌。
④ 驱动力惊人,低频音质扎实,暂态反应快速。
⑤ 细节丰富、层次清晰,解析力超强。
建议:
① 驱动力大幅超越50瓦帐面功率数字,可以充分驱动一般中高效率音箱。
② 建议尽量搭配高频延伸优异、音质纯净、细节丰富的音箱。
③ 开启负回授可以调和音质偏硬的录音,让听感更为悦耳,建议多加尝试使用。
图示音响二十要:
音质:5
音色:5
高频段甜美度:5
中频段饱满度:5
低频段扎实度:5
音场宽深:5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5
透明感:5
层次感:5
定位感:5
音乐活力感:5
结像力与形体感:5
解析力:5
速度感与暂态反应:5
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5
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5
乐器与人声质感空气感:5
细节再生:5
空间感:5
整体平衡性:5
音响五行个性图:
金:4
木:3
水:5
火:5
土:4
金:外放活泼爽朗。木:温暖内敛亲和。水:柔美中性温润。火:快速热情的冲击。土:厚实饱满稳重。
乐器人声十项评量:
小提琴线条:纤细、中性、壮硕2
女声形体:苗条、中性、丰满2
女声成熟度:年轻、中性、成熟2
男声形体:精炼;中性、壮硕2
男声成熟度:年轻、中性、成熟2
大提琴形体:精炼、中性、庞大2
脚踩大鼓形体:紧密、中性、蓬松2
Bass形体:紧密、中性、蓬松2
钢琴低音键弦振感:清爽、中性、庞大3
管弦乐规模感:清爽、中性、庞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