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规划在民族路开办小商品市场。于是,一间间小铁棚被搭建起来,出售各种港澳服饰、小百货等,生意十分火爆。
一时间,平日不用10分钟就可以走完的民族路变得人山人海,半小时也走不完。当时,中山的个体户从拱北大量批发港澳时兴货品,牛仔裤、毛巾衫、尼龙布在当时最为好卖。
后来,随着港澳商人回内地投资生产,广州也成为了批发服装新的集散地。伴随着民族路客流量的不断增大,政府对民族路铁皮棚进行分流整治,形成了金都城、西郊等新的个体小商品市场。
1980年代末,作为“发源地”的民族路小商品市场开始退街入铺,但保留了两侧商铺经营的传统特色。
在上世纪90年代,民族路依然是中山市民逛街购物的圣地,因为以售卖潮流女装、化妆品、毛线为主,又被称为“女人街”。男士们也爱逛“女人街”,因为那里有石岐最早售卖“名牌波鞋”的店和最全、最专业的音响店。(中山档案方志)
1983年石岐民族路的小商品市场,当年是如此的辉煌!
照片:路华先生
1981年,民族路被划为个体户摊档的集中路段。1984年,该路改为圩市,不作交通道路,称“民族路小商品市场”,以经营进口时装、日用品为主,是石岐个体户摊档较集中的地方。在民族路小商品市场的带动下,一批小商品市场建立起来。
照片:路华先生
或许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记起民族路究竟是哪一条路,因为它改名为女人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今的民族路非常冷清,但又有几人知道这里曾是络绎不绝的人流,商业氛围浓厚。车道狭窄、路况不好加上单行线遍布,种种交通不便,成了如今众多市民不愿意驶入旧城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转自:中山网)
1984年是石岐民族路小商品市场最鼎盛的年代。
作为中山个体商业的发源地,二十多年过去,民族路个体商业依然兴旺,它见证着中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演变。
小编出世的时候,也就是90年代,民族路也是很热闹的,小编的爸爸也在那里开了店,那时候石岐只有那么一条街道是卖衣服的,差不多整条街都是卖衣服。现在却是寥寥无几了
但是民族路的老房还是可以看的到,也是一群老建筑啊!
现在的民族路,白天也是比较萧条的,可能网店真的冲击了实体店,导致中山很多实体店卖衣服都已经卖不下去。现在比较热闹的恐怕是婚纱店了,比较热闹一点!
民族路还能继续坚持下去的有点历史的,就剩下刻章,卖音响,维修,还有织毛衣的店铺了。
民族路小商品市场是中山个体商业的发祥地,带动了金都城、西郊等市场的兴起,对全国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它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它二十多年来所经营商品的变迁,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小编也希望民族路可以像以前那种辉煌起来,但是这个程度有点难,希望有关部门能重新规划起来,让老街重新得到生机,只是希望让更多新一辈的人,了解到中山的老街历史。
编辑:吱吱熊
照片:大概3年前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