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天道》中有4个人的死是有过详细描写的,一个是王明阳,一个是芮小丹,一个是刘冰,还有一个就是乐圣公司的林雨峰。如果说其他三人的死是因果注定,那么林雨峰的死似乎又有点被迫无奈的惆怅。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林雨峰最后所选择的不归路,这一期算是过渡篇,我们先了解下全剧最被低估的一个人:林雨峰。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真实道行到底如何?
全文中林雨峰的第一次出场,本人其实并没有真实到场,而是在一个墙壁写着“誓为完美主义音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音响店被动出场的。此店店主主正是音响发烧友叶晓明,芮小丹和欧阳雪双双出场,共同评价了林雨峰的第一直观印象:狂、霸气。
这时欧阳雪指着墙上的几幅图片插话道:“老板,你说的是不是这家公司?林雨峰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叶晓明仰慕地说:“不错,就是他。林雨峰那可是中国音响界的风云人物。”
欧阳雪话中有话地说:“太狂了,霸气十足。”
芮小丹问:“怎么了?”
“你听听他说了什么。”欧阳雪念道,“乐圣公司只有矛,没有盾。乐圣公司的旗帜上永远只有六个字,进攻、进攻、进攻。”
芮小丹笑道:“是够霸气了。”
从叶晓明的“仰慕”、“那可是”,“风云人物”的用词,说明林雨峰的行业形象树立得很好,绝不是常规意义上大公司老总般存在。
而欧阳雪和芮小丹,因为没有对音响界行业的了解,仅仅从外行者的角度评价“狂,霸气”。
当然欧阳雪的“话中有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不靠谱。
霸气在哪?霸气在乐圣公司的“永远只有进攻”的口号,当然这只是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
不靠谱又在哪?有点实力就轻狂地展露无遗,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是很靠谱。
当然,不管谁的感觉,谁的评价,都是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在里面。
毕竟没有一个公司的口号仅仅是为了体现霸气,就起个霸气的口号,其背后必定有其他一层战略含义在里面。
一个公司的口号,能反映一个公司的未来战略意图(使命也好,愿景也好,价值观也罢,总之是会有点含义的),所以也能在一定程度折射出公司领导的思想高度。
“永远只有进攻”能说明什么?又能说明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的什么思想?
至少间接说明林雨峰还是很有谋略之道的。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先来看看从哪里推断出林雨峰有谋略。
首先听到“只有矛,没有盾,永远只有进攻”,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词叫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用进攻来代替防守,有时候确实是一种战略思路。但是我们也有经常听到另一种说法:“防守是最好的进攻”,那么,什么时候防,什么时候攻?怎么才称得上是有谋略呢?
既然谈到攻守之道,就不得不看看《孙子兵法》的原文了。
《孙子兵法》 孙武著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意思就是说,是进攻还是防守,取决于双方力量的悬殊,如果我方实力不足,守为上策,如果我方实力十足,那只要抓住机会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进攻。
按照这个理解,假设林雨峰崇尚进攻的战略思路,那么首先一定对自己公司的实力相当有自信,其次是一旦选择进攻,必动于九天之上。也就是用尽全力,即: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位乐圣公司的董事长林雨峰在各方面的综合表现。
林雨峰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出场,源于国内音响界权威双月刊杂志《时代音响》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由周志涛先生题为《柏林五国专家十款音箱大测评纪实》的文章,这篇文章很特别的地方在于:参与测评的音箱大多数是世界知名公司的知名品牌,但是却有一款从来没什么名气的音箱出现,这款音箱就是丁元英一手扶持的北京格律诗音响公司出品的第一款产品:格律诗一号。最为关键的是,格律诗选择在这个时候向乐圣公司提出了合同期为一年的每月订购100套乐圣旗舰音箱套件的意向。这让林雨峰的手下吃不准,拿不定主意。
“权威杂志,世界知名品牌格律诗赫然在列,借机提出一年订购合同,格律诗意图未明”,让林雨峰被迫正式出场。
林雨峰40多岁,中等身材,眼神冷静而锐利,眼角和额头有少许不太明显的皱纹。
40多岁能把公司做到音响界的知名品牌,其能力绝对不会简单。而且眼神冷静而锐利,说明经历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不明显的皱纹描写,是一种暗喻的写作手法:不清不楚,不多不少,不易察觉,侧面反映出的是一种人生历练后的经验老到。
按照乐圣公司总经理赵青的话说:“北京这家公司想要订购乐圣旗舰套件,只要喇叭和分频器,不要接线柱、接线盒和阻尼板,每月要100套,合同期一年。一家公司一年吃进1200套,这个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志伟拿不定主意,就把资料托人带过来了。我看了看也吃不准,还是来找你拿个意见。“
赵青口中的“志伟”便是乐圣北京分公司的经理于志伟。格律诗提出的一个月100套乐圣旗舰音箱套件的合同,堂堂北京分公司的经理竟然拿不定主意?关键是上报后,乐圣公司总经理赵青也吃不准,同样拿不定主意。
这就有点夸张了,初步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搞笑,很不靠谱?是的,不符合逻辑嘛,这到底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么小的事情还得上报到最高层?
但是丁元英也认定一定会上报到林雨峰,否则就没后来的一次性1000套了,整个计划就功亏一篑了,所以往往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让我想起《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诸葛亮城楼一曲,司马懿就退兵了。按照常理一小队人马冲过去,估计中国历史将改写。如果说当时司马懿是读懂了诸葛亮,那么这次便是丁元英读懂了林雨峰和其整个公司对待事情的严谨逻辑。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两员高管都拿不定主意,什么情况必须董事长林雨峰亲自出马?
作为乐圣北京分公司的经理于志伟,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还真不差。平时看起来和古城音响代理叶晓明称兄道弟的,让人以为是一个层级,但是于志伟粗中有细,更胜一筹。
第一:同时带了来用英、法、德、汉四国语言编写的《格律诗音响使用说明书》和发表了《柏林五国专家十款音箱大测评纪实》文章的《时代音响》杂志。也就是说于志伟已经判断有一定的关系,而不是单纯考虑每个月100套供货合同的问题,在不清楚状况下,不轻易鲁莽地做决定。
林雨峰翻阅了下,笑笑说:“这么老套的招法居然还有人在用,不可思议。这公司挺能闹腾,什么背景?”
林雨峰一眼就看出了丁元英大致的意图,第一个问题便是先问公司背景。接下来就体现出于志伟的第二点能力,做事情非常细节。
赵青说:“格律诗公司是今年3月开业的,当时店里只经营音响机架一种产品,总经理叶晓明以前是乐圣的古城代理商。这家公司从一开业就引起了志伟他们的注意,因为叶总坐的是一辆北京牌照的宝马730轿车,这与一个小店铺很不相称。志伟根据车牌号通过关系了解情况,那辆宝马车是一辆私家车,车主正是正天集团总裁韩楚风,而格律诗公司租用的仓库正是正天商业大厦地下停车场的房子。据说这辆车子韩楚风在1996年7月送给了一个叫丁元英的朋友使用,这个人就在古城。”
从一辆车的不相称看出种种端倪,而且还去查,查到韩楚风的私人车,查到送给了朋友丁元英,查到格律诗租用的仓库也和韩楚风相关。背景直指韩楚风。
林雨峰说:“韩楚风在商界是个人物,这个背景不小。”
查到韩楚风的背景,然后接着查格律诗的股权结构和股东关系。
赵青接着说:“...... 格律诗公司是由三个发烧友参加和一个女投资人控股的有限公司,四个股东都是古城人,生产基地在古城。丁元英的女朋友是女投资人的朋友,丁元英因为女朋友的缘故给女投资人帮忙,是这么一种关系,丁元英应该是个幕后支着儿帮忙的角色。”
不得不说,这个调查真的很详细,而且从外人的调查角度来看,确实就是这么个情况。而恰恰就是这个调查结果把林雨峰的思路带偏了,让林雨峰认为这是一家小打小闹的公司,能折腾也仅仅是丁元英的帮个忙,支个招什么的。只是这个招,用林雨峰的话说:“老套的招法居然还有人在用,不可思议”。
林雨峰想了想,自语道:“丁元英?没听说过这个人。”
赵青说:“丁元英是韩楚风在柏林大学的校友,一直在柏林工作,曾经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干过两年。据说是个音响玩家,有一套价值40多万元的音响。格律诗公司没有丁元英的利益,也没有韩楚风的利益,这种小公司不可能承载他们这种人的期望值。...... ”
最后把丁元英的背景也查了一下,连40万的音响都没漏过。
如果说刚才“帮个忙,支个招”的判断把决策方向带偏了,那这次的“没有利益关系,不可能承担期望值”的推断,便奠定了决策拍板的充分理由。
林雨峰还是非常谨慎,最后再次问了格律诗已经买走了多少套件,得知一共36套很少的数量后,再加上赵青从中个人观点的阐述后,林雨峰终于是开始下决定了。
林雨峰沉思了许久,说:“给他们,但不是每个月100套,而是一年一次的1000套。价格上多做点让步,得让他们算下来比每个月进100套划算,往1000套里面赶他们。 ...... ”
这里有个词“沉思了许久”需要特别注意,也就是说,其实这个决策考虑了很久。
仅仅是换个方式的合同买卖,以林雨峰这个级别的能力,我不认为要考虑很久。
于志伟把信息调查的很清楚,赵青讲的很细节,来龙去脉很明白了,推断过程也几乎无可挑剔。那为什么林雨峰还需要沉思很久呢?真的就是沉思后,想出了个从一年中每月100套到一次性1000套的办法?
当然不是,文中最后的一段话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林雨峰用手指敲了敲《时代音响》杂志,说:“这位丁先生,他还当真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句话,不足以表达林雨峰的厉害。最后这句话厉害在哪里?我们继续解读。
用“手指敲杂志”这个动作,其实表示的就是一种思考还未结束的状态,就是还没完全从思考中出来的那个感觉,就是还有疑惑或者不解的意思。最后一句道出了他之前沉思了许久,现在自己还没完全想明白的原因:“这位丁先生,他还当了真了!”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从芮小丹的想法中来解答了。
芮小丹通过探亲假去了一趟德国,同时按照丁元英的思路,说随带帮格律诗办点事情。一是请柏林的权威机构测评音箱和整套音响,取得两份测评文件;二是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各找一个格律诗音箱的总代理公司,并签好代理协议。
芮小丹在法兰克福机场送走帮忙办理的郑建时,芮小丹那颗不安的心终于正式放下了,标志着格律诗公司的事情正式办完。
她在大厅的椅子上坐了一会儿,无心地听着大厅里一遍一遍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广播,茫然地看着眼前走过来走过去的人们,脑子里却下意识地浮现出古城,浮现出几张聪明的面孔。
她不由自主地想:谁是聪明人呢?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可以不必知柏林、巴黎、北京能做什么,不必知道韩楚风、詹妮、郑建时是何许人,不必知道资金从哪里来,不必知道人情这东西将来要回应什么......总之,只要有丁元英就行了。他们知道用了一个丁元英也就用了他的知识、智慧和社会关系,用了他的一切可用之处,他们是聪明人。
那么,聪明与智慧在多大程度上能兼容呢?她想。
芮小丹的这一段,直指人心最深处的思考。林雨峰是懂的,而且仅仅是从一本测评杂志上看懂了,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解,不可思议。林雨峰沉思了许久,直至最后手指敲着杂志,得出一个结论:“这位丁先生,他还当了真了!” 而不仅仅是于志伟,赵青认定的:帮个忙,支个招的角色。
从这第一次简单出场,便显示出了林雨峰深不可测的理解力高度。这个“当了真”才真正体现出丁元英背后的付出,除了丁元英身边的几个好友看到了,并默默地支持着,其次就是素未蒙面的林雨峰。
如果说芮小丹的这段觉悟不简单啊,那么林雨峰从一本文章中获取的推断,也绝不会简单。
还是这一章,作者也顺带写了林雨峰的背景,展现出林雨峰这个乐圣公司董事长的硬实力,我们也来看一看。
乐圣公司是林雨峰从汕头市一个音响店创业到收购一家街道扬声器厂逐步发展起来的音响有限公司,林雨峰占60%的股份,其他两名音响工程师和两名高级管理人员以技术和管理才能入股,各占10%的股份,公司于1993年从汕头迁移到深圳工业区。林雨峰对公司采用资本股和利润股分离的结构方式,他本人虽然持有60%的股权,但是按20%的利润股分红,其余40%的利润则分配给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机制强化了公司的凝聚力,使公司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Hi-Fi音响界的知名企业,在36个中大城市设有经销商,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南京六个城市设立乐圣公司直销店,乐圣音箱以其独到的音响理念、先进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动摇了欧美洋货一统天下的格局。
这段背景描述说明林雨峰是白手起家,善于带团队,拉了2个技术和2个高管无资金入股,还把个人40%的利润给中层分红。10年时间成为知名企业,最关键的是动摇了欧美洋货一统天下的格局。用林雨峰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乐圣公司是响当当的民族音响品牌”。
所以在这种实力背景下,林雨峰主张的“攻则有余”的进攻理念,不算是很离谱,至少有几分靠谱。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在林雨峰是怎么表现的,看看面对格律诗这种小公司是不是符合“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做法。
话说格律诗公司在北京国际音响展会上临时低价限量促销500对格律诗音箱,引发了音响市场的动荡,乐圣公司被指暴利过黑,导致整个销售系统几乎瘫痪,预计损失巨大,同时品牌声誉严重受损。这个时候,乐圣公司在深圳总部巴比伦大厦开会了,林雨峰第二次正式登场。会议的内容很明确,就是要起诉格律诗不正当竞争。会议的最后,林雨峰说了一段相当果决的话,将林雨峰的性格和做事风格显露无疑。
林雨峰说道:“格律诗事件无论对方是出于什么动机,客观上都已经把双方逼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我说过,乐圣公司只有矛,没有盾,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因此,我对起诉组做如下要求:一、以吃掉格律诗公司为目的,以损害赔偿导致他们一夜之间资不抵债为手段,拒绝公司任何形式的和解,务求置敌于死地 ...... ”
这段话,再次证实了林雨峰的对《孙子兵法》攻守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一旦出手,绝不给对方留一丝生机和一线希望。
综上来看,林雨峰是深谙攻守谋略,公司的口号也反应了此人的做事风格,绝不是一个只是为了霸气而随便起的一个口号。
最后,借用丁元英的一句话来评价林雨峰的战略思想就是:“以行制性,以律制心,住因住果,住念住心。”
也正是由于这种人物设定,让林雨峰最后有路不走,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让人叹息。
五台山论道的最后,韩楚风说:“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于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可以说,林雨峰就是个明辨是非的人,站在林雨峰和乐圣的立场,林雨峰没做错任何事情,遵守的便是哲人文化。
只不过他这次遇见的是一个不可预见的隐藏对手,这个我们后续将继续解读,同时也将揭秘林雨峰颇具“傲气”的一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既生瑜何生亮”,让我们带着林雨峰最后的一声叹息:“就这样吧”,结束今天的解读,我们后续解读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