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音响>

顶级音响动感重低音无损(重低音试音碟无损顶级音响)

顶级音响动感重低音无损(重低音试音碟无损顶级音响)

更新时间:2022-02-02 17:34:08

截至发稿日,我听过且还在售的TINHIFI动圈耳机有T1PLUS(199元)、T2PLUS(399元)以及T4(699元),这三个型号中,综合乐感和素质,给我印象最好的是T2PLUS,它调音杂食、平衡、有着内敛的美感。而且外形极简,边缘柔和,是我心中千元内中档次耳机中非常值得留意的型号。

至于最新发布的T5(799元)又是怎样的水平呢?今天谈谈:

首先要感叹的是,近几年500到1000元的有线耳塞型号明显增加。

光是国产品牌就有山灵、TFZ、IBASSO、自然声、余音、Hzsound、水月雨、SIVGA、ostry、兴戈、弱水、NFAUDIO、威泽、Kinera、QoA、FIIO等在该价格段设有“重兵”。

而且还各个猛如虎,没有烂糟货。

高手如云,导致后来者越来越难以居上。即性能可以越级,但销售却难以飞起。

厂商要花比以往更多的心思为自家的新品开道铺路。

也许再过不了多久,类似TWS市场的那种狰狞与燥热也要在HIFI圈里浮现了。

T5的包装不算好看,就是白白净净,规规矩矩的那种。

但坚实的盒子倒是很难被快递摧毁。

内部一览

配件被分成两批,分别放在盒子表层和底部。

表层配件如图,分别是隔音海绵一对、三对滤网和一条黑色双针0.78编织线

收纳包个头较大,内部空间布局较怪异,但也勉强可以塞进大多数常用配件和耳机。

侧面有强化装饰感的金属铭牌

这么多滤网,似乎没有多大的必要性

盒子下面还有一些配件,分别是6对共两个类型(大孔径和小孔径)的耳套,一个毛刷和一个做工精巧的木质镊子,镊子顶端极尖,适合做细活。

镊子的出现颇具新意,也很罕见。但它在这里出现,估计主要是用于夹滤网,替换滤网时使用。

线不粗,设计与质感与该价位段其他耳机相比,勉强算同一水平。

对了,它这个线与NFAUDIO NA2 的线似乎相同,只是分线器,插头和束线器的区别。

线、腔体及其他一些小配件的品质都很不错。

耳套手感很软,较厚实,而且不太容易沾灰,给人印象很好。

但小问题也有,主要是小孔径耳套在安装时,欠缺更强的稳定性(或是导管偏短引起),若外力影响较大,可能会歪斜。好在管径更大的大孔径耳套没出现此问题。

腔体轮廓柔和,没有特别明显的为耳甲艇、耳甲腔凹造型。但实际佩戴却非常之舒适,超越兴戈铜雀EN700PRO之类的金属耳机。

面板设计相对普通,品牌logo欠缺艺术美,且在某些光线下,看不大清那几个字母。不过考虑到不足1000元的价格,也算正常。

总体质感不错,细节做工不错。外形基本的美感也不错。

佩戴舒适度、稳定性、隔音性都比预期的好很多,这三项都可以打很高分。

耳挂也没有任何不自然的感觉,很轻松就可以绕到耳后定型,且不会间接影响腔体的稳定佩戴。这要好于兴戈、NFAUDIO、TFZ等不少品牌的绕耳式耳机。

TINHIFI T5给我第一眼观感就是准千元级产品。而在塞入耳道,听了几秒后,这个感觉就更确定了。直到后来发现它的售价——799元。

我……只能感叹:厂商们都太拼了。

从前年的SIVGA、再到去年的hzsound,再到KINERA,再到余音、NFAUDIO,以及FIIO,但凡新品出来,盲猜价格都会比实际售价高不少。国产品牌正不断颠覆你对音质,对设计的认知。

另,国产耳机这几年在声价比的路上走的越来越激进,甚至导致国外品牌难以在这个层面上硬拼。

他们只能在品牌逼格,外形格调或是洋品牌特有的异国风情上下功夫。

目前,像动态、瞬态,声场,千元内的这些也能做到很精彩。尤其是面对洋品牌时,这个错位优势还会更明显。

TINHIFI T5的声音到底怎样呢?

灵敏度与NFAUDIO NA2 似乎没有明显差异,都很不错。

即搭配苹果手机直推,没有实际听感声压方面的遗憾。但搭配国砖(无损HIFI播放器)的话,它的低音密度、下潜还会变得更加出色,会给出更为饱满又形态健康,无毛刺的听感,所以,有条件还是尽量提升前端。

特征:

高密度、大动态、稍锐利的高频,范中频区均衡顺滑的能量分布。低音力度、厚度非常好,音乐味好,人声结像不紧绷。

音质:

附赠的两类耳听感差异明显,这给音质综述带来了难度,下文若没有特别强调,都是基于小孔径耳套,即中下盘更浓郁的声音风格。另一种大孔径耳套,有更好的通透性,中上盘亮度也会更卓越,同时还不缺深邃有力的低音,可能不少人更热衷这种?我是两种都挺喜欢,但觉得低音耳套更耐听,总之难以抉择。其实这也间接说明T5耳套设计非常成功)

小孔径耳套下的T5声音“略”偏中下盘,分离度和明亮感相对大孔径耳套有落差,而且相对NFAUDIO NA2 和NM2 ,它的亮度也会稍暗一点,但比较神奇的是在这种略闷稍暗一些的声音背景下,它的整体线条,亦或是说清晰度却仍旧很好,全频一致性非常高,各种声音交织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可感知的互相干扰,每一频段的能量都有力且真实,还力道均衡,而这在我听过的几百个耳机中也算是独一份的特色化优势,这也也算是一种“均衡”。

相对监听塞NFAUDIO NM2 ,TINHIFI T5更诉求乐感与自然,它的人声力道和柔和感结合的相对更好,在部分音乐的韵味呈现上会更为卓越。但分离度,结像的清晰感,NM2 因监听的缘故,会给人呈现更逼真的听感。

T5的人声口型会视耳套不同而有不同的能量感、距离感。而NM2 的口型在更多时候会显得更大,它会特意刻画形体的边缘,听感会更清晰。我认为T5总体还是更诉求旋律性、能量的顺滑感。

两者低音量感都不少,但控制力都非常不错(T5量感再多一点),只是NM2 更强调低音的清晰,而T5的回弹略慢点,却相对更容易衬托出音乐的“味道”,论低音素质,初对比,NM2 更好,但神奇的是在听了各种低音澎湃的音乐后,T5凶猛与浩瀚的低音也丝毫没有让我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浑浊”,所以,只能说NM2 与T5在诠释两种不同风格的“低音”,前者偏刚性,后者稍柔和,但也不失深邃与劲爽。

对比NA2 ,T5的饱满度、力度,低音厚度都更强势一点,也更容易展现出剑拔弩张、雄浑劲道的气势,特别是在小孔径耳套下。

NA2 的能量偏中频和中高频一些,线条相对再锐利,细瘦点,清晰度也因此会有再明净一些的感觉,但如果T5换用大孔径耳套,这俩在中和高频的区别又会变小。此外,细听时,NA2 的人声结像会比大孔径耳套下的T5再远一点,有更空旷些的听感。会更显器乐线条的舒展与人声结像的精致。音色方面,NA2 相对T5略硬,T5相对柔和,更耐听。其较浓郁的低音和中低音确实缓解了中高频容易引发的听觉疲劳。

总体上NA2 和T5的音质PK难分高下,但基于对音乐的适应性,T5兼顾的还是更多,理应是更高一级的选择。

TINHIFI T5 难能可贵的是,在汹涌的低音和略浓郁的中低音基调上,还能呈现清冽纯澈柔和的女声,这是同价位的IBASSO IT01X都难以给出的。这也间接说明其声场之宽。

在厚实饱满的调音风格下,女声也能清晰,高音也有强悍的细节和高密度、高自然的听感(大孔径耳套),这真不得了。

此外它那宏伟的有纵深感的声场,也是这几年众多千元级耳塞的“默认”特征。

(当然,这么大个头的塞子,有大声场也应该)

总结:TINHIFI T5在浓厚音色下实现犀利感,在目前千元内的HIFI市场中,也算是稀缺类型了,而这也是其调音的突破之处。正如官方描述的那样,DOC钻石振膜实现了卓越的高动态、高瞬态。

除了面板设计欠缺更惊艳的美感,包装逼格也相对同行普通之外,T5的音质,音色,我觉得已经有所越级。只可惜没有配备平衡线,否则是可以放在1100到1300元间耍耍的。

总之,是个美声且高声价比的HIFI耳塞,它的盲狙成功率理应也会很高,799元啊……强烈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