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新风系统>

松下壁挂新风系统的优缺点噪音(松下新风系统三种模式的使用方法)

松下壁挂新风系统的优缺点噪音(松下新风系统三种模式的使用方法)

更新时间:2022-02-01 15:53:23

丨缘由

随着大家对空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来是个小众市场的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也一路飙升,冬天污染严重的一段时间里,帝都只要牌子稍微靠谱点的空气净化器基本进多少货都能瞬间卖光。之前因为要在家里获得无菌环境也使用过一段时间的空气净化器,实际使用中发现对付PM2.5之类污染物的效果并不太好,一个是要完成某间屋子的净化需要很长时间,一个是屋子弄干净之后一开窗换气就又完蛋了,而且效果靠谱的净化器的耗材都不便宜。当时就有一个想法:既然颗粒物都是从外界从门窗进入的,那为什么不用把进风做成统一入口,然后在那里加上过滤呢。不过当时觉得就算有这种系统,对家里的改动也会很大,所以就没去研究。前段时间正好要装修家里的老房子,就想着借机找找看有没有这种功能的系统装上直接使用。结果还真的找到了。

在日本从2003年开始24小时运转的机械通风系统就已经成为新建住宅的必需设备。

丨设计

鉴于北京的PM2.5污染问题,尽管我选择了带过滤的风机,还是额外增加了一个过滤箱,一个是多一层过滤更好一些,一个是那个过滤箱里除了自带的初级和次级滤网,还能再额外放一个自配的过滤网,如果污染物有变化的时候可以使用对应的滤网,还有一个就是过滤箱的滤网很便宜,大概100多块钱一张,一般1到2年更换一次。不过过滤箱的存在会造成额外阻力,有可能会影响最后的风量,所以尽量买比你需要风量大一号的风机,当然在我实际使用发现可能是房间面积比较小管道很短,最终额外的过滤箱基本没影响到送风量。

松下的免费设计需要有房屋的布局图,最好能自己重新测量一下,开发商给的户型图经常会有和实际不一致的情况。现在的免费设计更专业了,还会给出管道风阻的预估。

这是松下的设计人员给的设计图。蓝色的是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管道,红色是室内空气向外排出的管道。可以看到设计上遵循了尽量走直线的原则,尤其是进风方向。但是由于我家的户型和面积影响,设计上还是有些小问题,比如室外的进风口出风口太近,这样会造成排出的空气被直接吸回来,造成效果下降。而且进风方向在离开风机之后很近的距离上就有一个三通的分支,这样分支部分的阻力会非常大。所以我们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原则决定在这个的基础上自己修改。

首先设计上有几个原则要注意:

1. 室外进风口到风机的部分要尽量保证笔直,因为室外侧空气可能包含大量颗粒物,如果管道弯曲的话就会造成空气流动不是在整个管道内比较均匀的,而是某侧比较集中,这样滤网会更快造成局部被堵住,然后形成较大阻力

2. 室外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要尽量的远

3. 因为回风部分是负压,室内的回风口到风机部分的管道要尽量短

4. 同一房间内的送风和回风口要尽量远离,防止刚刚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就被马上排出。

5. 管道尽量笔直。

6. 管道弯曲之前尽量保证至少1米的笔直部分。

7. 最重要一条,卫生间和厨房绝对不要装回风/送风口,因为这些地方会产生浓度非常大的污染物或者湿度非常高的空气,需要的是临时的大风量排风抽出室内污浊空气,应该使用普通的排气扇/抽油烟机而不是连续的换气系统。

8. 如果有可能,尽量把风机放在厨房或者卫生间。一个是风机工作时候会有一定噪声,尤其是强档的时候。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风机是需要高度最多的部分,如果放在厨房或者卫生间这种功能性远远高于美观度的地方,让吊顶稍微矮些对整个房间的影响会稍微小一些。但是我家因为厨房侧是临街的,空气污染会严重些,所以还是选择的装在客厅里了。

通过使用sketchup建模,我们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主要变化是把风机稍微旋转了一下,这样在保证进风口笔直的情况下,可以让进风口和出风口保持足够距离(如果不是为了留下安装窗帘杆的位置,其实可以把出风口放在窗户另一侧,这样就不需要旋转风机了)。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调整了进风管道的分支位置,然后使用一个过梁器完成进风和排风管道的跨越。

丨安装

主机和管道的安装应该在水电改造完成之后,但是记得一定要先在房顶上画好管道和主机的预留位置,避免把走线盒装在错误位置上,而且电源线和控制线也可以预留在正确位置上。

这是我家使用的FY-25LD3C/F,基本就是个大号铁皮箱子,在和室内空气会有较大温差的部分都包着黑色的保温棉,可以减少结露。

尽管主机直接连接的管道直径是150mm,其实出口这里都是这种半圆形的,所以后面需要一段足够长(至少一米)的直管来对气流进行整流以减小风阻。

给工人打印出来的设计图。

连接室外侧风口的管道,全部都是外径160的PVC管,需要注意的是管道要稍向室外侧的下方倾斜,防止雨水倒灌。在墙上开孔的时候是就着160mm的口径施工的,结果造成没法对墙壁开孔的孔壁进行防水处理,只能最后在管道和墙壁的连接处靠泡沫胶填充了事,虽然说这样也能完成防水,但是毕竟没有防水砂浆 泡沫胶填充的办法来的更可靠。如果是160mm的管道,墙上开孔应该是180mm或者200mm,然后才好进行防水处理。这个和空调的开孔是有所不同的,空调管道本身是保温的,所以不用担心在穿孔部分结露造成渗水,而新风系统的管道是不保温的,如果没有进行防水/保温处理,就会因为温差问题在靠室内侧或者室外侧管壁外结露,最后渗入墙体内,长时间下来就会造成墙体损坏。同样的原因整个管道中在热交换器之前的部分都要进行保温处理来避免结露。然后向室外排风部分需要安装止逆阀,避免室外空气通过无过滤部分倒灌。

过梁部分靠打孔穿过,这里两个孔离得有点太近了会影响些结构强度...不过反正没碰到钢筋,所以也还凑合了。在承重部分施工的时候注意一定要用墙体探测器找出钢筋位置并避开,不然将来各处开裂就有你郁闷的了。

一眼没看住工人就把管子装上去了,结果还装歪了(因为没用标线仪),最后只能用软管走大弯。。。

这里也是,之前反复强调的这个和下水道不一样,不能用顺水三通,必须用斜三通,结果还是装了个顺水三通上去。。。

吊装主机的时候必须得看着他们装。

在房顶装东西必备的标线仪,我用的是博世的GLM3-80,可以打出3个平面上各360度的水平线。

因为主机要斜着安装,所以必须得先画好位置找好打孔点,分毫都不能差

在使用标线仪标线之后就可以按着设计图走了,绝对不会装歪了。

主管道分支处使用的160-110斜三通,注意变径这里一定要使用这种45度渐变的变径管,不能用直角变径的。

送风和回风管道相互交叉的部分使用过梁器完成。设计上本来是过梁器从下方经过,结果实际施工时候发现从上面也行。这样可以有更薄的厚度。这里的设计松下的设计师也认为非常经典,说第一次了解过梁器还能这么使用,要走了我的设计图和很多现场照片。

书房之前装好的管道被卸下来重装,分支换成斜三通,不过这部分我给的设计其实有点问题,应该在弯管过后经过一米左右的直管再分支,现在这种情况下送风口风量只有远端的1/3左右,只能通过减少远端送风口的开启面积来增加这里的送风量。

这个是控制器,和风机5线连接。

结果上电测试的时候发现风机有异常噪声,给松下售后打电话,当天下午维修的师傅就过来了。本来以为要把机器从房顶拿下来,结果来的维修人员说根本不用,直接从检修口就把风机大卸八块了。后来看到松下的介绍图才知道人家就是这么设计的。

肚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少,主要就是一大堆的热交换器组件和支撑板。

用来包管道用的隔音/保温棉

过滤系统

由于空间限制,设计上采用定制的F6-H11两级的办法解决室外灰尘问题。下面是滤网装好的样子,前面不平整的部分是F6中效过滤棉,用于避免H11滤网过快报废(毕竟H11滤网还是挺贵的)。

这是室内面。

心得

作为给自己家房子装的第一套新风系统,这套新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都有不少失误,不过整体来看,最终效果还算不错。整个过程中也有不少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别指望工人对这个系统的理解,对他们而言,只要把管子接上不漏气就算完事,从松下给的各种失败案例来看,连正规的安装队伍都会为了图省事干出很多很奇葩的事情来。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理解这东东的人盯着他们施工,尤其是设计上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几个部分,绝对不能妥协,位置不对就得调整好了再说,甚至拆下来重新装。

2. 如果和我一样房间面积有限需要很挤的安排管道。一定要使用类似sketchup这样的可视化工具对你的设计进行检查,确保不会有无法或者很难安装的部分,然后要想好安装顺序再让工人一步一步来。

3. 标线仪是必须的,至少要能打出一个铅垂面的,两个铅垂面的最好。一个热线的风速计和分贝计也是必须的,不然没法检测安装效果。如果需要在承重墙上打孔,墙体探测仪也是必须的,因为管道的直径都比较大,万一碰到钢筋就太糟糕了。

4. 隔音棉在几个需要静音环境的屋子里还是一开始就包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