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影闲话聊育儿
自打当了妈,我们就整天围着娃的排泄物打转,明明之前是个上公厕都要干呕一下的"小公主",而今却每天捧着尿布分辨颜色。
所有宝妈
看这张尿布,真正的国货之光,
用它包裹下的小PP,手感非常顺滑;
打开看看,一抹金黄色搭配上稀软颗粒,
真的是绝配,OMG,
一看就知道,是母乳喂养的孩子,
买……算了,扔了吧,太臭了。
我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孩子能彻底摆脱纸尿裤,自主上厕所啊!
于是,有些宝妈就着急了。
之前我在西瓜视频里看到这样一个宝妈,孩子不过是一岁多点,就着急进行如厕训练;孩子不小心尿了裤子,她一通责骂,吓得孩子扯着嗓子,哭的那叫一个可怜。
这位宝妈,你急什么啊?你可知道,关于上厕所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的。
心理学认为:过早、过严格的进行如厕训练与心理治疗中遇到的强迫型人格或控制欲过强的特质呈现高度相关性。
说白了,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何教会孩子上厕所,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
1、 如厕训练什么时候开始刚刚好;
2、 家长准备好了么?
3、 上厕所的正确姿势
4、 出现反复怎么办
如厕训练什么时候开始刚刚好刚才提到的那个宝妈,之所以着急,是因为她看到身边很多奶奶带大的同龄孩子都会上厕所了,潜意识里,她觉得自己孩子"慢人一步"?然而并没有!
回想一下,咱们身边是否有一些男宝宝,从八九个月开始,就穿开裆裤了。尿的时候不需要过多干预,反正男孩子嘛,不容易弄身上,只要掌握好大便的规律,到时间"把便"就行了。
他们的妈妈还挺得意:看我们,省下来多少尿不湿的钱啊!
哎,别忘了,那么小的孩子可是喜欢随处乱坐,还爱吃手呢!穿着开裆裤,怎么抵御细菌,孩子摸了私处,又吃手,怎么办呢?
另外,把便把尿的危害,更是可以长篇累牍,在此就不赘言了。
只说一个例子吧,有的孩子,年仅6个月,就得了"痔疮"。
那么,如厕训练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岁半到三岁半期间,是孩子的"肛欲期",在此期间,孩子需要体会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自由排泄的快感,和可以憋住排泄物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的成就感。
同时,《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指出:在18月龄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那些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了。孩子完成如厕训练的平均年龄为2岁半左右。
训练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是孩子说了算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先观察,孩子是否给出了"信号"。
1、纸尿裤能保持至少2小时干燥,或午睡后纸尿裤还是干的;
2、纸尿裤脏了,有不舒服的表现,想要换新的;
3、对坐便器产生兴趣,亦或者对大人上厕所感到好奇;
4、大便时间逐渐变得规律;
5、主动要求穿内裤;
6、可以遵守简单指令,比如"把纸尿裤扔进垃圾桶里";
7、会表达排便意愿,我们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上厕所大声说",但要有容易让大人识别的专属表情,或者动作。
8、能够自己或在大人的帮助下脱(穿)裤子。
当孩子已经出现了上述大部分信号,就可以开始了吧?
等等,这事儿,还得看"天时"。
面对孩子一天也许要尿湿十几条裤子的情况,夏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冬天,尤其是湿冷且没有暖气的南方,穿脱裤子实在太麻烦了。
所以,夏天出生的孩子,2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刚刚好,而冬天出生的孩子,如果一岁半就有了如厕信号,那么父母就抓紧机会吧;反之,如果"信号"不是那么明确,那就再等等,两岁半也不迟。
如厕训练,家长准备好了么?如厕训练,光孩子准备好了还不够么,家长还要准备?
那是当然啦,不仅外部条件要准备好,心理也需要准备。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准备好物料。
小马桶是必须的,但最好款式简单些,不要有带音乐或者闪光功能的,不然孩子会以为那是个玩具。
放在成人马桶上的马桶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最好不要用马桶圈,坐在高处,双脚悬空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
其次则是训练裤,之前有宝妈问我,小内裤不是一样的么?其实不是,训练裤裆部较厚,目的是吸水锁水,放大尿湿裤子后的不适感,孩子觉得不舒服,自然就会要求换裤子,或者为了避免不舒服,上厕所前主动跟大人说。
第三个,自然是孩子喜欢的绘本、动画、儿歌,选一些关于上厕所的内容给孩子看吧,他们都是些视觉动物,有时候耳提面命100次,都不如看1次来的有效果。
物质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心态了,毕竟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面临的,刚好是处在"terrible two"(可怕的2岁)时期的"小恶魔"。
第一, 知己知彼
我们要观察孩子上厕所前,是否有固定的时间和特殊表情,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处于玩耍的兴头上,往往会忘记表达。
而过多的询问孩子,我们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一句"不要",接着,1分钟后,就不得已来为他们换裤子。
不是孩子叛逆,而是他们到了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世界。
我们了解了孩子排尿的规律,理智判断大概的时间点,就可以避免因焦虑而产生的盲目频繁提醒。啊,对了,有时候孩子说"不",只是下意识的,掌握好时间点,直接带去小马桶上,让孩子"坐一下",也许会有效。
第二、论持久战。
当我们面对一天又一天换洗N次衣服,拖N 1次地板,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像之前提到的妈妈"你怎么连上个厕所都不会说呢?""这么大了还尿裤子,羞不羞"?换来的,只能是孩子的恐惧和内疚。
早在小酒窝出生前,高云翔参加一档综艺《闪亮的爸爸》,一岁十个月的儿子总是尿裤子,尿床,没有带娃经验的高云翔大大咧咧"广而告之",小小的武爷,居然羞愧到"离家出走"。
其实,武爷的反应还算是好的,有些孩子"伤心"后,会抗拒排便,开始憋尿憋便,时间长了,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包括张国立在内的不少演员,就因为拍戏时上厕所不方便,而对身体造成了损害。
上厕所的正确姿势什么?上厕所还讲究姿势么?
是的,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蹲便更符合人体生理,排便更顺畅。这主要是因为人在下蹲时,腹部的压力比坐着时要大,这能减少腹部用力,另外,管腔变直对排便也有帮助作用。
说到这里,有个冷知识你知道么?100%亚洲人都会的蹲,对于欧美人来说,相当困难,因此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坐着的公厕。还一度成为了社交场所。
是啊,绝大多数欧美人都不会蹲,怎么"蹲便"呢?
不妨尝试脚踩一个小凳子,双肘靠膝,身体前倾挺直后背。也许这个姿势并不舒服,但是却能让孩子快速顺利解决战斗,这对于刚开始进行如厕训练的孩子而言至关重要,当然,对于大人而言,也是益处多多。
另外,亲身示范,更有益于孩子快速掌握这一技能,所以不妨让孩子观看同性别父母是如何上厕所的,同时别忘了告诉孩子,上完厕所的最后一步,要记得洗手。
此外,脱掉纸尿裤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步:白天在家可以不带纸尿裤,通过每2小时排便养成习惯。
第二步:出门在外,方便的前提下,可准备便携马桶。
第三步:午睡时,醒来赶紧去厕所。
第四步:晚上睡觉,可以尝试不带纸尿裤,用隔尿垫取代。
出现反复怎么办有时候,我们会特别纠结,孩子之前明明已经学会自己上厕所,怎么几天后,又不会了。
突然出现"倒退"现象,我们不需要盲目的责怪孩子,而是要看看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否有变化,比如搬家、上幼儿园、家中添新成员、家人争吵等等各种情况。
在《爸爸去哪儿》里,四岁的kimi,三岁的姐姐Grace,四岁的胖轩,以及《爸爸回来了》里三岁半的NeiNei都曾出现过带纸尿裤的镜头。
真的是明星家的孩子被宠坏了么?其实不尽然,也许只是高强度拍摄任务,让孩子出现了反复而已。作为看客,我们给予孩子们尊重就好。
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人积极自然的态度,适当降低期待值,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然而,长时间面对孩子每天动辄十几次的尿裤子现场,心烦,劳累是肯定的。与其抱怨,忍受,倒不如让孩子跟你一起分担。
也许刚开始,孩子们还挺乐呵,愿意帮你擦地板,把湿衣服放进脏衣篮,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觉得麻烦,就懂得了,怎么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停止这种"麻烦"。
当然分配他们任务的时候,尽管我们心底里在幸灾乐祸,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波澜不惊",让他们把这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黄磊五岁的女儿尿床,早上起床问他"你知道我怎么尿床的吗"?黄磊云淡风轻的描述了一个小故事,获得了女儿的崇拜。他的这一做法,获得了近30万赞。
最后,我想说,如厕训练和孩子成长中遇到的,许许多多需要学习的事情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不妨用"陪着蜗牛逛街"的心态,慢慢引导,也许有一天,孩子会突然给我们一个惊喜。
我是光影闲话聊育儿,一个拥有影视和心理学双学位的全职宝妈,育儿路上我们轻松聊,拒绝做焦虑妈妈和缺席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