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来自陈香梅自传中的片段:
“从圣诞节到新年,我们都躲在宿舍里,虽然可怜,但至少我们不需要再整天坐在地下室的冷板凳上了。
“外面的消息说,日本兵扛着枪,有些拿着刀,到处横行,占领了不少豪华住宅,又说这些日本兵多半是粗人、农村人,没见过抽水马桶,他们还喝抽水马桶的水。”❶
侵华日军喝马桶里的水,这个信息得从2个方面来考究:
1、马桶在中国的发展史;2.日本人对马桶的认识。
马桶在中国,应该说不是一个新事物,汉代就有了皇帝专用的马桶——“亵器虎子”。唐代因为李渊的爷爷叫李虎,所以讳名“虎子”,改称“马子”或“兽子”,后来民间普及,称为马桶。
到了晚清民国,马桶在中国已经发展得相当高大上,有个歇后语叫“红漆马桶——外边光里面臭”,比喻某些人华而不实,图有虚表,可见红漆马桶在过去已是家庭必备品。
中国式红漆马桶,状如木桶,圆鼓的身躯,腰嵌铁箍,底部加固铁箍,两侧配弧形提手。最上面有两层盖子,拿去最上面的一个,人可坐在第二个带圆孔的盖子上排泄。
古时孩子结婚,当父母的陪送女儿嫁妆,里面就有一个崭新的红漆马桶,桶里洒香水,还放红包,提马桶者得红包,引得不少抬嫁妆的竞相拎马桶。
民国时有一个酷爱马桶的军阀叫王怀庆,他走哪里都不忘带上马桶,甚至在前线指挥时,也坐在他的红漆马桶上,故而得了个马桶将军的“美名”。❷
以上可见,马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用的都是木质的便携可移动式马桶,它需要人专门倾倒打理。
慈禧太后每次出行,长长的服务团队中,总有一个抱马桶的太监,形影不离太后左右。可见中国人无论朝野,自古皆爱木质、重环保、讲回收再利用。
到了溥仪这一代,世界变化大了,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的抽水马桶,已经传入中国,溥仪的卫生间就是一尊白色的陶瓷抽水马桶。
在如今长春的伪满皇宫遗址,还可以看到,他的马桶前面设有一张低低的小木桌。据说是因为溥仪有便秘的习惯,为了批阅文件方便,专设了此木桌。故而溥仪有了马桶皇帝的“美誉”。
可见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的1930年代,在中国权贵高层,就有了抽水马桶。
陈香梅女士的自传中所说的鬼子喝马桶水一事,发生在1941年12月之后。
当时陈女士在香港圣保禄书院读书,这是一所由比利时修女管理的女子中学,日本彼时未与比利时宣战,故而圣保禄暂得保全。
圣诞节虽然寒冷可怖,修女和女生们也无性命安全之虞。
香港是舶来文明的港口,1930年代溥仪都用上了抽水马桶,1940年代的香港,富豪人家对陶瓷式抽水马桶自然也不鲜见。
回过头再说日本。
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国,古时日本人大小便,也是在河边、土田,搞一个由树枝编成的踏板就回归自然了。
到了公元800年前后,日本贵族们开始用箱式坐桶;
1603年江户时代后,蹲式茅坑有了下水道,就像现在不少中国乡村、城镇里还存在的茅厕。
陶瓷式的马桶,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有的,多为青花瓷器;
而西方人发明的白瓷蹲式马桶,和中国一样,也是从1930年代初在日本才开始出现的,日本在1945年战败后,才开始大量涌现抽水马桶的制造商,现代式的白瓷抽水马桶,才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❸
至于后来,日本精于细节和科技,青出于蓝胜于蓝领衔智能马桶,也是民族性格的一个反映。
总之,从日本的马桶进化史来看,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向中美英宣战的时候,抽水马桶是没有普及的,那些早年当兵的日本鬼子,正如陈香梅所说,“多是农村出身的粗人”,对抽水马桶闻所未闻、见亦未见,故而闯入香港豪宅后,视马桶为高级的饮用水容器,也是极有可能。
陈香梅女士是飞虎队将军陈纳德之妻,此时的她年方16岁,正是在香港见到了日军的凶残、奸淫和屠杀,激起了强烈的抗敌爱国之心。
此后,她想方设法回到祖国的大后方重庆,开始了她文化抗战的一生,入中央通讯社做女记者。
最终经在美国工作的父亲的介绍,接受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照顾,并写了他不少报道。战后二人相恋,虽然相差33岁,却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以说,共同抗战,成就了这对天南地北的爱情。
=======================
文献参考:
❶陈香梅《春秋岁月——陈香梅自传》(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❷苏莉鹏 《坐在马桶上指挥打仗的北洋将军》(《文史博览》2012-02-05)
❸费丽文《迈向先进国的缩影:日本马桶进化史》(天涯论坛2012-01-12 10: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