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马桶>

圆形马桶图(方马桶和圆马桶图片)

圆形马桶图(方马桶和圆马桶图片)

更新时间:2022-01-27 21:54:05

“马桶拎出来!马桶拎出来……”高亢的女高音,打破清晨的宁静,撩开黑夜的幕纱。一户户灯亮了,女人们打开房门,睡眼惺忪地拎着圆肚的马桶走向早已熟悉的马桶车(粪车)。

木心笔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市井倒马桶场景,和“金嗓子”周璇唱起的歌谣“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多少声音都被它唤起……”所描绘的场景,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木心描绘的粪车形状:车身涂满黑柏油(沥青),状如巨大的黑棺材。笔者儿时见过这种粪车,黑方体粪箱安装在两轮拖车上。负责倾倒运送的还以女性职工为主。现在想想,仍感怀当年的环卫女工之劳苦。

上海人倒马桶,为什么一定要在天蒙蒙亮的时候?

因为,清晨马路上行人少,等天大亮人多时,臭味已散发掉了。赶早还因为后续有粪便收集运输的时间要求。中心城区的粪车所收集的粪便,天亮后陆续抵达苏州河沿岸的粪码头。一辆辆粪车到了粪码头边上要排队卸车。粪车泄粪入粪槽,粪槽穿过防汛墙连接粪管,粪管伸向停泊在岸边的粪船。

但凡有粪码头的地方可谓臭气熏天,路人往往是屏住呼吸跑步冲过这一地段。苏州河沿线粪码头的粪船编队后,由小火轮牵引运送到市郊乃至江浙一带乡村出售,那可是绝顶的有机肥。随着化肥使用普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别说出售粪便,白送给农村生产队都懒得要。

环卫工人倒完马桶后,马桶的清洗则由主人自己完成。马路边、弄堂口,随处可见洗刷马桶的场景。

主妇们先拎一桶水涮去桶内残秽,接着将蛤蜊壳倒入马桶,再用专门的竹刷子顺时针、逆时针连续搅动蛤蜊壳,以此增加摩擦力,刮去马桶内壁污垢。那搅动蛤蜊壳的竹刷子,上海人称之为“马桶椛掀”——“椛掀”由几十根劈成3毫米宽的竹条扎成,长度约60厘米,把手粗细正合手握。“椛掀”搅动蛤蜊壳,传出“哗啦哗啦”声响。

如三五个主妇同时在刷,那声响此起彼伏,成为上海早晨特有的音乐。由此产生上海人的一句歇后语“马桶配椛掀——合适”。

家庭主妇十有八九是自己动手刷马桶,但有例外。弄堂里有钱人家的主妇是花钱请人代劳。这就给弄堂里没有工作的老阿姨提供了生计。一只马桶一个月清洗费在1.5元至2元之间,一条弄堂里如有四户人家代刷,刷马桶阿姨就有6至8元的月收入。按20世纪60年代的物价水平,8元钱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开支。

旧时,上海清晨街巷里弄刷马桶这一幕有多“壮观”呢?1958年上海总人口750.8万人,居住别墅、公寓和新建工人新村内使用抽水马桶人口按5%计算,是37.54万人(实际没有这么大比例),无抽水马桶人口713.26万人;按平均每户6口人计算,那就是118万只马桶。1993年1月18日,《解放日报》在《如厕问题牵涉万家,大街小巷仍有遗憾,八十万只旧式马桶何时“退役”?》一文中提及,90年代的上海仍有80万只马桶在使用。

粪车上门收集市民马桶粪便的这一清运方式在1975年结束。当时的市环卫局在全市数千条弄堂搭建“小倒口”,居民在每日清晨5:00至上午9:00这个时段,拎着马桶去“小倒口”倾倒粪便。“小倒口”一般是结合公厕搭建,和厕所的化粪池合二为一,便于环卫抽粪卡车驶入抽粪。1984年至1992年是上海公厕建设的一个高潮期,全市公厕达到2400余座,不仅提供“小倒口”,也方便公厕附近居民的如厕方便。“小倒口”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改进,从最初由木材制作到80年代后由瓷砖贴面,再到2000年由不锈钢材质制作。

闲话间,21世纪已逝去20年了。马桶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陪伴上海市民度过了近200年的生活,如今应该到了彻底告别时刻。2020年6月15日,《解放日报》记者在《“最后的1%”,不放弃,再试试!——上海消灭“拎马桶”系列调查(下)》一文中,报道在棚户旧里中生活的居民中还有8000只马桶没“退役”。笔者完全有理由相信,消灭“最后的1%”就在眼前。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来源:作者:姚志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