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到2019年,已经过去9年了。
不知不觉间,崇文宣武这老哥俩“离开”大伙也已经9年了。
9年前的崇文宣武,你还记得吗?
还记得电影《老炮儿》里有这样一台词:“六爷,没宣武区了都合西城了,信寄谁去”,听完之后感触颇深,9年前,甭管是入学档案,还是求职找工作,在身份证一栏,姆们提笔就会写下110103或者110104。
但自从2010年7月这两个区合并到东西城区后,身份证号110103和110104开头就成为了北京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9年前,崇文宣武还在,你我都还年轻
时隔9年再谈起崇文宣武区划的取消,内心依然汹涌,我相信所有在这里长大的北京人都跟我一样,那里有充满糖葫芦和豌豆黄味道的童年,和每天穿梭而过,却再也不复存在的故乡。
9年前,崇文宣武还在,80后刚刚成为职场中坚,90后们还沉浸在初入大学的兴奋,如今都以成家立业,理解了挣钱糊口的不易。
那时,北京还不用摇号买车,富贵园房价也就4000/平米上下,如今单价低于10万/平米,免谈,北京土著们也至今还没拿到京牌。
9年前,通州副城市中心的规划尚在酝酿,雄安的千年大计谁又能猜到,那时北京奥运会的余温还在,世博会却已经绚烂了黄浦江畔,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展示给全世界。
那时,宣武和崇文的老胡同还都“健在”,胡同里还没有那么多违建房,左邻右舍住的都是老街坊,字正腔圆的“南城音儿”听着就亲切。
9年前,菜市口还是“丁字路口”,“菜百”还没搬到白广路,也还不是“黄金第一家”,溜达着去南来顺喝面茶是多么惬意。
珠市口、栏杆市的路段都不好走,不是窄不溜丢,就是沙石遍地,可23路的老司机们却驾车如履平地。
9年前,花市百货是崇文人最爱逛的商场,那里样式全,货品多,夏天门口有卖“炒冰”的,后来这里变成了金伦大厦,再后来则成了搜秀。
9年前,和平门的全聚德,崇文门的便宜坊,是来北京的旅游团必到的场所,可老崇文、老宣武吃烤鸭,还是喜欢去红莲和德缘呐!
9年前,锦馨的豆汁儿是磁器口的招牌,锦芳的元宵一到正月十五就卖到脱销,红桥的炸灌肠一次就要吃三碟儿,如今这些店面都挪了窝儿。
9年前,崇文文化馆还没拆呢,一楼的舞厅里面有带着蛤蟆镜跳霹雳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周末就被望子成龙的家长和学生填满。
9年前,吃聚宝源还不用排3个小时的号,宝记的豆汁儿买回家自己熬,牛街的小吃那会儿就很时髦,还少了如今这些商业化烦恼。
曾经,从官菜园穿过街楼,能走到陶然亭,就为了玩上几次“大雪山”,这么远不辞辛苦也要溜达到。
9年前,前门大街还不是步行街,还有第一楼的灌汤包和老正兴的虾饺,虽然有些乱乱哄哄,但去逛的欲望比现如今可大多了。
9年前,天桥电影院都是良心票价,德云社还没进天桥剧场,杨老黑卤煮和老金涮肉,在当地已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9年前,宣武公园还叫宣武艺园,是中小学校搞活动的场地,槐柏树街总是那么安静,如今已经被广场舞大妈们攻陷。
9年前,汇泉浴池的拖鞋总是没大没小,西马特游戏厅一泡就是一个下午,鹤年堂的山楂丸可以当糖吃,如今这一片都被夷为平地。
9年前,珠市口南边那一溜儿都是卖戏服行头的,惠中大厦的麦当劳还没改成大中电器,功德林的豆制品能做出红烧肉的味道,清华池还没搬到虎坊桥。
说到虎坊桥,曾经,湖广会馆还没完全开放,凯琳的炒肝包子还能勉强吃下去,京天红还没有必须排队买的炸糕,工人俱乐部也没有旅游团才会看的杂技。
9年前,永安路百货还不是“网红店”,蛤蜊油和郁美净就是最好的护肤品,回力鞋结实耐用赛耐克,搪瓷脸盆更是家家户户必备。
9年前,游泳场馆还没有那么多,陶然亭东边的游泳池,想报班学游泳的就去这里,一到夏天大家都喜欢在里面扑腾。
南横街绝对能“秒”簋街,小肠陈的卤煮,老满爆肚的烧饼夹肉,好吃到没够。
9年前,北京的冬天还会下雪,没有雾霾,家家户户手头没有这么富裕,但日子却过的有滋有味;看冯小刚的电影你会开怀大笑,这几年再看他的片子你却痛哭流涕,是生活的压力大了么?
崇文宣武永存,老北京人的故乡魂
9年前,崇文宣武还在,很多人的家还在四九城内没拆,生活悠哉游哉;如今胡同和大杂院要么被拆、要么被改,老街坊们搬得天各一方。
当古城墙和古城门逐渐消失,当四合院和胡同慢慢离我们远去,承载我们对家园记忆的或许只有那些仅存的名字了。
如今,4号线、5号线、7号线.....随着一条条地铁线的开通,南城越变越规整,交通越来越方便了;可老北京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 ......
宣武和崇文不复存在,当年北京南城的土著们也只能看着身份证上的那行字(北京市宣武区崇文区×××)空作怀念了。
但是不论南城变成什么样子,在人们心里,崇文永存!宣武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