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洁具>

清远市华美洁具有限公司产品(清远市华美洁具有限公司)

清远市华美洁具有限公司产品(清远市华美洁具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22-02-02 14:06:45

上篇、1988年-----1999年:

1988年,建市之初的清远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市区这边有些国营厂如化工厂、机械厂、糖厂等,分布在旧城区环城路一带,都是些中小型企业。依靠着丰富的瓷沙原料,清远也发展了一批陶瓷企业,但技术已逐渐落后、品牌与竞争力都跟不上来。此外,再加上一些建材、水泥、纺织、制衣等行业,就是最早期清远市的工业主力了。市区内的国营工厂大部分在90年代中后期后或转制或关停,其中有一两片厂区被保存下来,改造为创意文化园,为清远历史保存了一份珍贵的集体记忆。而位于飞来峡口的原清远氮肥厂因缘际会而在近年来再重回人们视线,成为宣传改革开放精神的标杆。

1988年,全市只有三十六家外资企业。最早进入清远并一直经营至今的大型外资企业是现位于清新区太和镇的大中塑胶(台资)和华美洁具(美资、后被日资收购),分别在1985年和1987年来到清远。那时的清远还是广州管辖的县,华美由广州牵线并负责投资中方股份。当年在广州的羽翼下,可以说清远确实还是能沾些光的。清远县变成一个地级的清远市,不仅要独立发展,还需要带动一批粤北小兄弟脱贫奔康,对清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然,也是一个机遇。

建市后,清远市的工业部门是沿袭当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将各个同类的国营单位整合成不同的总公司或企业集团。例如机械总公司,陶瓷工业总公司,轻工业总公司,纺织工业总公司等等。总公司一方面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又从海内外引入投资,合作办企。

金泰企业集团的前身就是纺织工业总公司,后来发展成清远最大型企业,其下属的泰和绵纺厂、远威针织厂、奥美制衣等,老清远可谓是耳熟能详。陶瓷工业方面,主要创办了华丽玻化砖厂(合资)和引进了一批台湾等地区的陶瓷企业,清远第一家台企就是做陶瓷的。轻工业总公司则什么都做点,家电五金、食品饮料、玩具鞋帽等包罗万有,后来以其为主组建了创兴企业集团,笔者印象最深的它的电饭煲厂,原厂址在现今小市连江路慢性病医院附近。医药总公司先后建成了新北江、华能、蓝宝等制药公司。最为有名的是新北江药厂,位于小市人民路顺盈时代广场东面,是清远市稳定的纳税大户,其市区“户口”也很稳定,直到近一两年生产车间才大部分搬迁至石角新工厂。

而在清远市区以外的其它地区,也只有少量依靠当地资源的水泥、建材和能源加工等行业。其中面积较大的英德县交通区位优势较好,有部分大型工矿类和制衣制鞋等企业。佛冈县跟从“老大哥”广州时,也有一定的轻工业基础,并获得了555电池、广州味精厂等名牌企业的投资。连州和连南则有中国在非常时期搞大三线建设时搬进来的几间小兵工厂、机械厂等。

与此同时,清远南部的石角、龙塘两镇从在八十年代开始,相继兴起了废旧金属拆解行业。初期只是简单的回收与提炼,再把有价值的废旧金属转手倒卖或粗加工。后来就进一步搞起了以铜为主的再生金属深加工。日后清远的龙头民营企业之一的远光电缆即成立于建市同年。据说清远南部地区民众有这技艺是因为有老一辈人在广州的石井兵工厂混过学来的。此说真假本文无从考究,但再生金属行业后来做得风生水起,给清远带来了巨大收益,也带来不少的问题,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整顿治理,将其引入园区集约化经经营,这是后话了。

1991年,国家批准创建了“清远市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地址坐落于于横荷百加107国道旁。“扶贫区”的初衷,是寄希望于在此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为山区“异地发展、体外造血”,走出扶贫的新路子。这个扶贫思路在当时中国和世界都是有些创新的,引来不少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国家级领导也在那几年不时前来考察和指导。较早进驻扶贫区的企业有北江开关厂和海外华人企业永芳公司等。北江开关厂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业已成为省内名牌企业。永芳则是上世纪华人圈知名化妆品牌,老板姚氏家族热心公益,也是声名在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源永芳(国内公司名称)还深度参与了扶贫区的事业探索。可惜其在辉煌过后于90年代末因经营不善走向沉寂。

90年代中前期,清远的工业经济还是以国企为主,国企虽然在市场中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短板,但也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运用得当容易实现快速崛起。1993年,清远市机械工业总公司与一汽吉林轻型车厂和香港宝进公司等共同投资1.2亿多元,建成了一个微型汽车项目,生产“奔得”牌微型车。此项目是一汽集团发展微型车的重点规划,也是当时广东唯一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可见清远在汽车生产上的起步并不是很迟,如果后来能够坚持下来,与广州的汽车产业连成一片,那清远就必将拥有一个龙头企业,就算不是自己主导,但也会收获极大的效益。

在外来投资方面,继续唱主角的还是港台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当年,一个规模不大的外资制衣厂、建材厂的引进和投产,都是会上电视新闻的。外资的最大的亮点在佛冈县,1993年香港的张国荣先生在此投资建设的建滔化工企业、主要生产铜箔等系列产品,此后建滔集团越做越强,与清远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在此深深扎根,目前的香港清远社团总会主席即为张国荣先生。也是在佛冈,1995年还成功引进了美资的约克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

1994年初,英德和连州两地撤县立市(县级市)。英德市的工业重点是“两水一矿”和服装鞋业等轻工产品。“两水”是指水泥和水电,水泥方面拥有英德、英龙、南山、英红华侨等水泥公司,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民营的粤北联合钢铁厂则是于去年成立,发展良好,不断壮大。轻工业方面有中外合资的英伟鞋业,是当时粤北最大的鞋类生产企业。英德、兴华、裕光等服装厂则是省纺织品公司的定点服装加工厂。连州工业比英德要稍逊一筹,彼时也是以水泥和配套机械为主,还搞一些石材,开发和加工汉白玉、花岗石等产品。较大的外来投资有南海永和玩具有限公司,这是1996年后首期投资达到三千万元,招聘员工八百余人。

“三连一阳”中的连南、连山、阳山的工业就更是薄弱一些了。连南依靠着国家三线建设,并有挨近连州的地利,曾进驻过一批军工企业,它们在80年代后陆续迁走,但也有两三家留了下来转为生产民品。93年时,有港资的毛织公司在连南投资,给当地人也创造了不少家门口的打工机会。连山的农田林地比邻居的石灰岩地质要好,加之工业方面也有部分特色轻工产业-------虽然规模和产量不大,经济也因此相对富庶些。阳山既是石灰岩地区,贫穷人口众多,交通和区位优势不足,其工业在90年代中期能够看的也只有一些水泥厂和资源类加工厂。韩愈曾谓阳山:“天下之穷处也”,在工业上亦可见一斑。

清城区这边,1995年最重要的外企投资是印尼金光集团在扶贫区落地的两个“金”字头公司--------金钰纸业和金鑫纸业,前者生产卫生纸而后者主打办公用纸。1997年,经国家有关部门牵头,非洲国家科特迪瓦总统前来清远考察,并达成了由中、科、法三国共同投资建设清科巧克力食品公司,科国提供原材料、中国生产、面向法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巧克力是个好东西,但这个公司在清远的存在感似乎不高-----虽然厂房什么的目前也还在高新区(扶贫区),可能生产的不是终端产品吧。

如果问起当年的清远有什么知名品牌,面向日常大众消费者那种,可能三十多岁以上的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金泰袜”。袜子虽然不是金泰集团最重要的骨干产品,但“金泰运动袜”却以其优良的质量和舒适的质感,在市场中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口碑。可惜的是,“金泰袜”并没有持续做强做大,成为长久的知名品牌,反而是随着集团公司的转型改制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虽然现在金泰袜还在,网上也有售卖,评价虽好但销量在同类产品中实在很低,其生产厂现在也不知是花落谁家。如果清远在关部门的品牌意识强一些,无论如何都保护培育着这些品牌,不要在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一同倒掉,坚持下来没准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发展出一系列产品,并像”南X人“那样,仅靠吊牌都能获得可观收益。

曾经悬花一现的还有个叫“佛宝”牌的矿泉水,佛冈出品,味道有非常浓郁的矿物质气味,喝一口就明白这确实是正宗矿泉水。佛宝当年不说享誉全国,只说驰名广东那是肯定的,很多人第一次喝的瓶装水就是佛宝。不过这个品牌后来出了问题,现在虽然也还在,但早已是个边缘商品。个中过程和原因在这里不多详述。当年中国的品牌和产权意识不尽人意,连强如“健力宝”都鸡飞蛋打,何况“佛宝”,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各种“宝宝们”的成长又岂会一帆风顺。幸好,在1991年,清远还有个“宝”诞生了,历时近三十年已然成为省内外食疗养生行业的金字招牌,这就是清远“林中宝”,虽然其不是典型的工业企业,但是作为食品深加工和清远的不多的本土名牌产品,值得在本文中留些笔墨。

90年代中期后,趁着国家提倡的市场和企业改革之风,清远的国有和集体等企业也开始分别整合成11家股份有限公司和9家大型企业集团,比较知名的就是金泰集团(纺织、化纤等),创兴集团(电器、轻工等),金穗集团(粮食方面,辖奥佳面粉厂等),八达集团(多种经营、商贸等),建北集团(建材、机电等),新北江集团(医药、器械等),通业集团(多种经营、电子电器等)。其中金泰集团与建北集团是正儿八经在A股上市的股份公司,还有些“股份”公司是当年土法上马的特色产物,与现在的股份和上市概念有点不同。当时,很多清远人买了股份,成为了股东,一直到现在都还是股东。

经过数年的发展,这些企业集团表面是壮大了,但也存在着很多难题。最主要的诸如政企不分,机构臃肿,收入与分配问题,债务问题等等,种种因素都很大程度的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经过数年之后,也就是新北江集团等少数企业的发展成长比较良好。当然,这也不仅是清远的问题,整个国家的企业改革也都到了一个深水区。后来的故事,就是又一次广泛而深远的洗牌,时代把很多人也抛到了风口浪尖。具体说到对清远这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影响,那是2000年稍后的事了。

急切在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上有所突破的清远,在90年代中后期,与省内外不同的合作方敲定了三大产业项目,分别是:与哈飞汽车公司合作松花江小汽车项目、与广州广播电视设备厂合作的乐华电视机、VCD机项目,还有一个好像是叫银屋空调的项目、细节在网上查不到。三大项目的到来,曾经极大的振奋了清远的干群人心士气。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清远的汽车产量在1997年一度达到数千辆的规模(包括之前的微型货车),出厂的松花江牌小汽车首先投放于清远的出租车市场,2005年前坐过的士的清远人应该都记忆深刻,这车圆头圆脑、钣金松散、空调也不凉快,引得司乘一致吐槽,就像早期吉利公司出产的第一代汽车那般。银屋空调给人的印象就是制冷还行,缺点是噪音较大,它应该是外围技术的组装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不太理想。乐华电视一开始倒是做得挺好,毕竟是名牌,但却也没坚挺几年。

三大项目的失败一方面是合作方也面临着同是国企的一些问题,也有转型改革的需要。转改道路没走好,就很容易导致失败。例如乐华电视,曾是中国最早的名牌国产电视,后来被TCL集团收购。哈飞汽车当年在吉利奇瑞这些后起之秀未壮大时就已风行一时,甚至创下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成绩,现在差不多销声匿迹。合作方都不行,清远的这些项目的结果自然也不言而喻。在清远这一方面,在缺乏经验和资金人才的情况下,操作这种大工业成品项目还是有点急于求成了。如果先从基础零部件、配套产品做起,做到行业的领先水平,或许更符合清远的实际状况。

1998年后,中国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世界的制造业产能在加速从日韩台(地区)墨、乃至东南亚等地流向中国。但是对于内陆地区,要接受这种辐射带动往往会延后一段时间。在90年代后期进入清远的较大型外资项目是相当的少,加上前面所说的三大项目的发展遇到挫折,国企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前方有点浑浊不清,清远的经济在这前后几年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GDP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甚至延续到了21世纪之初。

清远,只能在等待时机。

20世纪末,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开始日益壮大成熟,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动力,成为重要的工业经济参与者。清远,概莫能外。1999年,在未来的清远工业界有重要影响力的进田企业有限公司和新亚光电缆有限公司在同年成立了。(成立时间是以公司注册时间为据)。这两家民企都与清远的“铜产业”息息相关,一个是做再生铜的回收和加工,一个是利用铜金属等做电缆产品的。其前身都是小微作坊式工厂,经过多年砥砺发展、并购重组,逐渐成为清远的先锋龙头企业。新亚光电缆,联同更早前的远光电缆、进田企业等的崛起,标志着清远再生金属和金属加工产业将由零敲碎打开始走向规模化、技术化、品牌化,并力求在效益和环保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清远铜”产业已从一个类似“废品回收买卖”的行当中“洗脚上田”,即将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