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是新冠疫情第二年,也是各项新政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疯狂的学科培训被“双减”摁下停止键;“996工作制”在大厂“刹车”;熟练掌握“打投、控评、互撕”的饭圈降温;互联网反垄断进入高潮……旧规改变,新政施行。过去浸润在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的“不合理”,在这一年中,逐渐被被重视、被打量、被纠正——到了说改变的时候了。
时值年终,在2021年最后一周,我们带大家一起回顾过去一年,公共政策领域的诸多变化,推出“新京报评论——‘破局2021’沸腾年终策划”,希冀通过对政策脉络的梳理与评析,一窥过去一年社会生活的深刻改变,同时为新的一年指引方向,积蓄力量。
2022年,生活奔涌而来,别忘了继续向前奔跑。
文 | 夏研
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一家网站上传开。
各个大厂的程序员们在这里吐槽“工作996,生病ICU”,抱怨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随后,“996”这个词也彻底破圈,且不仅仅限于互联网大厂,各行各业的人都加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声讨之中。
“996工作制”被一些企业包装成“奋斗”的表象,忽略了人们正常的休息需求。随着各个大厂陆陆续续叫停“996工作制”,这场由程序员们发起的声讨,也终结于大厂。
站在2021年的年末,也是时候向“996工作制”道别了。
2020年3月,西二旗中关村软件园,互联网公司大楼在晚上依然灯火通明。图/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很难有人再为“996”辩护了
应该说,这场“反996”声浪的最大贡献之一,是让“996”这个词汇彻底“黑化”,在舆论层面很难再有正面意义。这个词成了无节制加班的代名词,再难与“努力”“拼搏”之类的正面印象相关联。
在“996”刚出现的时候,还有“996是福报”一说。现在看,颇为讽刺,在今天的舆论场上,恐怕很难有人再为“996”辩护了。
2021年,无疑是反“996”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几个互联网头部大厂,都已经做出了表率。
腾讯、字节跳动、快手、阿里一众大厂相继调整作息制度,譬如取消“大小周”、“996”,减轻员工工作压力。
这些都可谓有标志性意义的举措。毕竟如果最具优势的互联网大厂带头“反内卷”,极有可能形成示范效应,刷新人们对职场工作时间的认知,让职场体验更加人性化与合理化。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国家出手。
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称两部门)联合发布了十件超时加班典型案例,对工时制度、加班费用及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等争议问题的法律适用标准进行了明确。
两部门在其中一宗典型案例中明确:“996”即“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的内容,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996”不是什么努力也不是什么福报,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违法行为。同时,“996”已经进入司法实践的视野,企业的“996”规定不会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广大职场人士的腰板可以更硬一点了。
胜利来之不易,反“996”进入新阶段。
资料图。图/IC photo
还是要警惕变形的“996”
舆论层面上,“996”已经遭受彻底批判,但是禁不住操作层面的某种变形——你不接受“996”,但总有人可以接受,而你也可能因为不接受而被职场拒绝。
所以这两年又有个新现象——“35岁危机”。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加班、“爆肝”已经不如年轻人了。他们也是反“996”的主力人群,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保重身体。
“996”很多时候成了一个符号,符号背后的规训意义更值得深思。“996”代表着一种职场强制,将人工具化与物品化,以榨干价值为指向,用完即弃。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场乱象饱受舆论批判的原因。比如有的公司故意在公厕里屏蔽手机信号,有的监控职员摸鱼,刷个短视频、听个音乐也要通报批评。这些行为,恐怕谈不上违法,但总让人感到格外冒犯,也格外反感。
究其原因,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是类似的,塑造极为逼仄的职场空间,将人的意义压缩得扁平化,进而对个体实现全面的“宰制”。
所以,我们告别“996”,也应该告别类似逻辑演绎出来的职场怪现状。
职场终究是人生活的空间,人文关怀同样是空间里的刚需。客观来说,加班、熬夜,人们并不是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堂而皇之将这种规则合理化,塑造机器语境下的职场,造成个体意义的真空。
好在,随着网络曝光的增多,职场人士维权意识提高,这种行为今年以来已经饱受批判。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压榨式的职场生态可以逐渐改善,毕竟,人们的意识在觉醒。在职场的诉求,除了工资以外,还有人之为人应有的轻松与愉悦。
重建职场文化
此时,反“996”应该进入下半场。在这个阶段,人们的关注点不只是具体的时长,而是对工作内容的科学衡量,对私人时间的足够尊重,对非压迫性职场文化的重新建构。
很多时候“996”是被裹挟的效果:员工被其他员工裹挟,企业被其他企业裹挟。别人都在加班我不加,那怎么打得赢?这也就渐渐形成了紧张的、如榨汁机一般的职场文化,人们在这里是被透支的。
其实这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力量,集体走出这种剧场效应。反“996”不是职场人士自己的事,无论是劳动部门也好,司法机关也好,大众媒体也好,应当综合施策,保持治理的力道与批判的姿态,去整体性地打破这种“内卷”。
那些在职场上被动不利的中年人,法律应当支持他们合法的权益诉求,相关部门应当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职场的位置。而那些愿意接受“996”的年轻人,社会舆论也应该告诉他们:不要因为年轻,去接受不平等的规则。
今年有一例判决颇受关注:上海一男子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进而起诉公司的案例,最后法院判公司败诉,并赔偿违约金及加班费用共计19.4万元。
这是个标志性意义的案例,它事实上在帮助我们塑造正常的职场认知,那些在公司眼里“不重要”的休息、娱乐、团圆,法律通过重新赋予价值,引导全社会尊重个体化、人性化的需求。
再比如前不久,浪潮一子公司在办公区悬挂了几条美化加班的标语,什么“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被曝光后相关企业迅速就在网上被喷成了筛子。事后,企业在集团内进行通报批评,并撤下了标语。
这说明我们正在形成新的职场禁忌与文化,对于那些无视合法权利的鼓动与说教,人们很难再买账了。人们的神经更敏感,去敦促职场变成该有的样子。
总的来看,我们对于“996”已经进入了觉醒状态,在社会认知里这种工作模式已经不具备合法性。但如何真正地去建设一个友善的职场空间,这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我们应该有信心,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共识也已经达成了,接下来,考验的将是我们的耐心与决心。
我们应当有勇气去争取我们天然的权利——理想的工作,体面的生活,有选择的人生节奏,进而彻底告别“996”。
特约撰稿人 | 夏研(媒体人)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韦柳伊
校对 | 危卓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