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菊的叙事风格还是太过硬核。
比如你把发布会内容单独拿出来看,感受一下,你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当然,全屋智能确实本身就比较难讲。
因此,这篇文章主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全屋智能?它和智能家居的区别到底在哪?
我会以简单的逻辑,小白化的语言,辅以图片来进行描述,保证一定的可读性,带大家了解华为的全屋智能到底在做什么,全屋智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居有多大影响。
我们先回顾华为全屋智能的基本定义:
具备智能的「中央控制模块」,稳定可靠的全屋「家庭控制总线」,高速无缝漫游的「全屋Wi-Fi」,以及丰富可扩展的「全品类生态配套」,能对网络、传感、智能设备等数据进行实时获取、计算、决策,给家庭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可成长的智慧体验。
定义非常晦涩,大家不必记住。现在,我会将这个定义顺序打乱,然后分模块解读,最后再拼成一个完整的定义,便于大家理解。
第一步:当前所理解的智能家居是什么?
智能家居的定义非常广泛,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和定义。因此,我们假设目前行业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你的家居「智能化」了。
你的空调可以联网了,可以被手机、音箱控制了,有很多功能是遥控器上没有的,你可以操控它。
好了,假设现在的你回到家,你面对的是智能化的空调、热水壶、台灯、扫地机器人等等,这就叫「全品类生态配套」
今天,华为将自家的 HUAWEI HiLink 升级为 HarmonyOS Connect ,携手各大品牌共建鸿蒙生态。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开放的,鸿蒙本身也是面向物联网所开发的系统,因此华为的愿景是,以开放的心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力。因此,未来你的家可能是:
- 格力空调 搭载 HarmonyOS
- 美的洗衣机 搭载 HarmonyOS
- 海尔冰箱 搭载 HarmonyOS
- 老板油烟机 搭载 HarmonyOS
- 方太洗碗机 搭载 HarmonyOS
不需要你选择华为品牌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等等,华为也不去做这些。美的洗衣机、格力空调、海尔冰箱都是行业一流的品质和品牌,买他们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你值得买最好的产品和品牌,不需要被华为一家品牌锁定、锁死,公司也没那么多资源去做。
我们愿意和这些品牌共建生态,让他们加入到华为的生态里来共同繁荣,把生态做大。
当然,对于一些小产品,倒是可以选择华为智选,哈哈哈。
好了,我们解释了第一个概念「全品类生态配套」当鸿蒙越做越大,所有设备都接入鸿蒙生态,那操控起来就方便多了。
第二步:设备越来越多,如何保证时刻在线?
家里的智能设备指数级增长,我不希望有一天对着 HUAWEI Sound 喊了一声“小艺小艺,帮我拉开窗帘”窗帘根本不动,因为设备断连了。
怎么办?华为推出了两张网,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张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全屋 WiFi 6 」另一张网,是我们比较陌生的,叫「全屋 PLC 控制总线」
全屋 WiFi 6 不多解释,即整个家庭无死角被网络覆盖,并保证网络速度快速而稳定,这是当前家庭宽带最佳的解决方案。
主要疑问在于,PLC 控制总线是什么?记住一句话就可以:网随电通,有电的地方就有网。这种技术,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有电的地方就有网。
常见的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主要分为四大类,即上图中的四种。前两者属于有线技术,后两者属于无线技术。有线受线路特性影响较多,无线则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各有各的适用场景。
我们所说的 PLC 控制总线属于第二种,主要特点就是网随电通,对于那些有电力线供电的设备,无需额外部署专门的通信线路即可接入网络。
还是很晦涩,说的具体一点,这个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在于设备有固定位置,比如城市智慧路灯、交通路口信号灯。总之,记住一点即可,网随电通,有电的地方就有网。
所以,在家里的时候,有些设备比如扫地机器人、热水壶等产品用全屋 WiFi 6 技术解决。
而对于一些有固定位置,比如电灯、窗帘电机、人体存在传感器、光照传感器、PM 2.5 三合一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都可以用 PLC 方案解决。
好了,我们解释了第二个概念,即「家庭控制总线」和「全屋Wi-Fi」
这两张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保证在家庭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设备都能时刻在线。
两张网络相互补充,实现了对网络设备和信息设备的连接,确保控制信号和数据内容的高稳定高可靠传输。
第三步:很多设备都稳定在线,我要怎么跟它们互动?
我问过很多周围的朋友,他们很多都买了智能热水壶、智能电饭煲、智能门锁,也有一些朋友买了支持 HUAWEI HiLink 的空调、台灯、扫地机器人等设备。
我问他们平时都怎么互动的?回答很简单,也都如出一辙:手机打开华为智慧生活 APP,或者使用智能音箱操控他们。
说到这里,大家也都比较有感知,因为确实如此。现在的我们,都是单点的,主动的去控制他们。
我想让他们执行怎样的指令就执行怎样的指令,这些设备也都被动的被我们所控制。那么,能否再增加一个交互的逻辑呢?比如,这些设备先至少来一个梦幻联动?
现在的交互,无非就是你拿手机控制台灯,台灯变暗了。你拿手机控制窗帘,窗帘拉下来了。
你看,所有的操作都是点与点的直线操作,太过单点,设备与设备之间完全割裂,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级的解决方案。
如果他们梦幻联动是什么情况?是现在晚上十一点了,他们知道你差不多这个时候要睡了,于是有那么一瞬间,净化器打开了,窗帘拉下来了,空调打开了,灯光变暗了。
当设备不再是单点,当设备形成了一套系统去主动的服务人,这才是华为全屋智能要做的事,这才是「全品类生态配套」真正的意义所在。
好了,我们又进一步解释了「全品类生态配套」因为单点是远不够的,只有实现 1 1 1 成为无穷大的时候,全品类生态配套,才有价值凸显的可能。
华为目前已经打造了诸多系统,打造了一大堆设备梦幻联动的情况,来满足家庭里的各种场景,比如照明系统、水健康系统、环境系统等等,暂时不赘述了。
完了没有?没有。
我们回顾下全屋智能的定义:
具备智能的「中央控制模块」,稳定可靠的全屋「家庭控制总线」,高速无缝漫游的「全屋Wi-Fi」,以及丰富可扩展的「全品类生态配套」,能对网络、传感、智能设备等数据进行实时获取、计算、决策,给家庭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可成长的智慧体验。
漏了什么?漏了「中央控制模块」
第四步:当多设备实现联动,形成系统级解决方案,够了么?
不够,远远不够,因为还需要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
多设备联动实际上依然浅显。因为很简单,自定义就可以实现。比如我自定义睡眠模式,并主动设置在这个模式下窗帘要拉上,空调要打开,空气净化器要打开,扫地机器人要归位。
你看,这不就联动了么?这不够,不够聪明,因为没有实现「主动感知」的能力。
聪明的智能家居,拥有弱化你主动操控、主动自定义的使命,并尽可能的实现主动感知你,主动服务你。这个时候,引入一个聪明的大脑异常重要,这也就是华为全屋智能定义中,我们漏掉的「中央控制模块」
华为发布了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全屋智能主机,它是搭载 HarmonyOS 的中央控制系统。
这个主机除了是家庭的总控中心,因为有一个小窗可以管理所有设备,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它作为大脑的存在,搭载 HarmonyOS 真正实现「主动智能」
注意这个词,主动智能,我们需要先理解这个词。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口中的智能,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单向的,以我出发去控制所有设备,而不是所有设备反过来感知我、服务我,这个顺序是不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相当于你喜欢一个女孩子,每次都是你觉得人家心情不好,然后主动去约别人吃饭看电影,这种属于单向去控制。
但如果有一天,那个女孩子主动的来感知你的情绪,发现你今天状态不对,心情不好,然后跟你说我们两个晚上一起吃饭,主动来找你,这才是主动感知,让别人来感知我。
理解完了主动感知,我们来说一下这个主机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大家更了解主动感知的应用,以及大脑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这个主机中有一个「中央控制模块」
它配置了强劲的 AI 芯片,负责主机的计算。
它能够实时搜集华为 1 8 N 终端数据,比如你手表里的心率、血氧、压力,还有传感器数据,比如人体、环境、温度、光照,还有互联网数据,比如时间、天气、季节等。
搜集完多方数据后,将这些数据传递到鸿蒙 AI 引擎,鸿蒙 AI 引擎进行实时分析、计算,得出一个最优解,控制多种设备执行各类场景。
华为举了一些典型的例子。
家庭环境中,湿度、温度、氧气浓度、PM 2.5 等各项指标都很重要,他们都影响家庭居住的舒适度。
以前春天回厦门的时候,回南天导致室内湿度非常高,湿度只有在 45% ~ 60% 的区间才适合人居住,超过这个区间就容易滋生霉菌。
再比如二氧化碳的浓度,其正常值是 400 PPM,超过 1000 PPM 就会让人感到沉闷,困乏。
这个时候,华为全屋智能可以主动去收集各种数据,无论是网络数据,还是家里各种传感器数据。
收集了数据后,比如室内外的环境参数,通过鸿蒙 AI 引擎去计算和匹配相应的健康模型,然后让所有设备联动,进行家庭环境的调整,保证家庭舒适度。
注意,这个是动态的,是实时调整的。
因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情况,大多数都没办法动态调节。比如你控制家庭里的各种设备,调成多少就是多少。
比如你去控制家里的空调,控制成几度就是几度,它不会主动感知,也无法实时调整。但全屋智能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死板的,它会根据各种情况,来提供一个当下最佳的解决方案。
再举个直观的例子。
节律光对人体的生物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目前大多数朋友家里的照明设置,或者说灯光系统,都仅仅是照明。仅仅是你觉得暗,你就主动去调亮,你觉得亮,你就主动去调暗。
既无法主动感知,也无法动态调整。
这个时候,华为全屋智能会通过鸿蒙 AI 引擎,会实时的,根据室内外光线的实际情况,根据你体温和身体状态的情况,进行室内灯光设置,提供节律健康照明,找到最适合人类光照的日光变化,然后,动态调节一天内的室内光线。
再比如我们就说空调温度。
正常情况下,你调几度就是几度,但华为全屋智能会分析室内外温度差异,会分析你手表上的数据,然后给你调整到一个最合适,最健康的温度。
而且,它会实时动态变化,比如室外温度突然剧增,那可能它就会感知到你可能有点热,它就会偷偷的调低室内空调的温度,保证你睡觉的时候不被热醒。
说的再小白一些。
智能家居是:今天晚上你在睡觉,突然被热醒了,醒来后的你对着音箱喊了一声“小艺小艺,空调调到 24 ℃”然后空调温度降低,你继续睡。
全屋智能是:我有鸿蒙主机,我收集到了几个信息,比如网络数据告诉我,户外温度突然升高到 37 ℃。室内温度传感器数据告诉我,室内温度突然升到 29 ℃。你戴着的手表数据告诉我,你的压力值升高了,深睡变成浅睡了。
基于以上分析,我用 AI 计算得出,现在室内需要 26 ℃,空气净化器要打开,湿度要增加一点,这样你才能安心睡。于是下达指令,所有智能设备都按照这套指令执行。
全屋智能主动感知的能力,而不再是单点的直线控制,是和智能家居概念的本质区别。
主动感知,动态调节,其实还不止。
这个 AI,还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举一个调皮的例子。
比如每次你回家都是你和老婆一起回家,全屋智能检测到你是两个人回来,开启了回家模式。但如果有一天,它监测到有三个人回来,它会预判到是朋友来了,开启欢快模式。
但实际上这第三个人是你的孩子,模式应该还得是回家模式,不该是欢快模式,你就主动去设置回回家模式。
这时候,你的这一举动就被它记录了,这时候它就学习了,知道了可能三个人回家还是回家模式,下次三个人进门的时候,它就不会变成欢快模式了。
AI 不断学习的能力,反过来增强了主动感知的正确率,从而提供最佳场景解决方案。
好了,第四步我们解释了最后一个概念,即「中央控制模块」是什么。
这个搭载鸿蒙系统的主机,引入了一个大脑,能够主动感知人类,能够不断学习,能够动态的去给我们提供最优的,最舒适的家庭场景解决方案。
至此,我们在回顾一下全屋智能的定义,大家应该对这个词有了一些感觉。
华为全屋智能:
具备智能的「中央控制模块」,稳定可靠的全屋「家庭控制总线」,高速无缝漫游的「全屋Wi-Fi」,以及丰富可扩展的「全品类生态配套」,能对网络、传感、智能设备等数据进行实时获取、计算、决策,给家庭用户带来沉浸式、个性化、可成长的智慧体验。
根据前文,我们理解了所有概念,现在可以口语话解释一遍。
华为全屋智能,就是当你进入家门的时候,你有一大堆华为鸿蒙生态里的智能家居产品。这些产品非常多,但好在连接非常快速且稳定,你不用担心哪一个小伙伴突然掉线,甚至大面积掉线。
而且,这一大堆产品能够实现多设备之间的相互联动,控制不再是单点。最后,这些设备不是我控制它怎样就怎样,我根本不需要主动的去管他们,因为它有一个大脑,能够收集各种数据去进行分析、计算,能够主动感知我,自己还能主动学习,然后为我得出一个当下的最优解,去给我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庭居住环境。
这篇文章很长,大家看到这里已经非常不容易。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全屋智能。
写在最后
最后简单聊聊一些其他的。全屋智能的魅力和难度,在于它是一整个系统。
首先,企业需要解决生态整合的问题。用户购买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而用户对于品牌的喜好大有不同,导致设备之间非常割裂。
这时候,丰富的配套设备,需要一个完善、统一的生态支撑,才能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和喜好。而华为面向全场景的鸿蒙系统,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土壤,让所有品牌产品参与进来。
其次,企业需要解决连接问题。设备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他们的连接又稳定、又快速、又可靠?上百个设备出现在家庭中,单单最基本的连接问题就难以解决,而通信能力恰好是华为的看家优势。
所以,华为运营商 BG 所具备的 PLC 技术和消费者 BG 所擅长的全屋 WiFi 技术实现很好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后,企业要解决设备主动智能的问题。单点操控是没有未来的,只有多设备之间联动所形成的系统解决方案,多设备之间所形成的主动智能,主动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才能爆发无穷大的力量。
传统的 Ifttt 模式只是线性联动,而全屋智能则提供了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一边输入各种数据,一边进行复杂信息的处理,并且不断主动学习,最后给到消费者一个最佳的,最符合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所以,全屋智能在我眼中,是智能家居的进阶状态,是智能家居的未来。
很多企业也认可全屋智能的方向,但很少有企业具备强大的融合能力。它需要整合产业链,连接、系统、生态、芯片、AI、云等,每一环节都要闭环。这一道道门槛,都难以逾越。强大的研发以及整合能力缺一不可。
路很艰难,但华为在走了。
全屋智能,提供的,或许是一个越住越新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