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持续30年的人口流入。
摊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在珠江口“A”字形中间横杠位置,有一座面积不到1800平方公里的城市,在30年间涌入了超过300万的人口,是其1990年常住人口的2.5倍以上。
它不是广州、深圳这样耀眼的一线城市,规模也不如佛山、东莞两座制造业大市,但并不影响其成为省内“最青春”的城市之一:根据不久前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山市近十年人口净增129.72万,人口密度超过了2400人/平方公里,在珠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述四座城市;而且在15-59岁人口占比上,仅次于深圳、东莞。
“青春之城”的人口吸引力在哪里?既非省会城市、也非经济特区的中山,成为观察这场人口大流入的特别样本。
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从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系计量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嗅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果断南下,在中山市一家电子厂担任厂长。
在不少传记中,这位年轻人从此在中山开始了“开挂的人生”——他就是用五年时间,把小霸王从亏损200万元小厂发展成为年产10亿电子公司的段永平。
彼时,威力洗衣机、小霸王学习机、爱多VCD、乐百氏饮料等“中山货”已经举国闻名,市属工业集团组成的“中山舰队”还在乘风破浪,“少年英雄出中山”成为一段改革佳话。
80年代末南下中山的段永平,是那个时期中山“青年创业者”的标志性人物。但这一时期,中山的外来人口仍是少数。这座藏在珠三角腹地的城市还没有被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眼光发现。
改变来得很快。数年后,中山逐渐以“广东四小虎”的名号打响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宜居城市”的名片也随着客商往来而向全国播撒。在国内“南下”热潮风起的年代,这个文明富庶、美丽洁净、秩序井然的南国城市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1990年,撤县建市满两年的中山常住人口约为125万人,户籍人口数约为114.9万人。
两年后,财经作家吴晓波来到中山,对“年轻的中山人”印象深刻:“那时候觉得,中山真的非常年轻,是一个年轻人在轻工产业领域创业的标本城市。”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山各行各业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气象。市场经济的构建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短短十年间,中山的个体、私营经济走上了行业化、规模化、外向型和科技领先的轨道。
1999年,中山吹响“工业立市”号角,开启新一轮工业大发展。
中山各镇的特色经济也在民营经济的扩张、集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沙溪休闲服装”、“小榄五金”、“东凤小家电”……一个个与中山地名相关联的特色产业走红大江南北,也吸引了大江南北的外来务工者。
从1990年到2000年,中山以6.69%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迎来了超过110万的新增人口。
2000年,中山人口达到236.35万人,“南国小城”的形象被颠覆。“新中山人”撑起了这座城市“高速成长”中的制造业基础。1990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2.95亿元;十年后,这一数字增长至532.95亿元。
发展进程不断向前。进入21世纪,中山逐渐从“工业立市”迈向“工业强市”,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一批专业镇顺势形成,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集群得到了加速集聚。
“人随产业走”的壮阔图景,是中山过去30年人口流入的主旋律。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过了1000亿、2000亿、3000亿乃至4000亿的大关;这十年,超过75万的新增常住人口,让中山成为一座外来人口多于户籍人口的城市。
人口流动的第一驱动力始终是经济动力。十年间,新老中山人共享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从354.65亿元大幅增长至1462.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6.77亿元增长至648.11亿元。来到中山的年轻人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更好的生活。
在人口涌入的进程中,中山也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宽松、便利的条件。2010年,中山开全国先河,实施《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接受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及其子女积分入学申请。截至2017年上半年,近2万名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中山。
2016年12月7日,中山市发布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拉开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序幕。2018年,中山进一步放宽入户条件,取消积分入户政策,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符合条件无住房亦可落户。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使中山城市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人口迁入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超300万个来到中山的个体,都有属于他们的城市故事。
2018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她被称赞人如其名——“梅花香自苦寒来”。做过保安、跟单员,从一个“打工妹”到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总监米雪梅的经历,是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最充分的印证。
投身“南下”打工潮的,还有许多像米雪梅这样的外来建设者。1995年,年仅20岁的谭姐和伙伴们乘火车从四川老家来到中山,进入沙溪一家制衣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三年后,她离开制衣厂,在刚刚起步的龙瑞小商品市场租了一个简易摊位,做起了服装销售的生意。
这一时期,沙溪服装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大批服装加工厂先后进驻沙溪。放眼整个中山,活跃的民营经济带动了包括服装、灯饰、小家电在内的轻工业蓬勃发展。搭乘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东风,加上自身的勤奋努力,谭姐用20多年的时间,在龙瑞小商品市场扎下了根,并在中山结婚、生子、买房:“我的青春和下半辈子的生活都属于中山。”
数据显示,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90年代,中山人口性别比反而出现了下降,呈现“女多男少”的现象。一种解释是,活跃在车间流水线以及其他岗位上的女性产业工人,成了中山轻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山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大胆的探索:
1996年3月,三乡镇外来女子业余学校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专为外来女工群体设立的没有围墙的业余学校,被《中国妇女报》称为全国首家“外来女工业余学校”;
1996年6月,优秀外来员工古文平增补为工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在全国首创外来员工任政协委员;
1998年8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分行率先向外来工提供住房按揭贷款;
2010年8月30日,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村的谢红芬从中山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户口簿,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积分制将户口成功转入中山市的农民工。这项开全国先河的政策,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看到进城的希望。
一个城市获得的最高荣誉,是让建设者找到安身立命的认同感。
2005年,龚俊强带着他的光学团队落地中山,成立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带领联合光电逐渐成长为中山光电产业集群龙头;隔年,张传卫成立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一手将其打造成为装备制造行业的明星企业。
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中山工业逐渐向重型化、高级化方向演进,一批来自新兴产业的创业者改变了中山产业集群的面貌。
时至今日,中山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省级专业镇,工业门类齐全,拥有23个产业集群,其中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白色家电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人们提到中山时,除了“伟人故里”的标签外,也将其视为制造业大市、外贸大市。除了“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灯饰之都”等名号的所在。由新老中山人共同创造的中山工业发展史,刻入了中山的文化基因。
人随产业走,产业因人兴。年轻有活力的外来人口,撑起了这座城市的产业版图和制造业根基,也在与产业的互动中促使产业变革发生。近十年来,中山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健康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相关领域人才到来。
“海归”潘洪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广东佛山出生,香港长大,美国念书的他,于2018年初来到中山,和创业伙伴创立了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国内培养基领域的佼佼者。
2020年,中山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590075人。
与2010年的“六普”相比,十年时间中山新增了超过34万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到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深刻重构。
来自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山共培养引进人才25.5万余人。目前中山各类人才约14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704人。人口文化素质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将成为推动中山实现高质量崛起的重要基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过去十年,中山市人口增加了129.72万人,增长41.56%,年平均增长率为3.54%。这一增长率在全省排名第四。
更让人惊喜的是中山的“年轻化”程度: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8.87%,比全省平均低3.4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低9.83个百分点。同时,15-59岁人口占比为75.44%,在全省排名第三。约有330万的劳动年龄人口,活跃在这座城市之中。
仅次于深圳、东莞的“年轻化”程度,表明中山在过去30年间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变革中,始终保持着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
这也是对中山“宜居养老”形象的一次颠覆:中山还是那个“青春之城”。
与此同时,超百万的新增人口量,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考验着中山的城市承载力。2016年,中山就梳理提出城市发展面临的“四个难以为继”,对产业、土地、行政架构、城镇规划等方面进行反思。高于预期的人口增长量,印证了这种反思的必要性。
更高的人口基数,意味着更低的人均资源和压力更大的城市管理。未来十年,在应对人口变化上,中山应该怎样作出有前瞻性的决策?更直观一点来说,发生在中山的30年人口大量流入,是否会在未来持续发生?
从全国来看,人口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仍在继续;从省内情况看,人口也仍在进一步向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
中山会是他们的下一站吗?这将取决于中山在未来十年所体现出的城市竞争力,以及中山自身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城市定位。
有媒体评价中山是“中国最像黄金配角的城市”。这种“黄金配角”的观感,来自珠三角城市群“主角光环”的对比。过去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超 100万人的市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和中山,均为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增加 713.65万人、597.58万人、230.46万人、224.64万人、144.59万人和 129.72万人。
6市常住人口增量合计2040.63 万人,占同期全省常住人口增幅的94.00%。身处珠三角腹地,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中山显得并不耀眼。甚至于,从中山镇街的人口增长情况来看,与珠海、佛山接壤的镇街呈现出更高的人口增量。换句话说,部分镇街的人口增长可能来自相邻城市的人口外溢。
但中山对自身也有更高要求。据《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预测,至2035年,中山常住人口规模约为530万,考虑流动人口因素,至2035年,全市将按650万实际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而在近期,至2025年,全市将按照570万实际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中山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中山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用好“双区”驱动效应,推动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湾区枢纽、精品中山”。
面向下一个十年,中山需要打造一个更好的自我:跳出中山,在大湾区乃至更大范围参与合作与竞争,在区域竞合中展现城市风采、城市活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廖瀚;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