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儿童智能手表。
开宝箱,领积分,是白荻10岁儿子每天中午雷打不动要完成的事。“当时他期末考了100分,儿子就要求我给他买儿童智能手表。”一方面为了奖励孩子,另一方面考虑到班上47个孩子,20多个都已经买了智能电话手表,为了“更合群”,白荻决定满足孩子的心愿。白荻告诉记者,不同品牌儿童智能手表间的技术壁垒,同样品牌的手表用户之间可以相互添加好友,而非同一品牌手表用户则无法添加。
伴随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蓬勃发展, 适用于5-14岁儿童的智能手表已成为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约150亿元的规模,预计今年将达到175亿元。
跟踪定位、语音通话、高清拍照、移动支付……一块儿童智能手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智能手机上具备的功能,大多在儿童智能手表都能找到。方便孩子联系的同时,儿童智能手表也引发不少争议:动辄过千元的价格、易沉迷的过度社交、手表自燃的质量问题等等。 不戴手表“会落伍” “咱们碰一碰加个好友吧!”这个暑假前,南京市民张宣在一次接送孩子上艺术培训班时,第一次发现这样的新型加好友方式。“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想要加好友常常要通过父母,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但如果大家都戴着儿童智能手表,相互碰一下就加上好友,沟通联络时也更加方便。”于是,网络上比较了多家品牌后,张宣为还在幼儿园大班的儿子买了一只售价1999元的顶配版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 打开与手表相连的App,张宣可以准确查看孩子佩戴手表的时长,并找到其定位。“平时上班比较忙,儿子想我的时候可以随时打电话发语音给我。在视频通话的时候,双摄像头的设计不仅能够和孩子面对面,同时也可以通过后置摄像头查看孩子所处的环境,确保安全。”听起来很美好,但App记录上显示,上周孩子实际只戴了2天。“小孩还比较小,虽然加了好友,其实也很少和好友聊天,主要是和我视频通话,想起来了就戴上玩一下。”张宣坦言,买这么贵的儿童智能手表主要是因为广告煽动,冲动消费,尽管各种功能加持,但实际上真正使用的功能并不多。
“看到别的孩子都买了儿童智能手表,我家儿子很羡慕,软磨硬泡变着法的想让我帮他要买,但我没同意。”面对孩子想买智能手表的请求,苏州家长顾婷婷有着自己的想法。据她了解,孩子之所以想买主要是很多人都有,是从众心理驱使。“学校里其实是明确规定不允许带手机、儿童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进校的,所以即便是买了儿童智能手表,也只能是放假在家的时候用。但是放假期间,孩子基本不会单独行动,所以不需要额外购买手表。”顾婷婷说,智能手表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家长和孩子联络,但手表里面的游戏、聊天等等各种功能却让智能手表变成智能手机一样的存在,分散孩子注意力,耽误学习。 9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华采天地小米有品店,一对年轻夫妻正带着女儿体验小米米兔儿童电话手表。“这个手表外型、体验感都不错,性价比也比较高,现在做活动有100元的优惠只要799元,但是女儿不太满意,说不能跟同学碰一碰加好友。”南京市民冯彦坤告诉记者。
店内销售补充道,“小天才的好友圈对我们产品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因为好友圈不互通,小朋友们不能跟同学加好友,就会要求爸爸妈妈给他们买小天才。” 记者多地走访发现,孩子戴儿童智能手表在大城市已随处可见,可对农村孩子来说这还是个稀罕物。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的小学生家长黄婷告诉记者,孩子也想买这种手表戴,但是自己觉得贵一直没答应。“一般功能多的手表要600多元,后面还要不断充话费,不划算。” “班里50个同学,也就一两个学生戴这种手表吧,还是戴普通电子手表的多。”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中心小学老师闫环环说。 行业标准待规范 根据公开统计数据,近十年来我国14岁以下儿童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在2.5亿左右的水平。从市场销售情况看,儿童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主要集中在800元以下的档位,以均价400左右估算,2.5亿的人口规模总体能达到约一千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庞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入局,包括360、华为、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儿童智能手表行业也从小天才一家独大的局面变成多家竞争。 打开淘宝,搜索“儿童智能手表”,可以发现售价为1998元的小天才电话手表“Z7冰雪奇缘梦幻珍藏款”月销量已超过4000单。记者关注到,淘宝实时销量前10位的链接中,有8个链接都是小天才牌儿童智能手表,第4、第8位是华为牌儿童智能手表。
从2020年各品牌出货量来看,步步高小天才作为行业龙头占据31.1%的品牌市场,华为紧随其后占19.9%,这两家作为第一梯队就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边天。360和小米作为第二梯队各占10%左右份额。 介于儿童智能手表的特性,各大品牌纷纷搭建各自的独立操作系统,形成明显的商业壁垒,这点在社交功能上尤为明显。“小天才只能加同品牌手表用户为好友,在反垄断时代这种操作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而且还要一天一充,麻烦。”淘宝用户牛困在购买后如此评价 儿童智能手表质量暴露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早在2019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开展2019年儿童智能手表比较试验,对10款儿童智能手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0款儿童智能手表质量表现差异较大,360儿童手表样品在测试过程中甚至出现起火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7月,淮安的周先生给8岁的儿子买了一块电话手表,当天晚上孩子戴着手表睡觉,结果半夜被手表烫醒。最后,经医院诊断孩子为左前臂三度烧伤,建议植皮处理。 “缺乏行业标准,会导致消费者缺少评价产品质量的参照,增大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宣传部徐悦看来,消费者在选购儿童电话手表时要认准国家3C安全认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的产品。尤其是购买独立社群运营的品牌,更要注重生产者资质,产品有关质量认证,预防发热、自燃等可能的伤害发生。 目前很多智能手表都能够通过“碰一碰”或是“摇一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由于各手表品牌的社交功能无法实现互通,因此想要融入同一个“社交圈”,就要先进入同一个“表圈”。对此,徐悦表示,社交功能无法互通,是生产者自己制造的品牌壁垒,这可能会引导消费者选择现有用户数量更大的品牌。“我们也呼吁生产者打通不同品牌间的数据互通,创造更友好的用户消费环境。” 有学校发布入校禁令,避免不必要攀比 “对于小学阶段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自控力没那么强,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我们学校禁止将儿童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记者采访中发现,针对儿童智能手表,不少学校都发布了“禁令”。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二年级老师赵华佩说,其实在学校里学生不太需要自己联系家长,如果有突发状况老师会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过多使用智能手表可能不利于孩子安心学习。 一旦允许带进校园,智能手表品牌是否高级,功能是否强大等攀比现象便随之而来。“如果家长为孩子购买智能手表的初衷在于保持联系,那么只需要保留语音通话功能就可以了,太复杂的功能,比如游戏、聊天等,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沉迷其中,或者控制不好使用的尺度。”扬州市文峰小学老师陶诗佳说。
陶诗佳告诉记者,针对戴儿童智能手表进校园这个问题,其实此前学校也开会讨论过。“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放学后,如果自己临时有事不能及时过来接,就需要和孩子及时取得联系,确保安全。不少高年级学生放学自己回家,离开校园和到家后都需要和家长电话报备一下,防止路上发生危险。” 考虑到种种原因,扬州市文峰小学并没有明令禁止使用,但需要带智能手表进校园的,家长要提前和班主任说明情况。“上课期间要开启童锁功能,并且孩子不可以将手表佩戴在手腕上,只能放在包里,等放学后再使用。” “随着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可能会过度使用导致上瘾,不利于视力、颈椎等正常发育。”为了避免使用儿童智能手表上瘾,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梁宗保建议,家长老师可以尝试用高频行为(孩子喜欢的行为)去矫正低频行为(孩子不喜欢的行为)。“例如孩子喜欢玩儿童智能手表,不喜欢吃饭。我们可以规定孩子每天只可以玩30分钟智能手表,如果他吃饭拖延了10分钟,那么玩智能手表的时间相应减少10分钟。用孩子喜欢的行为去矫正不喜欢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 融入同龄圈子提升社交能力,不仅依附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时期的孩子处于勤奋自卑的冲突时期,他们喜欢观察和模仿,好奇心强,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会比较新奇,想要拥有。”南京市儿童医院心理医生黄懿钖解释,外界环境的赞美会让他享受被人崇拜的感觉,掩盖住内心的自卑。“对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平时也喜欢与人攀比,比如某某家的孩子有高端智能手表,我家孩子也要有,那么孩子可能也会迷失自我,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商家在智能手表中置入社交等功能是一种销售噱头,但这种营销策略恰恰抓住了孩子想要融入社交圈、家长害怕孩子被同龄人孤立的心理。
“在小学阶段,能够融入同龄人社群,从而顺畅地进行社交行为确实很重要,但是因此而‘被迫购买’昂贵的产品,甚至去攀比是没有必要的。”黄懿钖表示,如果要购买比较昂贵的电子产品,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勒紧裤腰带”富养孩子,同时注意科学引导。 “让孩子意识到,我们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可以用这些钱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其次,物质层面的攀比可以转化为精神层面的追求,帮助孩子开拓眼界,例如养成一个有趣的灵魂,哪怕没有高端的电子产品,别人也会愿意和你交朋友。” 黄懿钖建议,家长应该敏锐察觉到孩子智能手表渴望背后的社交需求,引导孩子从提升自身能力、建立自信中更好融入群体、建立友善同伴关系。 此外,针对儿童智能手表更新换代快的问题,梁宗保表示,如果孩子哭闹着要更换新手表,家长也需要掌握科学引导方法,不能一味听之任之、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攀比心理。“如果只想着依靠父母的力量去购买新款智能手表,从而融入同龄人的圈子,那么一旦手表更新换代,或者不再流行,孩子很容易就会被孤立。”梁宗保建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修炼自身,从而更好融入同龄人社交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 谢诗涵 洪叶 沈峥嵘 吴琼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