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洗衣机>

洗衣机为什么不能摆放大厅(洗衣机为什么不能在房间摆放)

洗衣机为什么不能摆放大厅(洗衣机为什么不能在房间摆放)

更新时间:2022-03-07 21:18:48

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收纳类文章,很多人家里依然还是乱乱的呢?因为对储藏品进行细致分类,只属于小户型空间利用的很小一部分哇!

家里乱,东西没地方放,用起来不方便,不是单纯的买几个收纳袋,学一下日本人的归类方法,再给自己做个断舍离就能解决的。

01 为啥那么多教收纳的文章对你没用?

我们改的最多的就是中小户型,这些业主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相同需求,就是要求有充足的收纳,没改造之前的房子几乎没做收纳规划。随着生活物品增多、家里增添新成员、生活需求忽然发生改变(比如喜欢上户外运动,开始囤积滑雪装备、登山装备)......

面对这些情况时,就不是你扔个东西,做个分类整理能解决的。

我们改造过的小户型案例

案 例 ➊

位置:北京,房屋面积:46㎡,房屋户型:两室一厅。

常住人口:一对90后夫妻,现阶段是他们两人一起住,几年后有要孩子的计划。

主要问题:空间拥挤,缺少收纳的地方;卫生间仅有2平米,使用不方便,没有餐厅。

▼原始户型图

解决方案:重新规划了主卧的格局,增大了使用面积和采光率,加入办公功能;划分出合室以及餐厅区域,合室兼容多种功能,卫生间做干湿分离

▼改造后平面图

案 例 ➋

位置:大连市,房屋面积:46㎡,房屋户型:两室零厅,常住人口:一家三口

主要问题:这间房子的格局是标准的80年代末的风格。两间卧室面积较大,没有客厅甚至餐厅的概念。卫生间奇小无比不足2平米,厨房设在阳台上且储物空间严重不足。门厅处有小L型拐角浪费空间,厨房区域没能合理利用。

▼平面图前后对比

实地勘测的时候一度以为穿越了。由于紧邻名校,即使它破败如此,依然是炙手可热的学区房。业主为了孩子上学早早做了打算,在房价较低的时候置入这间小套间,由于距离孩子上学尚有一年时间,便委托我们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改造。

▼改造对比

调整了卫生间位置,并且增加了使用面积,将原本阴暗且无实际用处的入户处改为通透明亮且有一定储物功能的玄关。

增加厨房面积与储物功能,做动线优化。通过细节改动,弥补空间缺憾。

中小户型没有利用好空间,收纳地方不够,绝大部分的问题是出在房屋格局上,一些住宅空间配置本身不合理,国内的中小户型住宅每个功能空间划分太过紧凑、户型相对单一,再加上厨卫空间位置不能改动,造成利用率低,灵活性低、居住品质低、室内还让人感到压抑。

其次是在没有提前规划好,收纳系统不完善,导致生活用品无处摆放,空间更显局促与凌乱。不合理的空间配置会浪费有限的面积、

我们先以2个案例进行说明,2个案例都是真实存在的小户型,图都是我们工作室设计师自己画的,对这量个格局存在不同问题的小户型我会进行说明,以及给出解决方案。

格局有问题导致收纳不足的小户型

案例➊

45平米小户型

这是一个坐南朝北的小户型,厨房是封闭式,光线昏暗,里面还有两道“奇怪”的墙,使原本就狭小的空间更显局促。

原来卧室的门正对着入门处,第一是这样的动线设计会对生活造成不便,第二是动、静分区不合理,客厅的活动对卧室影响较大,去卫生间必定会经过卧室门,家里如果来了访客多多少少都有点尴尬。

无玄关收纳;卫生间没有干湿分离,洗手台小且极度缺少收纳;没有家政储物的地方;洗衣机没有地方放,卧室衣柜不合理(看下面的平面)客厅也无收纳。

▼解决方案

增加玄关收纳;卫生间通过移动门的位置,增加洗手台面积和收纳,做到干湿分离,用起来更方便;打通厨房墙面,把封闭式厨房变成开放式,延续橱柜增加家政柜、洗衣柜,统一集中收纳 。

客厅利用了墙上的空间做了书架,而当卧室的轨道门拉开时,书架就隐藏在了门后面,与其为一体的是定制的电视柜。

▼实际效果

案例➋

45平米小户型

居住人口,4个,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进门之后就是一个过道,没有客厅,过道很多地方没有利用上,空间浪费了,这样必然导致生活杂物堆积。

厨卫空间问题最大,两个面积都超级小,还都是不规则形状,留下无法利用的畸零空间和死角,让一些家具无处安放!

厨房只有一个操作台,明显不够用,洗衣机摆放的位置也不合理,生活上一段时间后,想必洗衣机上都会临时被用来当做放厨房杂物的。

更尴尬的是,洗漱区和洗菜池共用一个,日常使用会很不方便,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就会显得杂乱。

再来看这个冰箱的位置,因为没有合理的位置去放它,于是它去了一个非常不该去的地方。厨房的这个空间本来就不够用,不够敞亮,冰箱起到一个完美的遮挡作用!完全影响了厨房动线!

在平面图上也能看到,家里没有用餐区,一家四口人吃饭是个问题,可想而知,相关的生活用品也没有地方放。

整体来看的话很零碎,两个卧室都浪费了不少空间,各个功能区的使用混乱,走廊和厨卫空间严重缺少收纳。

▼解决方案

1、高效利用走廊的空间,入户处加了鞋柜,因为家里有和老人和孩子,专门增设一个换鞋凳,并且添加收纳柜;洗衣机和烘干机集中放在统一区域,给了业主两个方案,方案A是放在走廊,方案B是在卫生间旁边,最后业主选了方案B。

2、把原来的卧室划分成两个空间,多了一个客餐厅,沙发采用卡座,餐桌是升降式,可以两用,高度降低就是普通的茶几,旁边也增设了能收纳的餐边柜;里面卧室减少过道空间和死角,被利用得更高效。

3、卫生间做了干湿三分离,借用了原来的卧室面积,不然一家四口人三代同堂实在没法用,淋浴间旁边增加了洗漱区,从此告别在厨房洗脸刷牙的尴尬生活。

4、大大增加了厨房的收纳,动线也更合理,整个这一区域功能都更加集中。

5、填平了不规则的边边角角,整体都更加方正,少了死角,每一寸空间都能成为用武之地。比如马桶区的畸零空间做成了壁挂马桶的隐藏式水箱。

02 群体不一样,解决方法不一

中小户型的室内面积都极端有限,每一个尺寸都必须用在刀刃上,但是空间的规划必须要满足实际生活习惯,做设计跟做数学题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适合A的收纳方式,可能对于B来说就不适合。

像是断舍离的收纳方法,不适合所有人,而且是不适合大多数人,常年维持干净整洁的家庭非常非常少!目前,住中小户型里的人群大致有四类,你先看你属于那种。

刚工作不久,结婚生子的年轻人;秉承单身原则,不打算结婚的年轻不婚族;退休赋闲在家的老年人;租房一族。家庭核心成员相对单纯,一般小于 4 人,甚至只有 1 人。

第一种:一般是首次买房,属于刚性需求,随着之后结婚生娃,家庭成员会不断增加(孩子、临时过来照顾孩子的父母)。这类人绝大部分会二次买房!目的是为改善居住环境,但是过多久之后买,不确定,三五年的,十几年的,都有。能确定的是,他们短期内很稳定,不会换房,生活物品的增长空间,巨大。

所以,在设计之初要充分把这点考虑进去,最大限度预设置物空间,避免所有地方都被塞满!不仅要考虑当下的生活需要,也要具有前瞻性,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设计出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体验。

第二类人群:这类人多出现在更开放、包容的一线城市,像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遇见的这类业主很多都是宅男宅女,有网,就能不出门绝不出门,这一点开始慢慢像日本了。

住宅空间对于这类人来说,就不仅仅是休息、休闲的地方了,更与精神生活密切关联,他们有购房经济实力,往往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化素养,追求生活的质量与品质。

这类业主很多喜欢极简的装修风格,收纳对于他们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功能的,更多的是他们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的体现。为了不破坏室内的干净和整齐,往往会在房间各处设计隐藏式收纳空间。

以下是我们改造过的极简风格案例,业主从事互联网行业,平时喜欢在家听歌、看电影、烹饪和烘焙,有非常多的衣服和鞋,需要一个单独的衣帽间和有一个能装下100双鞋子的鞋柜,并且希望能增大厨房的使用面积,有更多空间可以来储物。

▼改造对比

在玄关处加了通顶的白色定制鞋柜,里面可以收藏屋主的所有鞋子,普通鞋柜是40cm进深,为了顺延整体相连的橱柜,鞋柜做到了60cm,九层的鞋柜每一层都可以抽拉,每一层都有独立的灯带,方便拿取。

第三类人群:退休老年人。

退休闲在家的老年人,履行完了对下一代甚至第三代的养孩子指责,重新回归自己的世界。因为身体不便,不方便进行大面积的家务劳动,一般会选择带有电梯或楼层较低的小户型住宅,而且面积较小的物业费、取暖费等相对便宜。

老人往往比较怀旧,经过一辈子的积累,生活物品非常丰富,需要安全、方便的收纳空间设计!我们多是用开放或半开放式的收纳设计为主,方便老人能一目了然。

而且很多老年人都会养宠物,宠物地位甚至远超人类子女......因此,还需要充分考虑与宠物相关的收纳空间设计。

第四类人群:建议先来看这篇文章:

给你一份精致女孩的出租房改造指南

03 从格局入手根本上解决收纳问题

户型布局太过紧凑,导致功能混乱

以下面这个图来说明,也是我们的一位业主,紧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客餐厅和厨卫空间,最明显的地方是卫生间,进门之后正对马桶,旁边是紧紧挨着的洗漱区和洗衣机,淋浴区和马桶位置重叠。空间太狭窄和拥挤了!

这是一个非常不规则的户型,必然会导致死角多,空间利用率低;客厅的动线很不方便;没有多余地方再做收纳;厨房操作动线不合理,少收纳的地方;卧室空间没有利用好,过道面积浪费了。

▼解决方案

首先在进门处增加了鞋柜,客厅把餐桌移到了靠墙的位置,取消了传统客厅配沙发的设计。

餐桌后面是冰箱(同时也靠近厨房),旁边是家务收纳柜,功能更加被集中的使用。卫生间做干湿二分离,加大原有进深,增加收纳能力更强的浴室柜。

厨房用推拉门代替了原有的实墙,空间更开敞,厨房操作动线合理,加设操作台面积,加大厨房储物柜的进深。

合理分配各空间面积

原则根据空间特点、使用频率来分配面积,家具的尺寸、人体活动范围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而且我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之下,各个空间分配到的面积肯定是相互制约的。不能将一些空间的面积分配的过大,会影响其他空间的使用。

在“希望扩大哪个功能空间的面积”这个调查问卷中,大家依次投票给了:

卫生间(26%)>厨房(21%)>次卧(19%)>起居厅(13%)。

这是来自去年的数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原因就是房屋本身的格局不合理,不管大户型还是小户型,卫生间都是小小的。

像是下面这个,卫生间还没阳台大,不管多喜欢晒太阳,阳台的使用频率也比不上卫生间吧......况且一个卫生间要满足洗脸洗手、洗澡、上厕所等各种操作,需要的生活用品不少。

同时,在“扩大一个房间面积要以缩小另一个房间面积为代价时”中,大家做出的选择是:

客厅(23%)>主卧(21%)>餐厅(16%)>(阳台 12%)。

这个结果与传统的“大厅小室”观念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更希望经常活动的空间比如卫生间、厨房等能够有足够的面积。

下面这个客厅和主、次卧都不小,两个卧室的面积甚至有点大了,留给厨房和卫生间的地方很拥挤。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年轻家庭已经不再习惯于在家待客,而是选择在外边愉快的玩耍。家中的客厅更多是为主人使用,过大的客厅浪会费室内宝贵的面积。

同时,许多电器也都变薄变小,占用空间面积也缩小,比如说,越来越薄的电视机挂在墙上几乎不占用空间,而卧室的主要功能是休息,只要有床、衣柜等必要家具就可以,也必要面积过大,所以,传统的大客厅、大卧室完全可以根据需要缩减面积,给使用频繁的厨房和卫生间留有足够面积。

这个趋势开始变得像日本。

▼下面三个小户型图片都是来自我们工作室。

整合相关功能空间

一般是对两个或以上的多个相关功能空间进行整合,重叠的位置可以承担多个功能。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空间的相互借用,也就是两个空间在位置上互不占用,但中间没有分隔墙,视觉上是通透的、整体的。

想要增加收纳空间,可以把柜子做成隔断,附加收纳机能,不过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隔墙都能改成柜体作为空间区隔,比如睡眠浅的人卧室就还是实墙吧。

给大家示范下各种各样的一物多用式隔断。

▼玄关柜同时当隔断

▼另外一面,和书房的隔断是半面墙 玻璃

▼半高的柜体也可以划分空间,上方不阻碍视线 ,一面做电视背景墙,另外一面做成了用餐区,半高的柜体高度可以设定在150公分上下。

▼一个隔断,可以双面两用的还有这个案例。

第二类是空间的共用,就是两个或多个功能共同使用一个空间,比如用餐区和工作区合并。

这个是我们改造过的案例,综合运用了到空间的借用和共用。

位置在北京朝阳区,使用面积75M²,原户型是两室一厅。

整改之前,客厅的功能很混乱,娱乐区和用餐区都被挤在这一个空间里,跑步机也被勉为其难地放在这里。另外,就是极其需要收纳空间。

首先需要把收纳集中,不要什么地方都塞东西,客厅改造完之后很清爽,敞亮了不少,它不再承担繁重的收纳工作,而是交给了玄关、主卧和次卧,在厨房也设有家政柜,用来放清洁工具和杂七杂八的零碎东西。

客厅重新做了分区,和餐厅之间用绿植作为过渡。木色的餐桌椅与餐边柜都选择了偏复古的造型,餐边柜有展示和收纳两个功能。

现在的中小户型一般都是客厅与餐厅连在一起,餐厅的桌子还能充当办公桌。

▼中小户型住宅中可以相互整合的功能空间如下:

关于该整合什么样的空间、以哪种方式进行整合,还需要根据居住者生活习惯、使用需求以及房间的位置和性质具体分析。

不同地方、职业、家庭成员结构、生活习惯等等对住宅的要求都不同。

生活节奏快的单身人士在家做饭的机会较少,可能不太需要厨房空间,只要有一个放置微波炉、电磁炉的小空间;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可能需要较大的客厅供孩子玩乐成长,那么客厅的面积就不能缩减。

下面我们改的这个案例中,位置在北京丰台,使用面积70M²,原户型是两室一厅。

先来说一下房子之前的格局,入户之后是一个很小的玄关,从玄关进来后是客厅、餐厅和封闭式的厨房。餐厅被划分在了客厅,位置很小。

除了客厅、卧室、餐厅、厨房等有明确功能的空间,交通空间也是中小户型住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小空间中要尽量减少单独的走道,并且缩减面积,不然造成浪费。

▼改造方案如下

将原来的封闭式厨房改成开放式,餐厅和厨房相连,旁边是客厅,功能明确独立,但二者之间没有分隔墙,使这三个功能空间视觉上成为一体,无形中变得更开阔感。而且几乎没有单独的过道面积,交通空间完全与其他功能空间整合!而且卫生间有借用次卧的一点点位置来扩大使用面积。

▼改造完之后

下面这个图,是将进出卧室的走道与洗手台前的空间整合,二者互不影响。

04 通过半间房提高空间适应性

半间房:与卧室或客厅相连的空间,面积达到 5平米就可以,在需要时通过软隔断分隔成一个单独空间,又可以与卧室或客厅合并成一个整体,灵活性很高。

下面平面图中的"半间房"附属于卧室 。

这样的案例我们也改过,房子在北京,是一个总面积共计81平方米的LOFT,一层48平,层高近5米,下面的亮黄色区域就是“半间房”,可以临时被当成客房使用。

改造之后的客厅,定制藤编屏风第一可以遮挡后面的暖气散热片,起到装饰作用,第二它是一个很方便的隔断屏风,当家里临时来人居住时,拉开屏风客厅就可以一厅变两室。

▼附“半间房”的各种变化形式

关于小户型极致收纳的问题都可以出好几本书了,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从格局上根本结局没地方收纳的问题,相关的收纳类内容可以看这里:

该怎么拯救你,家里的“异形”空间?

小户型该如何做到极致收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