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洗碗机>

上饶酒店专用洗碗机(江门酒店洗碗机牌子)

上饶酒店专用洗碗机(江门酒店洗碗机牌子)

更新时间:2022-04-15 05:43:16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笔忘字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答案】1. A 2. B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的热议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烧,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焚烧垃圾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例如,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屋墙使用了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之路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这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照此运行下去,必然会出现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的局面,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4. 根据材料,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 B. 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

C. 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 D. 垃圾分类可以有限回收资源。

5. 根据材料,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现代垃圾物质。

B. 现代社会垃圾问题主要源于工业文明中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C. 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不断转变为各种垃圾。

D. 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

6.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答案】4. D 5. D

6. 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②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③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猴变

陈博文

栋悟一家人忽然变成猴子的怪事,已经传遍这一带的山村了。

不少好奇者跑到村里来看看究竟是谣传还是事实。然而,大家都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们既见不到栋悟,也见不到猴子,见到的只是那间简陋的破屋子。

那是一间栉叶盖顶的小木屋,两扇木板门已斑驳破旧,外边还加上一把锁头,从门缝、墙壁的缝隙里可以窥见屋里边一片凌乱,显然是很多天没有人来过。

邻居老阿婶对围观的人群说:“栋悟一家人变成猴子了,要找他们可到后山上去,不过你们要高呼他的名字,他就会从树上跳下来,带些食品去给他们吧!很可怜的!”

“这样说,栋悟真的变成猴子了?”

“那还会有假,全家人都不见了,岂能说着玩的?!”

栋悟住在这村子已很久了。他家种了一小片玉米园,家里还有三把猎枪,是他和两个儿子阿保、阿护的谋生工具。他向来就靠捕猎山区里的动物和种点粮过活。不过,山里的动物越来越少了,所以生活是十分困苦的。

自从这片数百平方公里的山林地带,被宣布即将变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后,住在这一带山区依靠捕猎为生的居民,生活就起了大恐慌,栋悟一家当然也不例外。

有一次保委会宣传队到村里做宣传,他们说到山区各种禽兽,被人们死捕活捉已濒临绝种,如不设法制止滥捕滥杀,将来我们的子孙就见不到各种动物了。他们要求当地居民,尤其是以狩猎为生者与政府合作,不要再屠杀山区动物,让它们繁殖滋生,让这片辽阔山区再现蓬勃生机。

当这批演说家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之际,栋悟一肚子怨气爆炸了。他一跃而起,大吼一声说:“你们这批城市来的家伙,知道山里人的困苦吗?禁止捕猎,我们只有喝西北风了。滚!滚回去,不要干涉我们,不听话送你们几声鸟枪……”围观的村民,有人随声附和,也有人劝他们不要闹事。经此一闹,宣传队在嘈嘈杂杂的人群中悄然收兵,围观的众多村民也一哄而散。

此后,栋悟情绪变得偏激愤慨,每天叫上两个儿子一同上山,展开他的杀戮行动。他拿点颜色给保委会的人员看看:我赶尽杀绝,你们将奈我何?!

过去,他捕猎的只是野兔、黄羌、獐狐之类的,现在却是见什么杀什么,简直是有些疯狂了。

有一次,他竟一口气射杀了三只猴子。向来,很少有人捕杀猴子的,因为经济价值不高,也没有人爱吃猴肉。所以,猎人对猴子可算是仁慈的。然而栋悟却故意杀猴子,为的是向保护环境的人员示威。

今天,他很幸运猎获一只黄羌。傍晚,父子三人兴高采烈扛着黄羌回家。很久了,没有油腻过口,今晚可要来一味炒黄羌肉,再加一锅酸辣羌肉汤,明天把剩下的卖给芭货佬,最少还有数百泰铢可以赚。他想得口水直流,心花怒放。就在离家不远处,忽见他老婆伸头缩脑闪在大树后,一见他父子,即迅速迎上来,慌张地说:“不得了,屋子被一群猢狲占了,不是我走得快逃出来,说不定已被它们咬死。”

“有这样的怪事,我们快回去看看。”栋悟话还未完,从他屋子里一下子跑出很多猴子来。数百只猴子灰溜溜地朝他们摸来。

他被吓呆了,正想扣动扳机,忽从树上跳下数只大马猴,迅速将他父子手中的猎枪都抢了去。人猴形势逆转,栋悟大惊失色,急忙拉着妻子掉头就跑,可后面大批猢狲随着追来。他跌跌撞撞,忽然觉得老妻的身躯在迅速缩小;两个儿子也一样在萎缩,而且脸上长出浓毛,屁股上也长出尾巴。他下意识摸自已的脸,哇!自己也是满脸茸毛。他失声惊叫,吱吱几声,原来他们已变成猴,身形也矫健轻盈了。他紧拉着妻子,迅速攀上茂密的大树。他俯视追来的猴群,咦!哪里是猢狲,都是彪形大汉呀!他搔着头想不出原因。

栋悟一家人变猴的怪事终于传开了,不久,各个山村发现很多保护野生动物委员会的标语:

杀猴子,变猴子!

杀山猪,变山猪!

动物保护,人人有责!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寥寥数语就交代了一件离奇怪事,这样处理不仅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保委会宣传队的宣传做了铺垫。

B. 小说中人物名字具有特色,“栋悟”“阿保”“阿护”寓意着“动物保护”,与小说结尾保委会的宣传口号遥相呼应,凸显出小说的主旨。

C. 小说将保委会宣传队说成是“演说家”,并形容他们“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说明栋悟对保委会宣传队的言行根本不认同。

D. 栋悟亲眼看到自己与家人的猴变过程,但又说看到的猴子其实是彪形大汉,“猴变”真假难辨,作者这样处理意在引发读者的深思。

8. 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栋悟的人物形象。

9. 小说安排“猴变”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1)他身处山区,家庭困难,是一个底层村民猎人形象(2)他与保委会宣传队产生正面冲突,表现出他性格冲动,暴躁易怒(3)他出于报复心理,刻意滥杀动物,表现出他残忍偏激的性格特点。

9. (1)对于读者,新颖奇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人物上,暗示了栋悟如山猴般暴躁易怒的性格(3)情节上,“猴变”作为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贯穿全文的线索(4)风格上,离奇的“猴变”给小说增添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5)主旨上,表达出动物保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徽陛下,臣等当虫出 。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 虫出:指死不得葬。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B.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C.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D.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的五部分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都是以写人物为主。

B. 长者,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指德高望重的人。

C. 赭(zhě)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又指囚犯,罪人。

D. 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表授予官职的有“授、除、拜”等;表罢免官职的有“罢、免、夺”等;表提升官职的有“拔、迁、左迁”等。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叔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 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C. 孝文帝知人善用。在与田叔的交谈时,了解孟舒是忠厚的人,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D. 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手下人听从赵王的制止,但赵王也因此获罪于高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2)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

(2)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原因。”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赵王张敖让他作郎中。

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骂他。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您事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这些人请求作乱。”赵王咬破手指说:“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们这些人怎么说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这时高祖下诏书说:“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身穿囚衣,自己剃光头发,脖上带锁,称自己是赵家的奴仆。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王被废掉作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汉朝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同兴,全都封他们作了郡守、诸侯的谋臣。田叔作了汉中太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天下谁是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情况最严重,被免了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作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原因。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他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作云中太守呢!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很疲惫。匈奴冒顿单于刚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据城拼死抵抗,如同孩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于是(孝文帝)又召见孟舒让他作了云中太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重 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②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②何心:何来的心。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实写他长期被囚景况以及孤独思乡怀国的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象。

B. “梧桐”是狱中所见景象之一,诗人着意写它,寄寓了一片深情,属触景生情的写法。

C. 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妙景象,表现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

D. 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

15. 请从颈联撷选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答案】14. C 15. ①“落叶何心定流水”句撷选“落叶”和“流水”两个意象。“流水”喻指时代大势,“落叶”是自喻,喻指个人力量。诗人用“何心定”串联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②“黄花无主更西风”撷选“黄花”和“西风”两个意象。“黄花”,即黄菊,素有生命力顽强、品格高贵的寓意。“西风”,即秋风,常寄予萧杀之意。“黄花”无主却更胜萧杀的“西风”,诗人以勇立“西风”中的无主“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和民族大义、绝不屈服的决心。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____________”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

(2)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斗折蛇行 (2). 其岸势犬牙差互 (3). 到中流击水 (4). 浪遏飞舟 (5).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6). 终已不顾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折”“势”“差”“遏”“荆轲”等字的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回顾40年改革开放进程,我们的改革根据国情,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渐进式改革的重要特点,就是 ,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或部门通过试点摸清规律,通过积累经验再加以推广。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的路上绝不能

从改革开放早期的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先发展商品市场再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这一系列改革都体现了渐进式改革的思路,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微观到宏观、 ,逐步走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们已经( )在全党全国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特别是纵深推进进入当今深化改革阶段,在改革上坚定信心,统一思想,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党员干部在改革中要 ,要敢于“啃硬骨头”,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摸着石头过河 墨守成规 按部就班 身先士卒

B.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墨守成规 循序渐进 以身作则

C. 摸着石头过河 故步自封 循序渐进 身先士卒

D.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故步自封 按部就班 以身作则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特别是进入当今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全党全国在改革上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

B. 在全党全国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特别进入当今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

C. 全党全国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特别是进入当今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改革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

D. 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特别是进入当今深化改革全面阶段,全党全国在改革上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厘清了改革的内在逻辑,积累了不少改革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改革的方法论。

B. 积累了不少改革的经验,厘清了改革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一整套改革的方法论。

C. 形成了一整套改革的方法论,厘清了改革的内在逻辑,积累了不少改革的经验。

D. 积累了不少改革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改革的方法论,厘清了改革的内在逻辑。

【答案】17. C 18. A 19. B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学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学

大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___,这种至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__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就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答案】 (1). 在时间上和季节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 (2). 冬季太阳光照强度弱而风大 (3). 晴天由太阳能发电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关键句“这种至补性使……”中的关键词“互补性”,以及“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中的“白天”“夜晚”“夏季”的示例,可知此空应填“在时间上和季节上都有互补性”。

第二空,注意前句“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中的“白天”和“夜晚”的对比关系,再根据前句“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可知此空应填“冬季太阳光照强度弱而风大”。

第三空,注意前文“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以及后文“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可知此空应填写“晴天由太阳能发电”。

21.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战线在打破重重封锁、拓宽交流渠道、改善国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做出了杰出贡献。从促进民间友好交往的中日“围棋外交”,到“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黑白棋子、小小银球演绎出一段段历史佳话。如今,从高层出访到体育大赛,中国体育外交不断引爆全球“朋友圈”;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凭借着优异成绩和鲜明个性收获了世界各地的“粉丝”;老朋友一般的外籍教练和外援,展现了中国体育开放包容的环境,未来,体育在中国外交舞台上将有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是中国外交靓丽而厚重的一张名片。

【答案】体育一直是中国外交靓丽的名片。过去,体育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体育是全面连接中国与世界和平友谊的桥梁。未来,体育将有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

【解析】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选材大多是新闻报道,要求是概括主要内容,也可能拟新闻标题,或者写新闻导语,审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答题任务。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本题,可以先给这个语段分层次。很明显,文段按时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今”“未来”,内容都讲体育外交的成就或者展望。总结而言,体育一直是中国外交靓丽的名片,然后分时期概括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蒋文明同学一家三世同堂,其乐融融,但也经常会出现观念分歧。一天,大家围坐一起吃火锅,文明建议妈妈:“我们不应该使用大锅,应该使用小火锅和公筷,避免传染病毒细菌。”爸爸听到后对文明说:“一家人围着一个大锅吃才热闹。”妈妈也应和爸爸:“是呀,分开吃显得多生分。还是大锅吧。”奶奶笑着对文明说:“明明,你嫌弃我们老了?你爸小时候我还嚼碎东西喂给你爸呢,你爸这不也没生病吗!”这时,边吃饭边看电视的爷爷招呼大家,“你们快来看,中央台正在播放这方面的节目,建议大家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还有专家建议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呢。

假如你是蒋文明,你准备怎样劝说亲人响应国家呼吁实行公筷和分餐呢?请你以“蒋文明”的身份,在奶奶、爸爸和妈妈中选择个角色给他(她)写一封信,说明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使用公筷,文明就餐,健康饮食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你们知道的,自从新型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已经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这次疫情可以说是为推广分餐制敲了警钟。疫情期间,很多家庭都开始实行分餐制,可是很难顺利执行,原因不言而喻,我们家庭吃饭,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火锅,也可以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但是你们还相互夹菜,这样吃饭太不健康了。所以,我还是建议我们不应该使用大锅,应该改用小火锅和公筷,避免传染病毒细菌。

爸妈,你们也知道,西方餐桌那种把每种食物都取好放在自己的盘子里的“分餐制”,其实挺好的。妈妈认为分餐会让家人感觉生分、疏远的。我只是建议在家里用小火锅和公筷,而奶奶竟然说我嫌弃她老了。分餐吃饭并不是嫌弃老人,只是让家人更健康,我们这样做也是响应央视的建议。大家刚才也看见了,央视节目建议大家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另外,专家也建议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实行分餐制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呢。

那么,在家里怎样更好实现分餐?首先家人使用固定的餐具。家里的每个成员可以根据颜色、长短、形状、材质来对餐具进行区分,这样容易辨认,也可以在喂小朋友的时候更加方便,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

最好在家里备个洗碗机。因为分餐之后,使用的碗筷可能就比之前多了,这时候有一个洗碗机就会方便很多,把所有要清洗的餐具放到里面,既方便卫生也省时省力。

我们可以使用美观的餐盘。

无论何时我们对美的追求都不会改变,赏心悦目的餐盘可以让我们在吃饭时心情愉悦,变成一种享受。所以在实行分餐时,不妨试试用漂亮的餐盘先吸引一波注意力,让大家也慢慢适应分餐的过程。

分好了餐,大家依然围坐在一起享用美食,各自吃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不够的当然还可以再添加,依然使用公筷。这样其实也不影响用餐的氛围,就是需要每顿饭花出几分钟来做这件小事。

虽然麻烦了点,但是从长远看,这项投资,绝对值得。长期执行,每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态都能得到改善,既省下太多将来要花在慢性病治疗的钱,又极大地提升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饮食质量。何乐而不为?

所以,爸爸妈妈,怎么使用餐具,源于一种习惯。热闹气氛与生命健康比起来,我们是时候该思考我们曾经的习惯。合餐、聚餐、拼餐这些习惯该改变。推广分餐、分筷、公筷,也需要从我们个人做起。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孩子:蒋文明

2020年某月某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