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洗碗机>

人头少适合用洗碗机吗(适合2500人的洗碗机)

人头少适合用洗碗机吗(适合2500人的洗碗机)

更新时间:2022-01-21 18:58:09

漫画

先来看一首有趣的诗:

西海如今出圣人,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人类从此入大同。

这首打油诗是毛泽东讽刺赫鲁晓夫1959年9月访问美国而作的。

诗中的圣人,指赫鲁晓夫,豪门指美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赫鲁晓夫夫妇与艾森豪威尔

大意是:西边(苏联)现在出了个圣人(圣母心态),涂脂抹粉、精心打扮去美国,他看到美国普通家庭有一辆汽车和几间屋子,一个农场主送给他三头良种牛犊,一个资本家送他一盘古银币,他受宠若惊,回来大肆吹嘘美国人生活如何美好。

圣人赴美,美苏合作主宰世界,全世界的劳动人民有了共同的主子,永远消灭了纷争。革命的火焰灰飞烟灭(指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人类从此进入大同世界。

赫鲁晓夫访美是冷战时期著名的历史性事件,影响力不亚于尼克松访华。

但是,从《论战》这首诗可以看出,中国对赫鲁晓夫访美之举十分不满。

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

01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时代结束,紧绷的苏联渐渐解冻。

赫鲁晓夫抛弃了苏联坚硬冷峻的外交风格,以略带喜感的“俄罗斯农夫”形象,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赫鲁晓夫主打的外交牌是“三和路线”,他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会导致相互毁灭,苏联应与西方世界和平相处,积极预防世界大战,在这一过程中,苏联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竞赛,最终实现和平过渡。

概而言之,赫鲁晓夫不主张军事斗争,他要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资本主义和平相处,和平竞赛,最终和平取代资本主义。

1957年11月,赫鲁晓夫甚至说过:通过和平竞赛的方式,苏联在未来15年里,不仅能够追赶上美国,并且一定能实现超越。

赫鲁晓夫

如何实现“三和路线”?赫鲁晓夫认为重中之重是实现美苏合作,因为“世界和平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苏两国的关系如何”。

自1947年冷战开始以来,美苏在柏林、希腊、伊朗、土耳其、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频频斗法,最终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世界因此动荡不安。

赫鲁晓夫决定改变这种情况,寻求与美国的接触和谈判。

1956年初到1959年6月,赫鲁晓夫多次向外界释放信号,甚至直接致函艾森豪威尔,要求访问美国或者请艾森豪威尔访问苏联。

美国反应很冷淡,理由是时机不成熟。

赫鲁晓夫寻求两国首脑会晤没成功,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1958年1月,两国签署了《苏联和美国关于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交流的协定》,双方同意在科技、农业、医疗、广播电视、动画、展览、体育、学术、旅游等领域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在斯大林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根据这个协定,1959年两国相互在对方城市举办了展览会。

苏联展览馆设在纽约,主题是“共产主义苏联赶超资本主义的成就”,主要展示苏联的科技成果,比如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等。主持苏联展览会开幕式的,是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科兹洛夫。

美国展览馆设在莫斯科,主题是 “民主社会的美好生活”,主要展示现代化民用产品,如电视机、洗衣机、洗碗机等。主持美国展览会开幕式的,是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厨房辩论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尼克松借展览会上的美式房屋、家用电器向观众展示美国的富裕和多样化,而赫鲁晓夫则针锋相对的声称苏联人民只在意物品是否实用,并拥有同样富裕和更加平等的生活),就是在这期间发生的。

直到苏联展览会开幕,美国才决定积极回复赫鲁晓夫的访问信号——1959年7月12日,艾森豪威尔派人给科兹洛夫送了一封信,邀请赫鲁晓夫访美,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会晤。

赫鲁晓夫大喜过望,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我们毫无疑问期待这样的邀请。

02

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带着家人和庞大的代表团,乘坐图-114飞机抵达华盛顿。

选用这个型号的飞机,也是有讲究的。

图-95战略轰炸机

图-114是根据苏联图-95远程战略轰炸机改成的客机,最大载客量220人,最远航程14000公里,可从莫斯科直飞华盛顿。它是波音747出现以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外形威武霸气。

出发前3天,苏联还特意发射了“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硬着陆。

赫鲁晓夫认为,图-114、“月球2号”以及早些时候已下水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可以帮助自己壮胆气,在气势上压倒美国,从而增加会谈的资本。

果然,图-114在华盛顿安德鲁机场降落后,鹤立鸡群,美国人对这个庞然大物很吃惊,赫鲁晓夫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赫鲁晓夫的座机

但是麻烦很快来了,图-114太大了,机场的舷梯够不到飞机的舱门,不得不用飞机上的救生舷梯与机场舷梯对接,这样的话,赫鲁晓夫没法潇洒从容地挥着手从飞机上走下来,只能手脚并用地从备用梯上倒爬下来。

下飞机的过程比较狼狈,但赫鲁晓夫并不愤怒,他认为苏联的飞机大得超乎美国人的意料,这就是胜利。

飞机舷梯细节

艾森豪威尔到机场亲自迎接赫鲁晓夫,红地毯、鲜花、国歌、礼炮,该有的礼遇都有。

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记者,早已各就各位,准备采访这一历史性时刻,人数之多在美国新闻界是空前的。

赫鲁晓夫在美国呆了13天,前10天在美国各地参观访问演讲,后3天与艾森豪威尔谈笑风生。

欢迎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著名的国际大嘴巴,口才好、反应快,经常口无遮拦,他的语言风格虽然粗鲁,但很贴地气,生动性和感染力远远胜过其他苏联领导人的官话套话屁话。

美国人对铁幕之下的苏联,印象普遍不好,政界、工商界、新闻界面对面向赫鲁晓夫提出了很多敏感、犀利甚至刁难性的问题。

赫鲁晓夫舌战群儒,或插科打诨,或以杠抬杠,或反客为主,不失时机地宣传自己的主张和苏联的形象,顺便踩踩美国,他争强好胜,嘴上没输过,这反而赢得了很多美国人的好感。

举个例子,1956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对西方外交官说:我们要埋葬你们。

这句话被解读成赫鲁晓夫敌对西方的信号,产生了很不好的外交影响。

赫鲁晓夫与美国文艺工作者

这一次,美国记者问他说没说过这句话,赫鲁晓夫回答:我的确说过这个,但是有人故意歪曲了我的讲话。

他解释道:如果我想要把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埋葬,那我一辈子都埋不完,这并不是说我何时要将何人的肉体埋葬,而是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的改变······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资本主义要被埋葬,共产主义将代替资本主义。

美国人不赞成赫鲁晓夫的观点,但普遍赞赏赫鲁晓夫的朴素、直率、幽默以及“炮筒子”个性。

赫鲁晓夫和记者们

美国社会刮起了一股“赫鲁晓夫旋风”,赫鲁晓夫所到之地,人头攒动,人们争相目睹这位苏联领袖的风采,甚至有人因为和赫鲁晓夫握了一下手而激动的晕倒。

03

作为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算得上见多识广,但美国之行,还是让见多识广的赫鲁晓夫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赫鲁晓夫参观考察了美国的企业、工厂、农场、超市、餐厅、好莱坞电影基地等,他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的先进和富裕,以及美苏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最直观的差距。

赫鲁晓夫考察农场

在艾奥瓦州参观农机厂时,赫鲁晓夫对前来看热闹的美国农民坦言:苏联的农业在机械化和劳动生产率方面比美国落后。

前面说过,赫鲁晓夫嘴上没输过,他承认苏联农业不如美国,但话锋一转,又说:苏联的落后只是暂时现象,社会主义农业体系可以克服这种落后现象,因为他能为发展生产打开无限广阔的天地,它没有危机,也没有竞争(讽刺美国经济危机)。

赫鲁晓夫考察农场

他还发现,美国农场的玉米长得特别好,牛也长得特别壮实,牛肉产量特别高。农场主告诉他,这是新培育的杂交玉米,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牛也是新培育的高产肉牛。农场主还送了他3头良种小牛犊,这便是开头诗句中所说的“三头黄犊半盘银”。

赫鲁晓夫对杂交玉米赞不绝口,像小学生一样学习了很多种杂交玉米的知识,回国后他在苏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种玉米运动,人送外号“玉米”。这是后话。

赫鲁晓夫与杂交玉米

参观匹兹堡工厂时,赫鲁晓夫被美国的大工业震撼到了,他说:美国工业的蓬勃发展震惊了全世界,让人羡慕甚至嫉妒。

照例,他话锋一转:美国已经取得的成就,苏联不仅可以达到,而且可以超过,苏联准备认真同美国较量一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以往,苏联宣传刊物把美国工人的生活形容的惨不忍睹,但看到美国工人生活的实际状况后,赫鲁晓夫感叹道:资本主义的“奴隶”生活得还不错。

不仅如此,他还把美国工人就餐的自助餐馆模式,引进到了苏联,在全国各地工厂中广泛推广。

苏联海报

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关键是资本家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是在如何把钱花在有效的方面。······如果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积极因素,并把它应用到社会主义的土壤中去,我们就会得到社会主义的成果。

当然,考察学习是次要的,赫鲁晓夫访美的重点是与艾森豪威尔进行首脑会谈,商量和解决冷战中的诸多大问题。

1959年9月25日到27日,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马里兰州的总统别墅戴维营,进行了3天的非正式会谈,话题涉及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发展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问题等等。

这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柏林和裁军。

50年代苏联第一代防空导弹系统

04

西柏林,是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西方认为它是“民主的橱窗”,是对抗苏联集团的最前沿阵地,苏联则认为它是刺进铁幕的一根硬刺,欲拔之而后快。

为把西方挤出西柏林,苏联制造了两次柏林危机,第一次是斯大林时代,苏联截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想困死西柏林,结果美国用飞机日夜不停地往西柏林空运物资,挫败了苏联的企图。

第二次是赫鲁晓夫搞出来的,他希望西方承认东德,但一直得不到回应,于是铤而走险,要求西方在六个月之内撤出西柏林的驻军,否则就必须承担触发全面战争的风险。

美国也很强硬,声称:不会在苏联的最后通牒之下谈判,如有必要,美国不惜一战。

西柏林成了引爆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欧洲局势骤然紧张起来。赫鲁晓夫访美时,第二次柏林危机还在持续,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美苏合作就是扯淡。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双方军队对峙

艾森豪威尔要求赫鲁晓夫解释一下苏联的最后通牒,赫鲁晓夫说,六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不是最后通牒,只是表示紧迫。

艾森豪威尔告诉赫鲁晓夫:苏联如果不取消最后通牒,这事没法谈,而且,美国永远不会同意把西柏林让给苏联或东德。

经过磋商,双方一致决定1960年春举行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峰会,继续探讨这个问题。赫鲁晓夫表示愿意停止单边行动。

再说裁军问题。

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这对两国的经济是沉重的负担,对世界和平也是巨大的威胁。要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裁军问题必须达成共识。

50年代苏联海军

赫鲁晓夫建议各国从其他国家撤走驻军,拆除在外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

艾森豪威尔不同意,因为苏联只在东欧几个国家有驻军和基地,美国在全世界都有驻军和基地,互拆的话显然吃亏。

艾森豪威尔建议,在国际监督下,美苏两国停止制造和试验核武器。

赫鲁晓夫拒绝了,停止制造和试验核武器,意味着比存量,而当时美国在核武器数量、运载工具等方面,都超过苏联,这显然对苏联不利。

两个最重要的问题都没谈拢,赫鲁晓夫似乎白跑了一趟。

9月27日,两国发表了联合公报,晚上,赫鲁晓夫向美国公众发表了电视讲话,之后连夜乘飞机返回苏联。

50年代的莫斯科

05

赫鲁晓夫真的白跑了一趟吗?

从两国发表的联合公报看,内容都是一些“虚”的东西。

比如两国深入交换了意见,相互表明了立场,将尽一切努力使问题得到建设性解决,双方一致认为: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当通过运用武力的办法解决,而应当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坦言:我们的会谈不太有成果,事实上是失败的。我们没能消除我们之间的主要障碍,虽然我们检查了这些障碍,但消除不了。

成年累月形成的障碍,不可能几天之内就消除,根本利益之争,更不可能三言两语解决。

当然,要说赫鲁晓夫白跑一趟,也不尽然——敌对的双方在一起交心谈了,气氛还比较友好,虽然利益上有重大分歧,但理念上有共鸣之处。

赫鲁晓夫

这可以看成是一次破冰之行,暂时冲淡了两国甚至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局面,象征意义很大。

赫鲁晓夫对这次访问总体上是满意的,他回国后对前来迎接他的苏联民众高呼:苏美友谊万岁。苏联制作了《赫鲁晓夫访美》主题纪录片,高度评价了这次访问,称赞它开辟了国际关系新纪元。与此同时,苏联国内铺天盖地宣传“戴维营精神”。

赫鲁晓夫和美国接近,不可避免地伤害了中苏关系。

赫鲁晓夫回国后只待了一天,就又匆匆飞往中国,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

在接待宴会和之后的会谈中,赫鲁晓夫兴高采烈地大谈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他讲了美国人如何富裕,艾森豪威尔如何热情接待他,还说美国人也渴望和平,苏联跟美国只能搞经济竞争,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应该永远被抛弃。

他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察觉到听者已经皱起了眉头。

中国认为,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与帝国主义谈缓和、和平,是幼稚的,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威胁下,各国人民必须进行斗争。

自然,中国也不同意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认为这是不讲立场、不讲原则的妥协退让,是向帝国主义投降。

中国反对美苏接近,理由是这给中国的利益带来了伤害。“仅从外交礼节上考虑,无法解释和原谅赫鲁晓夫对艾森豪威尔和其他帝国主义者言不得体的赞颂”。

访美问题,再加上不久前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中立”表态,双方分歧越来越大,最终不欢而散。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把访问从7天压缩为3天,带着一肚子气提前回国,两国没有发表会谈公报。

这是赫鲁晓夫最后一次来中国。


【参考资料】

《论1959年赫鲁晓夫美国之行及其影响》

《1959年赫鲁晓夫的访美与中苏关系》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的前前后后》

《1959年尼克松与赫鲁晓夫互访及美国社会“苏联形象”的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