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吸尘器>

吸尘器突然之间不动了怎么回事(吸尘器突然启动不起来什么原因)

吸尘器突然之间不动了怎么回事(吸尘器突然启动不起来什么原因)

更新时间:2022-01-21 06:56:00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微信公众号ID:jiazuqiyezazhi)

文: 达达

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他也是除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外,最受英国人敬重的企业家。从1993年至今,由戴森白手起家的工厂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家电设计制造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获得欧洲设计奖的英国公司。

詹姆斯·戴森爵士(Sir James Dyson,1947年5月2日-),英国发明家、工业设计师,以及戴森公司创办人。他最著名的发明是靠着旋风分离原理运作的双气旋无袋式吸尘器。

几年前,戴森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面前接受英国王室授予的爵士荣誉时,得知他是双气旋吸尘器的发明者,女王惊讶地说,“真的吗?王宫里用的都是这种吸尘器。”

戴森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彻底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凭借这个发明,戴森一跃成为亿万富翁,名列英国富人榜第37位。在他的领导下,由12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庞大研发团队,仍在致力于数字发动机、洗衣机、吹风机乃至家用机器人的发明和革新。

詹姆斯·戴森向女王展示自己设计的吸尘器。

公司未来会把产品线拓宽到何种地步他不确定,但他确定会以家族企业的形式继续经营。“家族企业可以考虑得很长远,可以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研发上,而上市公司不一定愿意这么做,他们更多的是寻求利益最大化。”戴森说,“家族企业也可以坚持自己一以贯之的精神、哲学和文化,决定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如何对待环境。”

不要让“标签”限制自己

出生于教师家庭的戴森在中学时就成绩优秀,1966年他不负众望地考进了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那时,设计和工业还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换句话说设计师只是设计产品的外观。“我个人对这样的分工不是特别认同,我觉得产品应该既要美观,又要使用方便。”戴森解释说。想要设计出理想中的产品,“技术盲”是最大的阻碍,所以他果断从艺术系转到了工程系。

“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刚刚恢复到战前水平。我们那代人都是战中和战后出生的,并没有受到太多战争的侵蚀。对我们来说自由最重要,也希望与众不同。”披头士乐队风靡的60年代末的伦敦街头,一个为自己做决定的小伙子正为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而兴奋不已。

如今的皇家艺术学院是有工程课程的,不过在戴森那会儿只有纸上谈兵,所以他不得不去工程公司实习。戴森获得设计协会奖和1975年爱丁堡公爵特别奖的“海上卡车”(The Sea Truck)汽艇,就出自这段实习经历。准确地说,那并不是戴森的设计,而是实习公司老板的设计。也是他要求戴森把海上卡车制作出来,并使海上卡车从设计图变成了事物。“他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导师。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戴森的第一个产品:罗托克海上卡车(Rotork Sea Truck)是一艘高速、平层、玻璃纤维的登陆艇,可以在没有可用港口或码头的地方运送陆上车辆或货物。

“记得当时他对我说:‘我发明了这样一个军用船只,我希望你能为它做设计。’可我当时还是一个学生,之前从来没有设计过船,事实上我什么都没设计过。”画了几张设计图之后,戴森忐忑地问经理意见,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那就做吧”。

后来,海上卡车大量生产,戴森又被指派去做销售。“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记得我当时反驳,我不是销售人员。而他认为,是我把它做出来的,对它的每一个细节了如指掌,如实告诉别人就好了。”对戴森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开阔眼界的经历。当然,也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与此同时,这也是工程师或设计师体验不到的经历—从开发一项技术,制作一个产品,到后来把它销售出去—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时我在大学受到的教育是,如果我足够成功,别人就会来找我,告诉我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设计。”通过这段经历,戴森发现原来他不需要做被动的那方,“我可以自己做这一切。所以在公司做了5年之后我就开始创业了,当然是白手起家。”

戴森在皇家艺术学院“戴森大楼”前

相比于设计,戴森更对具有开发性的技术感兴趣。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控制狂”,从产品的设计到技术都想要去控制。在建立自有品牌和工厂的过程中,戴森的角色在不停转化和切换,“适不适应,难不难”这类问题他从没有时间去想过。“有时候,人们喜欢给行业内的人贴上标签:设计师、工程师、销售、管理人员,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就像我刚开始工作的那个公司的经理,他只会说,你就去做好了。”

不要尽听消费者的意见

1979年,戴森卖掉了自己的球轮小推车股份,开始自行研制一种新型气旋式吸尘器。这台非常具有后现代特色的粉红色产品被命名为“G-Force”,并出现在了1983年的设计杂志封面。这件发明的由来源自戴森做家务时的一段小插曲。事实上,大部分发明都因为他对现有产品的不满意。

戴森发明的球轮小推车

“我不能说喜欢做家务,但是会做。当时市面上的吸尘器非常讨厌,它们的吸力永远都不够。使用时,灰尘还会扬起来,之后就能听到小狗在旁边狂叫。”戴森回忆道,有一天在做清洁的时候,吸尘器突然失灵了。他把它拆开一看气坏了。“我以前一直以为吸尘器的提供动力和吸尘是分开的,但吸尘器就是简单地通过收集灰尘的同时把空气排出的原理来工作的,所以一旦排气孔被堵了,吸尘器的性能就会下降。”

这个问题在他脑子里留下了印记。有一天路过锯木厂,戴森看到工人工作的旁边放了一架15英尺高的气旋式分离器,把木屑滤出去。这个分离器启发了戴森,为什么不能做一个这样的分离器把灰尘分离出来呢,只需要缩小就好了,那样的话就永远不会出现吸力不够的问题了。回家后,戴森很快做了一个原型出来,经过一次实验就确定了原理上行得通。

接下来就是细化每一个部分的设计了,他一共做了5000多个原型才打造出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想吸到像0.3微米这样小的灰尘,当时市面上远做不到。与此同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还包括把硬币、小狗的毛,人的皮屑这些不同物质都吸起来。”终于,他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旋做到了,同时他又“多此一举”地把积尘箱变透明了。

当戴森拿着这个“完美”的产品去找零售商时,他们觉得他疯了,消费者为什么要看到这么恶心的东西?

“我们选择忽略了他们的意见。当然,我们也做了市场调研,零售商是对的,消费者并不想看到灰尘。但我仍然没有理会这些意见。”戴森自信地说。如今大家都接受透明吸尘器了。“要有勇气挑战常规。还有不要轻易相信市场调研。”戴森解释说,“不是完全无视,而是要分析背后的原因。普通人不是设计师,不知道未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1986年,日本开始销售这款吸尘器,并被命名为“G-Force”,它无疑是戴森事业上的里程碑。1991年,G-Force获得了国际设计博览会奖,日本的成功让戴森有了把产品带回英国销售的想法。为什么第一个销售的国家是日本?“因为日本非常痴迷新的技术,而其他国家的人都不想要。这让我们很吃惊,但却是事实:在欧美国家,普通人对新技术没那么感兴趣。”

不要远离兴趣

如今69岁的戴森每天还是会去总部,他只要看看总部的建筑就会很开心,它是由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设计的。“人们觉得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会欣赏好的设计,事实上并非如此,普通人也喜欢。”所以,他要求戴森的产品必须有“颜值”。

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设计的戴森总部

仔细看看眼前这位酷老头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蛮高的:头发的长度既不失利落也不少风流,健康的身形看不出一点臃肿和疲态。有趣的是,他全身上下是不同色度的蓝色:靛蓝色衬衫,单宁蓝色裤子,深电光蓝色镜架。他承认自己的确喜欢蓝色,就连设计也是如此。

“先涂上一层银色,再盖上一层蓝色,这样就能在最终的蓝色中看到微微泛出的光。”就连公司咖啡厅的烤箱都用了这个颜色,为了搭配起见,他们把椅子漆成了紫红色。对于机械极客来说在这里工作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草坪上停放着垂直升空飞机,餐厅的半空中悬挂着鹞式喷气式战斗机。据说,这是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在飞行中可以加油的机型。它的速度非常快,只要40秒就可以上升到1.2万米高空。

戴森携员工与鹞式战斗机合影

不仅如此,古董DS汽车、俄罗斯宇航服、迷你车悬挂系统、海上卡车、超音速飞机的引擎,戴森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一件自己放在总部的收藏。其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那个世界上最老的飞机引擎,戴森很早以前就知道这款引擎,还在电视节目中谈过它的发明家。这被一位收藏它的老先生看到了,为此他还特意带着照片跑到了戴森的办公室相互交流。“这位老先生过逝后,他的妻子联系我说,他先生生前非常欣赏我对机器的热情和专注,问我有没有兴趣买这个引擎,我当然说有。”

如今,这个引擎仍然能够运作,被戴森放在公司的停车场。

没错,戴森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机械迷。有一年他的员工们为了给他庆生,集体送了他一架1947年产的直升飞机,因为1947年也是戴森的出生年。戴森对员工也“不薄”,他把自己的一辆50年代的古董mini车,从中间切成了两半,让他们看清内部结构。“这一切都是希望给设计师带来灵感,对于一个技术公司来说这点非常重要。”他喜欢和这些年轻的工程师们待在一起,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检查进展情况。“我们从来不会否决任何一项提议,即使有些听上去有点蠢。但谁又能保证不会从中诞生有趣的东西呢?”

被戴森切开的古董mini车

相比于现在铺天盖地冠以“智能”的设计—通过手机和APP完成的操作,戴森更看重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机器本身的独立作业。他指着一个360度无死角的扫地机器人说,“在我看来这是人工智能的开始,未来的设计都要渗透在产品之中。这个机器人不需要和人互动,它能自己找到目标,然后去工作,结束工作,第二天再主动开始这个过程。”他把手机扔到一边,“你不需要通过手机去控制什么开启结束。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更复杂。”

版权声明

本文详见于《家族企业》杂志9月号,版权归《家族企业》杂志所有,未经本刊授权,任何媒体、企业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获本刊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家族企业》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