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

家用消毒柜有余电吗(消毒柜长久不用不通电了)

家用消毒柜有余电吗(消毒柜长久不用不通电了)

更新时间:2022-05-26 04:59:05

电力工人正在村民屋顶安装光伏电板。

德吉村全景。本报记者 公保安加 摄

春天的暖阳驱散了疫情的阴霾,3月9日,踏着如歌的行板,我们走进幸福包裹的德吉。业已完成挂牌黄南藏族自治州首家电气化示范项目的这座村落,除了易地搬迁的新气象,除了旅游致富的生动实践,除了脱贫户日渐增强的内生动力,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2020年的春天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注视易地扶贫搬迁户交巴吉家的屋顶,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电板贪婪地吸吮着七彩阳光,这是交巴吉自诩的“绿色银行”。拜自然所赐,当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顺着一条条电线,它们“流入”彩电、冰柜、洗衣机、电灶和抽油烟机,结余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就如同把钱存入了他的私人账户,让这座“绿色银行”实至名归。

在村东头,尖扎供电公司昂拉供电所营销班长李登林正带着技术人员,为德吉村的光伏线路下户线装表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到4月初,除了自用,全村家家户户剩余的光伏电能都将并入国家电网,每户可月稳定创收100多元。

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那是在2017年底,黄南州尖扎县7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251户村民,从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深处,陆续搬迁至昂拉乡的黄河岸边。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致,天赐禀赋的藏家风情,是德吉得天独厚的一笔财富。很快,德吉村以“文化旅游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的特有模式,开发出民族风味美食广场、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及黄河快艇观光项目,让“寂静的春天”一时间成为“喧闹的夏天”,八方游客摩肩接踵,短短两年后,德吉已披挂上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国字名号,甚至上了央视新闻频道,怎一个“火”字了得。

由此,德吉村在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当然,新时代赋予它新的使命,要在全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征程中有新的作为。

一年前,国网黄化供电公司专题对德吉村内普遍使用燃煤、柴薪作为主要生活能源,造成乡村环境污染的用能现状进行调研,针对性提出以电热炕替代土炕、电炊具替代传统锅灶、电动观光车替代燃油车辆的清洁能源方案,最终促成电气化村建设示范项目落地。

作为配套项目,国网黄化供电公司投资182.7万元,架设315千伏安变压器,敷设高低压线路3.6公里,全方位提高电气化村示范项目的用电效率。

事实上,德吉村民衣食住行的根本性变化,在决策者们看来不仅仅局限于对脱贫的考量,更深层次上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最普惠的社会价值理念的落地。

当我们走进交巴吉经营的农家乐时,他正在往自家小卖部的货架上摆放货物,一旁,村里的孩子们从冰柜里挑选着心仪的冰激凌,厨房里的电灶、冰柜、消毒柜、抽油烟机已经被擦拭得油光锃亮,女主人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相信离农家乐开张的日子不会太久远了。

德吉村中像这样的农家乐一共有30家,在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每家可接待4到5桌游客,一个月可轻松赚取四五千元。

这是德吉村清洁能源上演的一场“全明星秀”,从观光电瓶车到电厨具,从光伏发电到电热炕的普及,从太阳能路灯到广场儿童摇摇车,这场绿色革命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村民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交巴吉们深知,德吉人今后的幸福,已牢牢依傍着这方绿水青山,这才是一笔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走出穷乡僻壤的他们,用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悉心播种与收获着美丽家园的清新与绿意。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告别了荒山秃岭,让故土得以休养生息,这迈出的每一步,是多么的不易!

低碳德吉印证了这样一个硬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德吉村仅旅游扶贫产业收益分红85万元。

今日德吉,已站在了青海农牧区电能替代的最前沿,它不仅仅是青海农牧区勠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建设性的一个缩影,更展现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作者: 姚 斌 公保安加 通讯员 王星宇 来源:青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