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微波炉>

微波炉为什么没有人用了(为什么现在用微波炉的人少了)

微波炉为什么没有人用了(为什么现在用微波炉的人少了)

更新时间:2021-12-13 10:00:31

争议No1

被奉为“懒人神器”的微波炉入驻家庭已有几十年历史,它以省时、方便、经济、环保等特点在厨房江湖迅速打响名号占领江山。

很多美食博主将微波炉烹饪技巧作为主要技艺大加推广,在专业烹饪领域仍难掩身影,影响力可见一斑。

炉红,自然是非不少,悉数各类江湖谣言,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微波炉致癌,为此,造谣不知谁的嘴,专业测评跑断腿,连九鼎权威的《人民日报》也曾莫须有站台。

名曰:《转<人民日报>: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

(原版为一则外国谣言)

下来,就为大家梳理三大流传甚嚣的微波炉谣言

part1:营养损失

谣言危害指数:50%

澄清难度:★★

流传依据:某研究结果显示,西兰花经过微波后,70%的类黄酮遭到破坏,比煮沸造成的营养流失多三成,结论平移,默认微波炉会造成营养损失。

最佳辟谣:【研究人员使用微波炉加热西兰花1分钟】的实验显示,短时间的烹饪并不会降低营养成分,微波加热甚至会增大蔬菜中的类黄酮含量,导致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加水。

另一项研究,微波和蒸煮都会使南瓜、豌豆、韭菜中酚类物质减少,而菠菜、辣椒、青豆没有减少,由此可见,同一烹饪方式下,各类蔬菜的营养流失表现不定,一句话,看菜品。

微波炉只是烹饪的手段之一,营养流失的锅不该它来顶。

结论

part2:加热风险

谣言危害指数:60%

澄清难度:★★★

流传依据:2011年一项研究说明塑料袋的化学物质会破坏人体荷尔蒙水平,塑料中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被证明是罪魁祸首,故而,在多数人看来,加热风险基本是由塑料制品带来的。

最佳辟谣: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营养科学教授贝蒂在一次午餐时发现,同学用微波炉加热的土豆出现了晶体结晶,经过分析,发现大量化学物质丙烯酰胺。

早前,丙烯酰胺就在动物研究里被证明具有致癌隐患,但在人类身上证据十分有限,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产生丙烯酰胺最根本原因是高温。

结论:过度加热导致风险,是人祸,微波炉无辜。

part3:辐射安全

谣言危害指数:60%

澄清难度:★★★★★

流传依据:微波炉靠水分子的振动摩擦产生热量,期间会释放大量的电波,类比医院X光的危害,于是得出结论——微波加热有辐射风险。

最佳辟谣:很早美国陆军纳蒂克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的科学家就论证过,微波不存在电离辐射,对于每天都暴露在各类电磁波和红外线能量的人们来说,微波的辐射算是能量交互一种,不值得放大恐慌。

结论:辐射是个伪命题,认真就输了。

综上,只要使用得当,微波炉就是一种安全便捷的生活工具,谣言止于智者,智者选择避坑,下面几个小贴士,可以谨记。

tips1:注意加热方式

避坑操作:

1.注意加热时长和功能选择,加热太久会使食物变干发硬,过高的温度不仅有烫伤的风险,还容易催生毒素(上面已讨论过,不赘述);

2.不可加热封闭容器,加热时的高温会导致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煎煮带壳食物时,应事先剥壳或戳破,以免食物飞溅伤人。

推荐指数:80%

使用难度:★★★

tips2:使用标有【微波炉可用】的容器

推荐原因:误用的容器一般有金属和塑料两种材质,前者它的不稳定性会在加热时产生电火花,有失火的风险;后者除5号塑料聚丙烯(PP)材料可进微波炉外,其他材质都存在变形或有毒物质释放的情况,在龙目混杂的市场环境下,使用标有【微波炉可用】的容器,是最佳选项。

推荐指数:60%

实用难度:★★

tips3:日常清洁和维保

避坑操作:微波炉在使用后,内胆和内壁会留有食物残渣,封闭的环境下,易滋生白色念珠菌、深红酵母菌等细菌,用后即擦是个好习惯,另外,微波炉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机内带有高压电,所以在维护、保养时一定要谨慎。

推荐指数:100%

实用难度:

在起风的谣言面前,知识的旗帜往往是脆弱,换个角度来说,在社交话语权平分的今天,谣言其实是对权威的一种返还,越生动的谣言越代表真相方向盘的旁落。

从科普测评群体的兴起,不难看出,曾经被谣言占据的版面正逐渐交还给真相,辟谣的火炬掌握在每个人手中,随手转发,做真相意志的捍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