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尽管这个春节很多人并没有返乡,但想必对这个刷了屏的小视频还是不会陌生——两位奶奶辈的长辈因为一份春节伴手礼相互推辞,从门内撕扯到门外,同时嘴中都各有一套乡音说辞,一时难分胜负。视频前的你乍一看会为两位正在“争吵”和“厮打”的老人人身安全担心,但瞥到旁边散落的糕点会随即莞尔,因为这不过是常见的春节场景。这盒礼品很可能已经在亲戚当中流转了一遍,这不要紧,要的就是这份热络。
不过,时代在发展,小时候喜欢的类似这种过年氛围,大了再看,多少有点焦虑。
怎么称呼亲戚尤其是远亲长辈这些繁文缛节还是小事,毕竟自家长辈估计也得反应半天才能给予准确“指导”。一年364天见不到的亲戚,拜年那天“交浅言深”,直指人性的若干问题,就足以令很多年轻人如坐针毡。包括但不限于“有对象了没有”“啥时要小孩”“今年挣了多少”“考没考公务员”等等。平常没什么联系,微信可能都没加过的亲戚,以关心为名的实锤“拷打”让不少年轻人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直接造成很多年轻人反感和害怕走亲戚。
早前听说全国可能只有上海是个例外,过年不走亲戚,平常串门也比较少,颇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古风,“姑姑家就跟我隔了一个高架,但从来不来往,最多手机上寒暄一下,都喜欢出国过年”,“姥爷上海人,他家里的亲戚我从出生到现在20年了一次都没见过”,不少人对此可能十分不解,“初闻不知曲中意”,而今“听懂已是曲中人”。不过这种窘迫和懊恼,近两三年因“疫情”不能返乡过年而不用重复,可能让不少人暗自松了一口气,也算“因祸得福”。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一份样本量为四千余位年轻人的调查显示,超过80%与父辈亲戚(如叔父、堂兄妹等)联系频率为每年1到两次,21.6%的人“基本不走动”。在“是否和亲戚经常走动”的调查中,45%的年轻人对亲属关系比较淡薄表示理解,更有年轻人发出“远亲不如近邻”,无效社交的感叹。对于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人来说,看法相对理性,亲戚间点到为止、并无所图的人情往来,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家风”“门风”。令人反感的是一些地方互相攀比的顽疾,在大城市混得如何、返乡时开的什么车、给亲戚孩子发的多少红包,甚至用的什么手机,都有人会“暗自角力”。囿于这样的人情文化,年轻人朋友圈里更多是同事、领导和客户,亲戚可能已设置为“不可见”,而亲戚关系更是会随着老一辈的离去越来越淡。
那些没有农村、小县城生活经历的人,对于亲戚之间的感情之浓烈,可能并无直观感受,对于靠份子钱维系的亲缘关系也有“虚情假意”之惑。不过,那种感情正在淡化,如今很多地方自身也在改变,大城市自不用说,亲缘性的社会关系逐渐淡化,取而代之是业务缘、利益缘,一年与亲属相聚,可能也就正月当中选一天定一个餐馆,整个家族当中辈分最高的长辈出面坐镇,彼此隔桌举杯互敬。而农村或者四五线小城市老家过年的风俗,也在一批又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返乡时所持观念的冲击下,逐步趋于理性与正常。
年轻人可能不需要亲戚助力,更希望保持适当距离。过年走亲戚是不是无效社交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相对平淡的亲戚关系,客观上是对过去那种痼疾的一种矫正,反而会让亲情变得纯粹。
□蒋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