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中医学辨证论治内容丰富,就针灸学科而言,其辨证论治有鲜明的特点,即不仅要辨病→辨证,更要辨经。要将八纲→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紧密结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即确定病位是在脏还是在腑,是在经还是在络,分析病性是属寒还是属热,是属虚还是属实,是属阴还是属阳,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使理→法→方→穴→术丝丝相扣,一线贯穿。只有如此,才能如《灵枢·官能》所言,“得邪所在,万刺不殆”。
一、辨病诊治
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从经络的角度看,疾病虽多,但大体可以分为在内的脏腑病和在外的经络肢节病。在针灸临床进行诊治时,即应首先将这两大类病分辨清楚,如果是脏腑病,则宜用脏腑辨证的方法为主辨其病在何脏何腑,如果是经络肢节病,则需用经络辨证的方法进行辨经定位。
脏腑病有其相同的用穴规律,如不论是何种脏腑病,都可以取其原穴→背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俞募穴也是治疗脏腑病较为常用的腧穴,根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原则,临床上六腑病多用募穴,五脏病多用背俞穴。此外,治疗六腑病最常用下合穴,如胃痛→胃痞→胃反→呕吐等都属于胃病,皆可用足三里,泄泻→便秘→肠痈等都属于大肠病,皆可用上巨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的“合治内腑”就是指下合穴而言。概之,五脏病首取背俞穴或原穴,也常用募穴,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六腑病首取下合穴或募穴,也常用背俞穴。而五脏六腑的急性病,则多取郄穴,如急性胃痛,可取胃经的郄穴梁丘,急性哮喘,可取肺经的郄穴孔最等。
如果脏腑病表现为明显的实证或虚证时,还可结合五输穴的生克补泻法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如肝虚补曲泉,肝实泻行间等。
以肺为例,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而且肺开窍于鼻,系于气管→咽喉,外合皮毛。若肺功能失常,则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哮喘→咯血→胸闷→胸痛等症状,治疗时可以选取肺俞→中府→太渊等为主穴,再随证加减。同时,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的官窍→形体通过经络密切联系,官窍→形体的病变可以说是脏腑病变的外在反应。所以在治疗上,除了取局部相应的穴位外,还可以取相应脏腑所属经的穴位。如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对于鼻塞→流涕→鼻衄等症状,我们可以取局部的穴位,同时加上肺经的穴位,如太渊→列缺→孔最等。
另外,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针灸治疗取穴时既要照顾到原病之脏腑,同时又要兼顾与病情有关的脏腑。以肝与胃为例,肝五行属木,胃五行属土,当胃痛是因为肝气犯胃所致时,除了有胃脘疼痛→呃逆→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外,尚有胃痛连及两胁→喜叹息→在情绪不佳时加重等特点,临床治疗时,除了常规取穴外,还应取肝经的期门→太冲穴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此外,根据中医治未病和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治肝之时也要注意顾护脾胃,如《灵枢·五邪》所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
二、辨证诊治
在针灸临床上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时,不仅要通过辨病知其是脏腑病还是经络肢节病,还要进一步结合八纲辨证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和补泻手法。
1.阴阳 针和灸各有所长,如《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一般情况下,阳证多用针,阴证多用灸;如果证属阴阳两虚,也多选用灸法。
2.表里 《素问·刺要论》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病有表里之别,刺有深浅之分,总宜刺至患部。如皮肤病病在皮肤,宜浅刺;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夹脊穴应深刺近骨,过深过浅皆属不当。《素问·刺齐论》所说“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和《灵枢·终始》所言“在骨守骨,在筋守筋”皆是此意。
3.寒热 一般而言,寒属阴多用灸法,热属阳多用针法;此外,在运用针刺治疗时热证宜“热则疾之”,“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寒证宜“寒则留之”,“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具体方法见第一章之“清热温寒”。
4.虚实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其基本原则,具体方法详见第一章之“补虚泻实”。针灸临床辨虚实有以下独特的方法和鲜明的特点:一是通过诊察经络穴位辨虚实。《灵枢·经脉》言:“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说的就是疾病的虚实可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反应出来,如脾胃虚弱的患者脾俞→足三里多呈现凹陷或按之虚软,肝火旺者肝俞多有隆起等。二是通过脉象辨虚实,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三是通过针下辨气之虚实。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的“上守神”“上守机”,及《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等都是针下辨气之意。
三、辨经诊治
针灸是通过经络穴位而起作用的,所以针灸临床除了辨病和辨证外,还必须辨经,进一步确定病与何经相关,应该取何经何穴进行治疗。经络证治是针灸临床最重要最鲜明的诊疗特点,其重要性恰如窦材《扁鹊心书》所言:“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辨经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病候辨经
辨经主要根据《灵枢·经脉》中记载的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的病候内容进行辨经,意指各经脉既有其循行所过部位的外经病证,又有其相关的脏腑病证,而此经脉变动就出现有关的病候,可以取此经脉腧穴来治疗。以脾经病证为例,在《灵枢·经脉》记载:“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在临床上如果出现以上病候,就可辨归为脾经病,可以取脾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二)病位辨经
经络系统遍布全身内外上下,不论是内在的脏腑还是外在的肢节,都有不同的经络通过,所以对于有明确和固定部位的病证,都可以根据患病部位有哪条或哪几条经络通过而辨其与何经相关,治疗时就可取其相关经脉的腧穴。故《灵枢·卫气》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如头痛,因为阳明经行于前额,所以前额头痛就可辨为阳明头痛;少阳经行于头侧部,所以偏头痛可辨为少阳头痛;太阳经行于后项部,所以后头痛可辨为太阳头痛;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部,所以巅顶头痛可辨为厥阴头痛。针灸治疗时即可取相关经脉腧穴,如巅顶头痛可针双太冲穴,常有针入痛缓(止)之效。
对于颈肩腰腿等肢节的病痛,应仔细循按检查病变部位以辨经,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仔细诊察患病部位出现的异常反应是在哪条经脉循行线上,就可辨为该经的病证。这些常见的异常反应包括疼痛→压痛→结节或条索状物→局部隆起(属实证),或者局部凹陷→按之虚软等(属虚证)。
对于脏腑病,也可结合患病脏腑所联系的经络进行辨经。如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所以脏腑病除选用以上所说原穴→背俞穴→募穴和下合穴等特定穴外,还可以取其所属经脉及其表里经脉或所过经脉的腧穴。如胃痛,既可以取胃经的足三里→梁丘等穴,也可以取脾经的公孙等穴,因为肝经夹胃,所以对于肝气犯胃的胃痛还应取期门→太冲等肝经腧穴;反之,脾虚泄泻,既可以取脾经的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也可以取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等穴。
对于疮疡痈疖等外科病证,古代医家常按发病部位进行辨经论治,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判断预后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故《扁鹊心书》说:“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应用经络电测定→知热感度测定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辨经。
辨经,确切地讲还包括辨经络,辨经络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辨在经还是在络,二是辨在何经何络。以痹证为例,《灵枢·寿夭刚柔》说:“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寒痹既有“留经”者,也有“留络”者,对痹证“留络”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篇后面还有一句话:“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可见辨别疾病是否在络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看体表有无肉眼可见的血络(小静脉),如果有则表明病在络脉,治疗当刺络出血。《灵枢·周痹》所说:“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就是辨痹证在何经何络而施治。
延伸阅读:
微信服务号:培医; 微信订阅号:岐黄明师大讲堂
本文由培医教育(tcmedu)整理发表,关注我们,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