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入伏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到来了。
对很多人来说,空调、西瓜、WiFi,是夏日标配。然而,昨天一则“隔夜冰西瓜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令许多靠冰西瓜“续命”的“吃瓜群众”瑟瑟发抖。一块隔夜冰镇西瓜,真有这么大的危害?入伏后的健康常识不止这一条。
此前,广东疾控部门,就曾发过案例提醒,一女子吃隔夜冰西瓜险丧命!
家住武汉的刘女士五十多岁了,因舍不得丢掉在冰箱放了两天的西瓜,吃完后她出现了发热、畏寒的症状。第二天起床后,刘女士觉得两眼发昏,双腿乏力,路都走不了,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休克血压,经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感染指标是正常值的几千倍!
这是严重的细菌感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所幸经抢救和对症治疗,刘女士的情况逐步稳定了下来。
刘女士的事件并非个例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吃了冰西瓜导致住院的。“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数据来自央视《健康之路》的一个实验。
实验室人员对多种切西瓜的方法,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实验人员分别用普通切肉的菜刀和专用刀板分别切取西瓜,封上保鲜膜隔夜保存后检测西瓜面,得到了差异巨大的数据。
实验证明,切西瓜应该用专用的菜刀案板,如果细菌数量过多,接触到致病菌就容易生病、拉肚子。
西瓜这样放冰箱隔夜才安全
实际生活中,刀具、砧板混用,导致食物交叉污染,也是不少许多家庭的常见现象。然而,注意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想让西瓜安全过夜,必须做好三件事——
①专用刀板:切瓜时,用专用切水果的干净的刀和砧板,尤其不能用切过生肉的刀直接切西瓜;
②包上保鲜膜:保鲜膜能把西瓜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隔离开,避免二次污染。
③及时放冰箱:放进冰箱则可以让大部分细菌进入“冬眠”状态,让它们生长得慢一点。
放冰箱也有2点要注意:
① 及时放:西瓜切开后,以最快速度放入冰箱冷藏,不要过了一两个小时把肚子吃撑,才把剩下的放冰箱。
② 别隔天: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严格区分定期清洁
想不让冰箱成为细菌的“天堂”,一定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最好能一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其实从新鲜的角度讲,更推荐大家买小一点的瓜,尽量一次吃完。
除了西瓜,另一“续命”神器空调,也有多人因使用不当“中招”,上个月就有多人因为不当吹空调住进重症病房。
在湖南长沙,一名男子,驾驶一辆两个月未开的轿车外出后,突然出现高烧、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入ICU。后确诊为军团菌感染,医生怀疑病菌来自车内空调。在湖北宜昌等地,近期也有人在家吹空调后身体极度不适被送进重症病房,而后都确诊为军团菌肺炎,或与使用了长时间未清洗的空调有关。
实验演示:空调滤网究竟有多“脏”?
北京大学生物气溶胶实验室,利用光学颗粒物计数器,分别对使用了1年多的家用空调滤网、和汽车空调滤芯进行了检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李心月介绍,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上升比较少,而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上升了五六倍。
从一个使用了大概一年多的汽车空调滤网上可以看到,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已经涨到了7万多个每升,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也已经到了12万。我们通常更关注的是PM2.5,就是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1微米我们认为它就已经是细颗粒物了,可以到肺的更深地方,所以越小的颗粒物对我们健康的影响越明显。
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等机构,曾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进行家用空调调查发现:有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此外,空调中还藏有大量灰尘、螨虫、花粉等。特别是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更使空调成为了各类细菌、真菌和尘螨滋生的温床。
空调清洁应该避开哪些误区?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空调清洁。不过,空调应该多久洗一次?对空调的清洁和使用又要避开哪些误区?
误区一:空调滤网最脏
滤网并不是最脏的地方,空调内部才是藏污纳垢的根源。
页片一般是在阴冷的环境下,又比较潮湿,细菌比较容易滋生,微生物比较容易滋生。
误区二:有自清洁功能就不用清洗了
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带有干燥、自清洁功能的空调,并不能保证完全干净安全。
家用空调每年夏天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清洗,特别是内部构件的清洁,最好交给专业人士完成。中央空调则需定期进行检测,使用专业消毒剂,杀灭空调内滋生的病菌和螨虫。
误区三:启动空调后,马上关闭门窗
夏季从室外进入室内后,不要立刻打开空调,避免骤热骤冷导致血管快速收缩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在启动空调的同时,暂时不要关闭门窗,待空气流通一段时间后再关闭门窗享受清凉。
入伏后,温度会持续性增高,出现极热的三伏天气,此时顶着烈日、长时间在户外作业或者高空作业,极易导致中暑或诱发热射病,不少人以为,热射病就是中暑,简单消暑即可康复,实则不然。
你以为的“头晕眼花”,严重者可致死!
↓↓↓
每年盛夏,医院重症医学科都会收治不少重症热射病患者。
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而重症热射病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
据统计,热射病患者50岁以下死亡率在20%-70%,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0%。近年来热射病发生率逐步增多,更需要引起注意。
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下,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下降,导致患者体温持续高于40摄氏度,进而引发热射病,称为经典型热射病;当患者在高强度体力活动下,机体会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导致机体温度升高,并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导致机体调节温度能力下降,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的热射病称为劳力性热射病。
幼儿、老人、妊娠、体质弱的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都属于热射病好发人群,而高强度体力活动者和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消防队员、运动员等也需当心。
热射病属于一种严重的中暑,会导致患者头晕、头痛、无力、大量出汗;有的患者发病时不出汗,但皮肤干热,出现潮红或苍白的颜色;有的患者会出现对光不敏感,瞳孔早期缩小,后期散大。严重的患者还会造成意识上的障碍,表现为身体不受控制出现抽搐、昏迷不醒、神志不清,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导致休克、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竭、多种器官衰竭等症状。
热射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当身处户外自身出现或发现同行人出现乏力虚弱、昏迷、意识丧失,甚至全身肌肉不自主抽搐等情况,需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然后再喝些凉开水或盐水;
?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如虚脱者苏醒也应抬送医院,严禁让患者直立行走,禁止乱用药物。
?此外,部分特殊人群应尤为注意,如避免让幼儿尤其是六岁以下儿童在高温环境中生活或玩耍,老年人应避免在高温情况下外出。
编辑: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