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档产品不一定质量好?
一个朋友购买了一台1000元的咖啡机,同时在商场他也看到了另一台5000元的咖啡机,1000元的咖啡机已经能够满足我这个朋友的大部分需求。但是他想知道,这个1000元的咖啡机质量好吗?会不会过几天就坏掉了。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产品质量与价格并不一定是线性正相关。
说不定,5000元的高档咖啡机过几天就坏了,而他买的一般咖啡机却可以使用好多年而不坏,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个现象,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中的道理,这个解释同样适用于大部分的家用电器和汽车。
在详细解释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质量,功能和性能在概念上的区别。
高档咖啡机通常有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比如功能上带有液晶显示,性能则是指30秒出一杯咖啡。而这台1000元的咖啡机没有液晶显示功能,出咖啡时间则为45秒。
这就是质量与功能和性能在概念上的区别。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姑且把同一类产品中价格高的称为高档产品,通常价格的称为中档产品。这么说,不严谨,只是为了表达方便而已。
和大众认知相一致的是,高档的产品通常会应用最新的技术,包含更多的功能,或者更时尚。在我们做出购买产品决策的时候,会更多关注的是这些新技术和新功能。
而对产品的质量,则没有办法做出判断,不知道产品会不会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坏掉了。
通常来说,只是通常来说,高端产品比较复杂。零部件比较多,出现问题的概率比一般产品大。
举例说明。
一台中档产品有100个零件,高档产品有300个零件,如果每个零件的合格概率为99.9%, 则出现问题的概率分别是中档产品90% 和高档产品74%。
如果再考虑到零件之间的配合情况和相互影响的情况,出现问题的概率会进一步放大。
如果这一台咖啡机,我们单独测试其液晶显示屏和酿造组,其寿命均可达到5年。但是把这两个零件放在一起使用,一年后,由于酿造组的高温导致液晶显示屏周围的密封橡胶圈老化,水蒸气进入液晶显示屏,导致其液晶屏失效,最终产品报废。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呢?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
为什么没有完美的产品?
原因是成本和时间。
改进完善产品需要有反馈。通常是两个渠道,内部测试,客户反馈。
对绝大多数企业,如果他们在设计,打样件,试生产时发现了问题,一定会根据优先等级不断优化产品,这一点毋庸置疑。
现在尽管有许多管控质量的方法,但完全不依靠客户反馈,一次就可以把产品做好,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能做到。大部分企业通常会采取平衡质量和成本的中庸路线,而不是极端的路线。
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客户反馈?客户反馈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并且关系很大,因为没有客户反馈,产品就很难改进。
高档产品在客户反馈方面不如中档产品更充分。
对于客户的反馈,我们以SCR ,service call rate 客户投诉率为指标。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SCR的公式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就是一段时间里,产品投诉占销量的百分比。
对于高档产品,购买人群通常比较富裕,产品不仅销量小,而且使用频率也比较低,比如跑车,游艇,家用全自动磨豆咖啡机等。这样就会导致不能充分暴露产品问题。有的客户只会在内心抱怨,不会到网上或厂家去投诉抱怨,这是沉默的投诉。
又因为销量小,生产厂家不能在所有的国家或地区设置维修机构。如果有问题,同样是因为销量小,准备的维修备件不可能很充分,很有可能是,有客户需要维修时才向厂家订购配件,这样导致维修周期很长,还会造成维修费用高,自然就有人会放弃维修,这样信息反馈会进一步减少。
即使到维修点维修,由于高档产品比中档产品复杂,维修点给厂家反馈的问题描述相对来说更加模糊。
同时还会造成维修垄断,什么?维修还有垄断?是的。
比如,一种豪华车,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指定维修点,如果是必须要更换只有厂家才能提供的零部件,车主别无选择。车主不能到其他维修点进行横向对比。由此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维修站对于客户不能判断出处的问题,会有增加维修费用的倾向。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国有,全世界都一样。这样就会导致实际是A问题,维修点反馈给厂家的是B问题。
很多消费者对汽车维修中,担心维修点宰客,可以说,这种担心是合理的。
高档产品的客户反馈在某种程度上不如中档产品更充分。
下面我们讨论,生产厂家会对所有投诉一视同仁吗?
驱动质量改进的真实原因
企业是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以KPI为中心?
CEO、部门领导和员工都是理性的,他们都会采取最优性价比的路线去工作。期望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越少越好,回报越大越好,更准确地说是KPI 最大化。
每个部门都有KPI,CEO和质量部都是一样的。
利润肯定是CEO的指标之一, warranty cost( 姑且称为保修成本)是影响利润的指标之一。
保修成本warranty cost和客户投诉率SCR 通常是质量部门的指标,可能与涨工资和奖金挂钩。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一个公司只有两款产品,并且不是一个类型。
高档产品5千元,年销量1万台。SCR为10%, 投诉问题种类 50个,且投诉问题种类比较分散,失效样品也很少,很难做统计分析找到根本原因。估计解决前两个问题,SCR可能会下降到7%。
中档产品1000元,年销量50万台,SCR 3%,投诉问题种类20个,失效样品较多,且问题归类集中,解决前2个问题,SCR很可能就下降到1%。
从利润角度,改进高档产品可节约150万元,改进中档产品可节约1000万元。
很明显,大部分人会选择改进中档产品。
从总体SCR角度看,如果改进高档产品,SCR可由 3.14% 下降到3.08%。如果改进中档产品,则可迅速下降到1.18%。
同理,如果高档产品的SCR同样为3%,则就更没有动力去改进了高档产品了。因为投入产出比不高。优先改进的肯定是销量大的中档产品。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改进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假设两种改进都需要150万元,那么就意味着改进高档产品根本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收益。改进中档产品则有。
还有,问题发生的时间也与KPI息息相关。厂家通常会把发生在质保期的问题优先改进,质保期以外的投诉优先级别会差一点,因为发生在质保期的投诉会影响保修成本warranty cost 和客户投诉率SCR这两个指标。
如果产品一年后退市,整改可能会放在下一代产品,而非这一代。因为改进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发模具,开展验证试验,修改图纸,做工程变更,清理仓库,改变维修代码,重新印刷说明书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而且改进不一定就能如预期的100%成功,如改进工作需求至少6个月,那么收益只有半年,理性的人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会放在下一代产品中做改善,而非这一代产品。
人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改进,比如任职期。
职业经理人会追求他们预期在这个部门或这个企业这段期间的KPI指标。这不是绝对,但会有这个因素。
对于一个2年后会调离到其他部门的质量经理来说,他通常会选择在两年内有工作业绩的事情来做。如果改善的周期长,或是效果显现的慢,这个改进被搁置的概率就会增大一些。
因此,很难说高档产品的质量就一定比中档产品的质量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产品选购指南
根据以上的阐述,消费者该如何选购产品呢?
有一点可以确定,对于家用电器和汽车,销量特别大的中档产品,质量不会差到哪去。对于销量很小,只是价格很高的产品,质量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差。
如果差,甚至差到让你怀疑人生。
行业内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是有些知名企业的小众产品,价格不便宜,但质量很差,客户投诉率甚至达到20%,对这个数据你感到吃惊吗?
还有些企业就是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利用品牌的优势谋求超额利润。比如A是知名企业,看中了B企业一款产品,只是做了少许变化,贴上A的品牌,性能和质量没有什么提高,但价格在市场上却是B品牌的3~4倍,甚至更高。越是没有客观评价指标的产品,这类现象越严重。
对于商品选购,如果不知道如何挑选,不妨记住这个原则:
选择主流厂商,销量大的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
如果一家知名企业有很多种类的产品,销量小的高档产品很可能就面临我在前边所说的情况。产品本身复杂,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客户反馈不充分,整改比较困难,整改收益小。这些都是与销量大的中档产品比较得出结论,是通常的现象,而不是绝对,这一点要强调一下。
还要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共用一个品牌,但是他们不是一家公司。比如:名称中含有“三菱”的企业有好几百家,他们不是统一的整体。甚至是竞争对手。
还有一个情况,比如一家企业在美国有自己的生产厂,其市场也是在美国,产品质量不错。但是他们把自己的品牌使用权卖给欧洲的另外一家企业,产品只在欧洲销售,品牌一样,但是厂家不一样,质量也不一样。
再比如一些国际大厂,他们有非常强的技术实力,可以生产飞机发动机,涡轮发电机等,品牌非常知名。有时会把自己的品牌授权给其他一些企业生产他们不从事的领域,如电话机,烤箱等,目的是收取品牌管理费,但参与质量管控的程度很低,甚至是不参与,只是为了利润。
还有一些原则:
,1. 买专业厂家,专业的产品。
2. 当产品有重大革新时,最好等上半年或下一代产品。
3. 参考专业机构的测评。中国目前在这个方面还有待发展,本人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
4. 搜集网上客户反馈信息。随着电商的发展,产品质量信息,评价,排序功能会越来越透明,这也是一个参考。通过网上评价,不一定能挑选出最优产品,但可以避免最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