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咖啡机>

济南西市场有卖咖啡机的吗

济南西市场有卖咖啡机的吗

更新时间:2022-01-19 12:04:59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辛振东 毕胜 济南报道

2021年,已近不惑之年的刘梧桐,做了一件疯狂的事。他和小他七八岁的女友于路静敏,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买了辆二手面包车,改装之后,在深夜的济南街头开了间“流动咖啡馆”。

刘梧桐说,他开这间咖啡馆,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向往自由的心找到归所。他希望等春暖花开之后,能和这间流动咖啡馆走向远方,走到全国各地的街头。

刘梧桐和他的“流动咖啡馆”

深夜的济南街头出现“流动咖啡馆”

“长发、络腮胡子,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11月25日晚上8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了正在家里忙碌的刘梧桐。他不善言辞,性格说不上内向,但也绝对不能称为开朗。

每天晚上8点左右,刘梧桐和于路静敏便开始了忙碌。烧开水、准备冰块……他们要把所有的原材料都提前准备齐全。忙碌间隙,刘梧桐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2003年,刘梧桐金融学专业毕业后,进入银行从事会计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主要是不太喜欢这种工作方式,感觉压力也比较大,束缚比较多。”瞒着家人辞职的刘梧桐,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工作,开过酒吧,还当过调酒师。

这一切在今年发生了改变。2021年年初,刘梧桐结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于路静敏。“我也干过很多工作,当过幼儿园老师,在装饰公司干过,还干过城管。”于路静敏也是一个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人。唯一不同的是,她性格开朗,特别善谈。

“我在网上看到了‘流动咖啡车’的经营模式,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这个可以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管年纪多大都可以来做,就下定决心开始做这件事。”今年6月份,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始筹备“流动咖啡馆”。

正在忙碌的刘梧桐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也需要这么一个环境和场合,去释放自我,这也是我们的初衷,就是不以商业化为目的去做这个事情,享受当下的自由。”说干就干,刘梧桐和于路静敏把车精心做了一番改装,买了小型发电机,又精心挑选了咖啡机。

“说直白点,就是不太愿意上班,不太愿受束缚。”于路静敏说,白天要陪家人,晚上闲着也是闲着,为啥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赚点钱。

今年7月8日,两人的“路上咖啡”开始出现在济南的街头和景区。“‘路上咖啡’其实就是走哪儿算哪儿,一直在路上,所以当时我俩就一块儿想的这个名字。”

经过半个小时的准备,晚上8点40分,刘梧桐和他的“流动咖啡馆”来到了大明湖附近,这是他第一次摆摊的地方。

“第一次摆摊,紧张倒不至于,忐忑也没有,我的内心多多少少感觉有点跌份儿。在银行工作、在酒吧工作,结果上街头来摆摊儿了。但是干了干,感觉还好,慢慢我就适应了。第一天我是想着能卖出去5杯就已经很ok了,但没想到第一天卖出去20多杯。”这不仅让刘梧桐和于路静感到非常意外,还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三四个小时吧,卖了有二十杯左右,营业额是200多块钱。”

刘梧桐向记者展示他最开始的那辆SUV“咖啡车”

“当卖出去第一杯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东西是会被人认可的,大家也不会排斥,所以说感觉还行。”刘梧桐至今还记得卖出第一杯咖啡时的心情。“最开始,我们用的是一辆小型的SUV,饮品也很少,菜单也就那几样。也是边做边积累经验,慢慢总结,算是摸石头过河那种状态吧。干了第一个月感觉还行,我们就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加装了一些内饰,就成了‘路上咖啡’现在这个样子。”

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100多杯,两天就睡了三小时

“刚开始的时候最困难,没有经验。”刘梧桐说得简单,但其实,四个月来他们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天晚上九点左右出摊,客流量多就干到凌晨两点多,人少就凌晨12点半收摊。”刘梧桐说,国庆节期间,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从9月30号晚上一直到10月2号的晚上,我跟对象一共就睡了3个小时。我们白天去南部山区各个景点儿去打卡,基本上俺俩6点半就起床开始准备,7点多开车出门到南部山区。一直待到下午4点多再往回走,到了家之后简单吃两口饭,然后再开始备货,晚上再到市区各个地方去。”

正在忙碌的刘梧桐

“平均一天能有两三百的营业额,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100多杯,营业额能在1500左右。但有时候一晚上也就卖出去几杯。”刘梧桐说,现在仅仅是勉强能够维持两个人的温饱,大钱肯定挣不到。刘梧桐还记得,济南突降暴雪的那个周末,他们几个小时一共就卖出去了五杯。

晚上8点50分不到,刘梧桐刚营业不到十分钟,就接到了第一单生意,一个路过的年轻人点了一杯热饮。刘梧桐说告诉记者,“有时候半个多小时都没有一个顾客,有时候刚摆好摊就开张了。”

记者注意到,在“路上咖啡”车前驻足观看的人倒是不少,但是真正尝试下单的人却少之又少。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也只有五六个人下单。“肯定是好奇的人多一些,下单购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人,有晚上出来玩的,也有刚刚下班回家路过的。相对来说,工作日人会少一些。”

晚上10点半,刚刚下班路过的张先生,点了一杯咖啡,坐在路边和刘梧桐畅谈了起来。张先生是90后,在医院上班,两人因为“路上咖啡”结缘。四个月来,张先生每月总会光顾几次,点一杯咖啡,坐下和刘梧桐聊聊天,谈谈工作和时事,这是他一天最放松的时段。刘梧桐说,四个月来,他们已经和一二十个固定的顾客成了好朋友。

刘梧桐说,四个月来,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些顾客,在生活中或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或者挫折,就会来他们这点一杯东西,然后讲讲自己的故事。这让刘梧桐和于路静敏觉得,现在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有长时间心情不好的顾客,每次来就买一杯咖啡,也不说话,一坐好几个小时。”

于路静敏正在打咖啡

对于当下做的这件事,刘梧桐和于路静敏都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贩卖的不是咖啡,也不是饮品,贩卖的自由,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乐趣,没有这么多的限制,给年轻人提供一个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刘梧桐说。

“首先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洋气,比较符合当下年轻人,而且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未来的社会里面会是一种刚需,它可以放慢整个城市的脚步,让现在的都市年轻人减轻一下生活的压力。”于路静敏说。

至于能做多久,刘梧桐告诉记者,“想把它做成一件持之以恒的事儿,就是一直坚持下去。不是说做个一年、两年、三年,我们想的就是一直做下去。一开始是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后期我们会先在山东省内到处转转,然后再走向全国。”

于路静敏则有些感性,“我觉得,‘路上咖啡’就有点像风筝一样,有一根线来牵着,但是这个距离的长远是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受当下环境的约束,我们自己就会把线剪断,飞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