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咖啡机>

咖啡机设备平台

咖啡机设备平台

更新时间:2022-01-19 22:52:33

36氪获悉,咖啡品牌“咖啡之翼”已于近日与智能咖啡机运营商“莱杯咖啡”达成收购协议,本次收购涉及业务、团队、软硬件、点位、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金额暂不透露

收购之前,双方在技术、团队、运营上已经有过一些合作;收购完成后,“莱杯咖啡”品牌将只保留目前已投放的部分渠道,主体业务将并入咖啡之翼原有的智能咖啡机品牌“自由翼”。两款智能设备将统一使用咖啡之翼的品牌,在不同渠道场景下共同出现。

据了解,莱杯咖啡原本在全国投放了 800 多台设备,本次收购完成后,咖啡之翼旗下的智能咖啡机有效投放数量将上升至近 4000 台。咖啡之翼创始人尹峰告诉36氪,这个赛道还在初期,据业内不完全统计,这一数量目前已是该细分领域最大的了。

先来介绍一下此次收购的两位主角

咖啡之翼成立于 2000 年,从连锁咖啡店起步,在 130 多个城市开出了 300 多家店,于 2017 年底启动智能咖啡机业务“自由翼”。咖啡之翼曾于 2017 年挂牌新三板,于 2019 年 4 月完成股东回购摘牌私有化,准备 IPO。问及咖啡之翼 IPO 的具体时间表,尹峰表示,计划未来 2-3 年内,集团部分业务上市,现阶段主要精力是开拓市场、优化业务。

莱杯咖啡则是 2015 年以自助咖啡机切入咖啡市场的,曾在 9 个月内连获 3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海尔产业金融 CEO 、青山资本、险峰长青、梅花创投、真格基金等。

莱杯咖啡融资历史 cr:鲸准

关于收购的缘由,尹峰表示,一是节约时间、规模扩张;二是双方对产品的理念基本一致,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三是优势互补,由于有多年连锁咖啡店及特许经营管理经验,咖啡之翼的系统在单机赢利管理上(进销存、总部平台等ERP、SCM 后端管理体系)经验更丰富。而莱杯咖啡核心团队出身于易到用车,系统在前端 CRM 用户营销上有更多积累。

回归本质,咖啡还是餐饮生意

采访中,尹峰格外强调一点:虽然智能咖啡机和外卖咖啡都很火热,但咖啡的底层逻辑是个慢生意。资本的注入确实显著提升了大众对咖啡的关注度,咖啡正在逐步从舶来品过渡到日常必需品,对赛道上的所有玩家来说,都是好事情。

如果观察海外成熟的咖啡市场,从来都只有占据上游的“咖啡品牌”与“咖啡设备品牌”,而没有一个“自助咖啡设备运营品牌”。同理,最近上市的瑞幸也一直自称“中国咖啡品牌”,而非“外卖咖啡品牌”。

自然地,咖啡之翼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国的“咖啡品牌”。品牌业务包含“咖啡之翼”连锁咖啡店、智能零售现磨咖啡机“自由翼”、迷你门店“小小翼”,以及为了匹配这些业务而搭建的供应链体系。

参照英国咖啡品牌 Costa(2018 年被可口可乐收购),除了众所周知的门店、供应链,他们同样有自助咖啡机 Costa Express。在尹峰看来,这样的业务延伸是正常的成长路径,为了满足所有消费者,“咖啡品牌必须无处不在”

而与自助咖啡机赛道上的竞争对手相比,尹峰认为咖啡之翼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中国本土咖啡市场及用户的理解”。主要可以体现在:

  • 咖啡之翼门店覆盖了 130 个城市,积累了选点经验,2006 年就内部启动了 ERP 内控管理,对于何种场景、何种渠道、何种用户需要何种产品,有一套内部数据库。

  • 门店本身就是以直营为基础、以“特许经营”全面扩张,在品牌、系统、运营管理、供应链、智能设备等都有积累。且相对于线下店而言,咖啡机的单机模型比较简单、经营模式也很灵活,更适合大规模扩张。

  • 在拓展门店时,咖啡之翼已经建设好了线下团队,咖啡机可以植入到门店运维体系中,整体运营成本低于市场价格。且在上下游产业链的覆盖与渗透也已初具规模:咖啡豆方面,可以实现非洲及东南亚产地的直供,并与世界最大的几个咖啡烘焙工厂、咖啡贸易商有合作;设备上,店用咖啡机、台式咖啡机和柜式自助现磨咖啡机都已与工厂达成战略合作,多以 OEM 的方式出现。

此外,从公司竞争层面来看,咖啡之翼是个有自造血能力的成熟品牌,在开启智能咖啡机业务时便“锁定了单机盈利指——即基于门店的单店盈利模式(有 87% 的加盟店存活率),确保单机也能存活,有效点位占比较高。而初创的智能咖啡机运营商们往往没有连锁店经营能力,期待以规模效应拉动品牌成长,但拓展时过度依赖资本,一旦没有热钱续命,这些品牌很容易陷入困境。

类似的观点在36氪此前对其他几家智能咖啡机项目的采访中也有提及, “咖啡零点吧”CEO 认为 2019 年行业将面临洗牌,专注高校场景的“易咖”则随后宣布收购“咖啡码头”的高校业务。

鲸准报告显示,23 个自助咖啡机早期企业里,有 13 个拿到过投资,占比 57%,尤其是 2015-2017 年,资本都很认可自助咖啡机的新零售故事。但从现在往前倒推一年,拿到新钱的不过寥寥数家

自助咖啡机融资情况统计,36kr根据公开报道整理,时间截至2019年5月

千亿咖啡市场,谁能跑出来?

咖啡是个高速增长的大赛道,前瞻网预测,2020 年中国咖啡市场销售规模将达 3000 亿元,2025 年有望突破一万亿元。且相较于日本这样饮食文化相对接近的国家,人均年饮用杯数都有 40 倍左右的差距,需求远未饱和、潜力很大。

此外,咖啡是个具有成瘾性的品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星巴克这样的品牌已经存活了近 50 年,且仍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扩张,这也是资本看好咖啡赛道的一个原因。

在尹峰看来,自助咖啡机只会满足部分场景下的需求,比如高铁站等在途或等待时的特殊场景,其占整个咖啡市场的比例大致为 20%。而如果对标欧美千万台级的存量市场,国内的咖啡机天花板大约在百万台左右。

咖啡品牌的想象力就会更大,尹峰认为,机器的特点在于可以高密度投放,铺设完成后会形成巨大的广告效应,于门店、产品以及其他衍生业务都有助力。

下一阶段,咖啡之翼的主要动作将双线并行——持续拓店 继续扩大终端投放,实现全国更高密度的咖啡服务覆盖。到2019 年的营收增长预计在 50% 以上。

相关阅读:

转型投入智能咖啡机大战,线下存续18年的「咖啡之翼」能否打破烧钱怪圈?

9个月连获三轮融资,莱杯咖啡称自助咖啡机本质是“生产即消费

2018咖啡行业研究:当咖啡遇见新零售,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