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9日讯(记者冷靖华)10元的爱心餐,每月定期医疗义诊,将智能看护设备送进居民家里,自从引入了特色养老服务,居民都说“生活大变样”。12月28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武昌千家街30号居民区后了解到,在老旧改造后,小区引入全方位的特色养老服务,受到居民的欢迎和点赞。
“营养搭配的10元爱心餐,一周每天不重样”
28日中午11时多一点,81岁的喻家乐老人早早来到楼下,与“养老驿站”里的其他居民一块,边聊天边等着午餐的到来。
千家街30号居民区建成已有30多年,五成以上的居民都是老年人,吃饭是个难题.
今年8月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小区引入了引入订餐服务——10元“爱心餐”配好送来小区。老人每餐有补贴,早餐补贴1元,中晚餐各补贴2元。
居民排队等待领取订购的爱心餐。记者冷靖华 摄
“不仅实惠,营养也丰富。”喻家乐指着“爱心餐”说,每周有番茄炒蛋、土豆烧鸡、绿豆芽炒韭菜、烧豆腐等20多个菜品轮流搭配,每天不重样,周五还有幸福鱼排、幸福蒸肉或卤肉,“菜都做得非常软烂,味道也不错,自从有了订餐服务,我就没怎么开过火。”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小区的订餐,都是从附近千家街老人食堂进行配送。这个摆放着小碗菜橱柜、锅炉和分餐桌的食堂,面积仅80多平方米,却覆盖了附近6个小区居民的送餐服务,每餐约送出200份左右。
全套智能照护设备进入家庭,“扫码、定位”全方位保护老人安全
拿到餐后,喻家乐从挂在脖子上的精致小布袋里,拿出一个电子设备给记者看,这是她刚领到的可免费使用的“电子证定位电话”。
“别看它个头小,功能可全了。”喻家乐按着键演示说,这个设备可直接按出“健康码”,去超市、公园一扫就能进;还可一键紧急呼叫三个亲人和总服务台,精准定位并联网家人手机显示,“听说要500元一台,但免费送给我们用,每月只需充10元话费就行。”
居民现场演示如何一键调取健康码。记者冷靖华 摄
“这算什么,我们家才是全套智能呢。”居民胡玲玲带着记者来到她家,参观“全套智能照护设备”。
“小乐,帮我呼叫***的电话。”“小乐,放首歌吧。”胡玲玲熟练地“指挥”着机器人“小乐”。胡玲玲告诉记者,跟着“小乐”一起来家里的,还有电子血压计、红外人体感应器、智能床垫等智能化居家养老设备,“女儿在国外,老伴是重症患者,社区知道后很关心我们,送来这些设备。”
老人正在呼唤机器人“小乐 ”。记者冷靖华 摄
“你们看,我的手机联网智能床垫,可以看到我昨晚睡觉时的心率、血压,随时监测身体状况呢。”胡玲玲的老伴祁小松介绍,“还有红外人体感应器,万一我摔倒,它感应不到人的活动,就会自动向家人发出警示,可有安全感了。”
老人给记者看智能床垫显示在手机上的数据。记者冷靖华 摄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设备都是社区引进的养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目前,已根据居民需求免费送出20台电子证定位电话和10多套智能看护设备。”
武昌区首义路街千家街社区书记刘佳介绍,现在小区的居民活动室,已被打造成居民“养老驿站”,不仅可日常活动,还能发放配餐、中医问诊等。70岁的老人绍明华告诉记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0多位专家都会来小区义诊,每两周还会有中医来诊疗,“我们还有专属的养老助理,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五年前,这里就开始为居民引入养老服务
2017年,武汉发布《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更是明确提到,推广“互联网 居家养老”新模式,积极鼓励和扶持专业机构在社区开设嵌入式的养老服务网点,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居家养老相关服务项目。
刘佳介绍,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千家街社区从2017年开始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湖北千家医康,在社区推行养老服务。
“当时,千家街打造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健康小屋’,原本只想做简单的按摩及健康检查等服务。没想到,深受居民欢迎,在居民建议下又增加了针灸、理疗等服务”,每年可服务约7000人次。
“后来老人们反映,就餐也不方便。”2018年,湖北千家医康在社区的支持下,又开放了老人食堂,为临近多个小区居民提供订餐服务。
2019年,社区将“健康小屋”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首义路街。同年,首义路街养老项目获评全国第三批示范养老基地。2020年,在社区居民要求下,千家医康又在千家街社区开辟了专门的中医门诊,方便居民日常调理。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5月,位于武昌区八一路的武铁洪山小区,也新开了一家800平方米的小区康养中心。这个康养中心,是该小区老旧改造完成后,社区和红色物业公司根据老年居民反映的需求,将原本的租赁楼回收改建成康养中心,专门为老人提供了“日间托管”、居家看护、老人日常活动和配餐等服务。
“2021年,市民政局发文要求将在全市试点建设20家养老服务综合体,2022年以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最终达到所有街道全覆盖”,刘佳介绍。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