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地暖>

地暖24kw一天用多少电

地暖24kw一天用多少电

更新时间:2022-01-21 12:57:38

秋天即将过去,2021年的第一次寒潮也将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安装地暖已经被很多家庭提上日程,目前市面上分有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种采暖系统,到底该选择哪一种呢?在大家十分纠结的时候,不妨让钜丰环境专业人士为各位全方位对比下水地暖和电地暖的区别,您就能作出很准确的选择啦!

01 水地暖

水地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水地暖的构成有:锅炉(壁挂炉),分集水器,地面盘管,地面辅材,温控器(如果分集水器可调节温度可不装),及部分弯头等配件。

1 热源

地暖的热源起到加热热水的作用。常见热源包括空气源热泵、燃气壁挂炉、电壁挂炉、市政供暖锅炉等。

2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对地暖采暖功能起到控制作用的系统,主要由分集水器和温控器及其他执行器组成。

3 分集水器

系统的水力分配装置,是地暖盘管与主管之间的管路集中。

4 混水循环泵

冷热水混合的动力装置,可提升系统水流速度、缩小供回水温差、是系统高效节能。

5 恒温阀

将高温进水与低温回水混合恒定温度(40-50℃)作为地暖系统的进水。

6 地暖末端

包括地暖盘管和保温层,起到流通热水、传递热量及防止热量流失的作用。

02 电地暖

电地暖是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发热元件温度,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

电地暖系统组成相对简单,通常只由末端与控制器构成,主要包括发热材料、温控器、地面辅材。通电后,导体工作温度控制在40-70℃,通过地面作为散热面,以辐射的方式向地面以上传递,使其表面温度升高,达到提高及保持室温的目的。

电地暖末端产品类别丰富,主要介质品类发热电缆、电热膜及其他类。发热电缆包括普通电缆及碳纤维电缆,电热膜包括碳纤维、碳晶、石墨烯电热膜等。其他类包括发热地板、碳晶地暖等。

电地暖和水地暖,都是将发热体(发热电缆或水暖盘管)均匀铺装在地板或地砖下方,对整个地面加热,进而加热房间空气,由对应的温控器将房间温度控制在舒适的温度(比如18-20℃),整个过程缓慢、均匀、自然,因此对人体感受来说,都很舒适,没有太大差别。

但是有人说水地暖暖更滋润电地暖更干燥的,其实纯属误解或者误导,要知道,水地暖并不是释放水汽出来加热空气的!在大气环境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人体感受到的相对湿度,只跟温度相关。

电地暖主要成本是铺在地上的发热电缆线、每平米均摊的初装费是固定的,面积越大初装费越高

而水地暖主要成本在壁挂炉、热泵,地面管材辅材只占小头,同样24Kw的壁挂炉,均摊在100㎡、120㎡、150㎡,所以水地暖一般来说是采暖面积越大,地暖的单位建设成本越低,适用于70㎡以上户型

使用费,电地暖的电用多少就是多少。烧燃天然气的水地暖,就不一定了。

壁挂炉能源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品质很好的能达到95%,比如冷凝壁挂炉;其次壁挂炉有最低燃烧功率,不管你采暖区域开多小、他的最低能耗都摆在那里的。

所以水地暖不推荐开单间,也并不推荐小户型,最好的就是长期大面积使用。

水地暖的管道、热源系统需要定期保养一下,不过不用太频繁、2-3年一次即可。电地暖只要不是人为故意破坏,维护成本基本为零。

03 水地暖与电地暖对比

1 水地暖

1) 优点

散热平稳,舒适度高,能够个性化调节温度;

无辐射,安全性高;

地暖管与建筑同寿,使用寿命长,且运行费用低;

面积越大越节能;

安装及维保成熟,可兼顾生活热水。

2) 缺点

温度变化惰性大、响应速度慢;

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包括锅炉及其他配件;

地暖管易堵塞,需要定期清洗保养;

层高影响大。

2 电地暖

1) 优点

升温速度快;

屋内空间占用小;

后期基本无需清洁保养,维修方便;

小面积使用更节能。

2) 缺点

电能直接用于采暖,不利于节能;

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浮沉,存在轻微辐射;

无法兼顾生活热水;

大面积使用,节能性不如水地暖,整体运行成本更高;

温度调节灵活性差,且存在温控器失灵带来的安全隐患。

直接上总结,最划算的方案——

长期、大面积选水地暖;上班族、小户型选电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