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北方的孩子有暖气,而对南方的孩子来说,就到了使出各种神器的时候了:暖水袋、暖宝宝、电热宝、油汀……相继登场。
不过,质量过关靠谱的神器确实是御寒法宝,但要是买到了不合格的产品,那带来了就不是温暖而是伤害了:
日前,家住清镇市暗流乡的两姐妹在家中看电视时,手中热水袋突然爆炸,两人双双受伤入院。
(姐姐大腿、腹部、臀部等位置受伤严重)
昨日下午,在贵钢烧伤医院病房内,记者见到了受伤的小王和她的母亲郑女士。据郑女士说,事发当晚,两个孩子正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屋内发出“嘣”的一声响。郑女士说,爆炸发生后,她看到姐姐手中的热水袋,有一道10公分长的开口,袋内液体散落。同时,小王的大腿部、腹部、臀部等位置受伤严重,妹妹的腿部也有局部烫伤。
郑女士介绍,发生爆炸的热水袋是花了30多元钱,在当地一家超市买的,没有留发票等票据。当晚爆炸时,热水袋刚刚充好电不到5分钟。目前,关于商家的理赔问题,正在协商中。
事发后,小王被迅速送到贵钢医院救治。据医生介绍,小王入院后经检查,身体皮肤的12%左右被受伤,目前,仍在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入冬以来,被热水袋烫伤的人不少——
据贵钢医院烧伤科主任邬佳敏副主任医师介绍,入冬以来,该院每天约收治5名以上被热水袋烫伤的患者。
“其中一部分是低温烫伤 。”
what?“低温”还能烫伤?
邬医生介绍,所谓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不太烫的热源导致的烫伤,由于皮肤对温度不敏感,长期“粘”在热水袋上,不变换位置,醒来后就发现水泡。
“在我们的设想中,被沸水、热油、火等超高温烫伤,比低温烫伤严重得多。而事实常常完全相反,在接触超高温物体后,我们会马上躲开,并立刻采取凉水冲洗等急救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伤害。
而在低温烫伤中,由于接触时间长,热源造成的伤害可以深入到皮下较深处的组织。
另外,烫伤后,由于创伤不太明显,疼痛感不强烈,人们往往会忽视,会让伤口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有研究表明,热源温度超过44℃,就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接触70℃的热源超过一分钟、接触60℃左右的热源超过五分钟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暖宝宝的发热温度最高可以超过60℃,电热宝的工作温度在70℃以上,而灌入沸水的暖水袋表面温度更是超过80℃,都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在此,邬医生提示,使用暖宝宝、热水袋时,应该注意防范低温烫伤。
使用保暖神器时如何防止低温烫伤
使用暖宝宝:不要把暖宝宝直接贴在身上,贴在贴身的衬衣衬裤上也不够安全,最好是贴在外以内;不要贴着暖宝宝睡觉。
使用热水袋:不要灌入沸水;不要灌得太满,70%即可;尽量排出空气;拧紧盖口,确保不漏水;使用时用毛巾包裹或隔一层毯子,不要直接接触;入睡前取出。
使用电热宝:通电时不离人,不要长期通电;不要直接接触;入睡前取出。
使用电热毯:睡觉前两个小时打开,上床后切断电源,不要整晚开着电热毯睡觉;不要直接接触电热毯,中间隔一条床单或毛毯。
(本报记者 罗付伟 )
“低温烫伤”内容部分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