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陶炉>

小电陶炉煮茶危险吗(电陶炉煮茶为啥老是溢出来)

小电陶炉煮茶危险吗(电陶炉煮茶为啥老是溢出来)

更新时间:2021-12-09 02:21:5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提到悠闲喝茶,很多人会念出白居易的那句经典。

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碗茶。

如此想想,实在快哉!

但如果是冬天喝茶,很多茶友会觉得,还是暖乎乎的煮茶更舒服。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热茶替酒,更能暖身。

寒冷的冬天,不管有伴儿,还是独自喝茶,煮上一壶茶总是最应景的做法。

然,提起轰轰烈烈的煮茶热潮,有人纳闷,有人困惑,还有人不解。

这煮茶不是跟闷泡差不多吗?

不对!煮茶可比闷泡更过分,煮茶起码得十几分钟,闷泡哪里会闷这么久?

为什么说老白茶不适合闷泡,但又可以煮茶呢?

究竟,煮茶和闷泡有什么区别?

《2》

第一,茶具不同。

煮茶用到的,是各式煮茶壶。

材质不一,容量也有大有小,使用时可以放在电陶炉,或炭火炉上加热。

常见的煮茶壶,有玻璃壶和粗陶壶。

当然,市面上还有不少金属材质的铁壶、铜壶,甚至银壶等,但它们并不推荐直接用于煮茶,不然会影响茶汤的原汁原味。

闷泡使用到的茶具,相对更丰富。

有茶水不分离的玻璃杯、保温杯、马克杯。

也有支持茶水分离的盖碗、茶壶、快客杯。

闷泡本质是让茶叶和热水长时间接触,不断释放茶味物质。

出门在外,泡茶条件有限,随身携带保温杯泡茶,闷泡时间过长实属客观无奈之举。

而在盖碗泡白茶时,注入沸水后迟迟不倒出茶汤,纯粹是主观意愿影响。

毕竟,用盖碗泡白茶时,快出水才是王道。

除非泡到尾声,茶味变淡后,才需要通过延长坐杯时间促进剩余茶味释放。

否则在注水完毕的刹那,立即合上盖,倒出茶汤即可!

《3》

第二,茶水比例不同。

冬天煮白茶,在直接煮干茶时,特别省茶。

壶里加入300-400毫升纯净水,仅需2-2.5克干茶,便能煮出充足茶味。

投茶太多反而不妥,会导致茶汤滋味过浓,不好喝。

泡白茶时,投茶标准与煮茶完全不同。

玻璃杯、保温杯、马克杯等,它们在用于泡茶时,投茶原则清一色是宜少不宜多。

投茶多,反而会浪费茶味。闷出一杯浓浓的茶,滋味不佳。

至于盖碗冲泡白茶时,茶水比例大约是1:20。

110毫升的标准盖碗,在冲泡白茶时,需要称重投茶5克。

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在这一黄金茶水比例下,更能得出绝佳风味。

对比盖碗泡茶和煮白茶,在茶与水的搭配间,大有学问。

煮茶,茶少,水多。

泡茶相对而言,茶多,水少。

茶水比例不同,是决定老白茶可以煮,但不能闷泡的关键!

《4》

第三,煮和泡的方式不同。

在不擅长烹饪的人眼里,做饭吃,只需要确保将食物煮熟,加点调味,不至于难以下咽就行。

但在专业大厨看来,炒、焖、烩、蒸、炸、烤、涮……此中门道,大有不同。

喝茶亦如此。

对喝茶不求甚解,只求解渴的路人粉,觉得煮茶和泡茶的本质一样,最终结果都是得出一杯带有茶味的水。

但在爱茶人眼里,煮和泡的区别,大有学问。

泡茶,水温呈现递减趋势。

即便往盖碗内倒出滚烫沸水,但在注水刹那,沸水的热量就在不断散失,温度下降。

而煮茶在没有关闭加热前,水温呈现递增趋势,或稳定在滚沸状态。

正因两者的水温变化不同,导致茶味释放大有不同。

所以在喝茶时,要提前明确什么茶适合煮,什么茶适合冲泡。

好比厨师做菜,什么鱼适合油炸,什么鱼适合红烧,在正式下锅前早已胸有成竹!

喝茶时,有的茶适合泡着喝,但不适合煮茶。

比如绿茶、黄茶、茉莉花茶等风味清新的茶类,泡茶喝最是直截了当。

要是突发奇想,将龙井绿茶放进煮茶壶内,既会损耗清爽风味,又会将茶味煮得苦涩不好喝,白白浪费好茶。

而即便是白茶,也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

要煮,也是煮上了年份的陈白茶、老白茶比较好。

另外还有一类特殊情况。

有的茶,泡着喝滋味平平,唯有高温煮茶才能释放充足风味。

比如,部分经过专门紧压的黑茶,硬邦邦的,在高温煮茶下才能浸出足够茶味。

不然按常规的泡茶方式,茶叶根本泡不开,滋味难以浸出!

《5》

第四,适用场合不同。

煮茶喝,更有风雅意境。

在深秋、寒冬、早春时节,气温微寒,煮壶热茶驱寒,再好不过。

煮茶,适合悠闲享受,用于慢慢打发时间。

而泡茶的节奏,有快有慢。

平日上班忙碌时,随手用玻璃杯泡茶,润喉解渴,属于快节奏喝茶。

而按功夫茶的泡法,用盖碗逐次冲泡,细细品茶,是慢节奏的饮茶享受。

通常,在用盖碗泡茶时,快出水是泡好茶的关键。

前五冲、六冲左右,往盖碗内注入沸水,便可合盖出汤。

从注水刹那到茶汤大部分倒出,需要分秒必争,用时以控制在7-8秒为宜。

等泡到后几冲,茶味被消耗后,才需要依次延长坐杯时间。

打个比方。

当你将一泡寿眉,快出水泡了6冲后,发觉茶味略淡,不复先前那样滋味饱满。

那么下一道泡茶时,大可闷10秒再倒出茶汤。

再下一道,闷20秒倒出。

再下一道,闷30秒倒出……

依次类推,适当调整,等到盖碗内的茶叶在闷泡足足一分钟,仍旧茶味偏淡时,说明它已经“油尽灯枯”,需要换茶。

不然就是将泡淡的叶底,拨入煮茶壶内。

注入纯净水,开火加热,再煮出一两壶茶汤,彻底榨干剩余茶味。

对好茶而言,即便在泡淡后,内里仍旧保留未喝透的风味。

为避免浪费,大可将其放在煮茶壶内,利用持续高温激发茶味,等待好茶的再次惊艳亮相!

稍作总结便是,盖碗泡茶时,闷泡坐杯适用于已经泡淡的茶叶。

而煮茶时,既可煮干茶,亦可考虑煮叶底。

闷泡和煮茶的“术业专攻”范围,根本不相同!

《6》

第五,用时不同。

之前提到“老白茶能煮茶,但不能闷泡”时,很多人会纳闷。

为什么用盖碗泡茶,闷泡会导致茶味变苦?但煮茶不会?

背后的潜台词是,明明煮茶的用时更长啊。

这倒也是,盖碗泡茶时,快出水的用时是7秒、8秒。

有时候,泡茶动作稍慢一些,导致盖碗内的干茶与热水多闷了几秒,泡出来的茶汤已经变味。稍显滋味浓郁,不复浓淡适中,鲜香醇爽的绝佳状态。

但如果是煮老白茶,动辄是煮上好几分钟,至少要等到茶汤沸腾才关火。

为什么闷泡会让茶味变浓,但煮茶却不会?

这背后的原因,先前已经解释过了,最主要是茶水比例不同!

但大家对煮茶的理解,也不能想当然认为,每次煮茶,一煮就是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其实不然,煮茶不需要煮太长时间。

北风瑟瑟的寒冬,气温低,先烧开一壶400毫升左右的水,等水烧开,这个过程大约用时三五分钟,主要看火力大小。

水烧开后,投入提前准备的老白茶,茶叶实现用克秤称好,备2.5克干茶放在茶则上。

茶叶投入不超过一分钟,关火

让壶中的茶汤在炉子上略微平静,等到汤水止沸,这个过程中茶味仍旧在不断释放。

大约一两分钟后,茶汤风平浪静,不再剧烈冒泡,就可以倒出公道杯内。

等到茶汤温度不再烫嘴,享受香浓细滑的热茶汤!

细数下来,从开火到茶汤可以入口,不过十来分钟时间。

那些动辄一煮就是煮半小时四十分钟,将三碗水煮成一碗汤的做法,实在太重口味!

《7》

冬天的生活,适合慵懒。

适合无所事事,又适合做一切事。

有人在等雪。

有人在念旧人。

有人在风风火火的烹食、烤肉、涮火锅。

还有人在煮茶悠闲享受。

升起一炉火,美美地喝壶热茶。

待在火炉旁的光阴,总是暖且慢。

虽然,现代生活里,还有更多便捷的取暖方式。

煮茶时,可不用火炉,改用更省心的电陶炉。

但这种围炉煮茶的冬日乐趣,仍旧不可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