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陶炉>

日本电陶炉排行(高颜值电陶炉十大排名)

日本电陶炉排行(高颜值电陶炉十大排名)

更新时间:2021-12-09 20:10:15

事茶,可谓器不厌精。究竟其间,方得茶之况味,皆得弄茶之趣。

事茶日久,在一水间蓄炉十来只,炭品五六种;安吉竹炉、潮州红泥炉、风炉仔、南丰白泥炉、丽江铜炉、香格里拉黑陶炉、临沧铁炉、泥炉、日本火钵、柴窑烧陶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性格,适宜不同的茶时用之,择日一一道来。

“松下煎茶试竹炉,涛声隐隐起风湖。老僧妙思禅机外,烧尽山泉竹未枯。”清夏微雨后,竹炉内炭红如炽,偶有橄榄炭在火中绽开之声,银壶水沸时,炉壁尚一片清凉。

此竹炉为仿故宫竹炉造型,以安吉竹材编制,编好后抹上大漆,内置泥炉胎,泥炉与竹外箱之间有防火隔热物填充,整体较重,适合在室内用,故安置在茶案边使用,以银壶、柴窑陶壶煎水都很好用。

昔日的竹炉颇有些故事。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距今618年前,无锡惠山寺僧在寺庙内外植茶制茶,名日“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条索卷曲,肥壮翠绿,白毫披覆,冲瀹后香高味浓,汤色晶莹隐翠,滋味鲜醇,特别是以二泉水冲泡,更得毫茶真味,“无锡茶,二泉水”一时名响天下。

惠山寺住持普珍是一位嗜茶兼爱诗的僧人,偶作巧思请湖州的竹工编制了一个烹泉煮茶的竹炉,炉里面填了土隔热,炉心装上铜栅栏,普珍和尚以此竹炉煮二泉水泡茶,款待时常来二泉游赏的文人知交。

中国的文人素来有爱竹的情节,平日里见多了红泥小炉煎水煮茶,忽然在惠山寺里看到这清雅之物不由得暗合心曲、文思荡漾,吃茶之余纷纷为竹炉题诗作画吟咏不已,一时竟成了一段文坛雅事。

普珍和尚还延请画家王绂临摹下竹炉图,学士王达作文,诸位诗者题诗,装帧成一帧《竹炉茶图卷》。这段佳话也被记录在了《无锡金匮县志》里。“惠山亭上老僧伽,斫竹编爐意自嘉。”

后来,竹炉不知去向,直到明成化年丙申冬月,词人秦观的后裔秦夔复得于无锡城杨氏家中。秦夔为此作了《听松庵茶炉记》,内云:炉以竹为之,崇俭素也,于山房为宜。

合炉之具其数有六:为瓶之似弥明石鼎者一,为茗碗者四,为陶碗者四,皆陶器也;方而为茶格一,截斑竹为之,乃洪武间惠山寺听松庵真公旧物。

从此段文字中可见,当时的竹炉乃是以斑竹制成。斑竹是竹中的清士雅物,上好的斑竹自古因稀少而价格不菲,可想见当年普珍和尚嗜茶之深,制炉之精。

后来,因乾隆皇帝与竹炉的一段茶缘,使得这小小竹炉又平添了许多传奇。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二月,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去惠山寺礼佛,在寺中看到了后人复制的竹炉,并亲见了竹炉煎水煮茶的清韵。风雅的乾隆虽然极喜这竹炉,可并未夺人所爱,而是当即命工匠仿制了两只竹炉带回宫中使用。

据说在这仿制的竹炉底板上还镌刻有乾隆的御诗及跋:“竹炉匪爱鼎,良工率能造。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乾隆辛未春,过听松庵,见明僧性海所遗竹炉,命仿制并纪以诗。御题。”

乾隆帝仿制的竹茶炉现在还存在北京故宫里,偶然展出时还能看到。有方家测量过,此炉外方内圆,高12厘米,宽侣厘米,四柱直径各1.5厘米。

炉心为陶土,内径7厘米,上罩铜质垫圈,炉口长方形,宽3厘米,长4厘米,护了一圈铜套。而惠山寺竹炉山房的竹炉再度消失,江湖上再无下文。

昔日竹炉煎煮的惠山泉是用来冲瀹“无锡毫茶”,泉水贵轻、贵活,橄榄炭无杂木俗气并略带榄香,即沸稍微降温后冲瀹细嫩的无锡毫茶,茶汤该是甘醇有加。

今人制作的竹炉亦有几种款式,使用起来各有利弊,需竹、泥、铜等元素一一妥帖配合,才得实用与美观皆具。

平日以明子引火,龙眼木炭垫底,青钢木炭作为主燃之炭品,一炉炭可煎水2~3壶。三沸之水冲瀹有些年头的普洱生茶、熟茶,茶汤饱满,尽发茶香;若吃岩茶、老乌龙时,则以橄榄炭铺上层,发火迅急,所煎之水冲瀹岩茶、老乌龙,滋味大好,汤感层次丰富有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