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电视在印度开售,一分钟全被抢光之后,网上再次传出两位美国人,为了争抢中国制造的一台液晶电视机,在超市扭打起来的消息。时代变了,这样中国制造盛况,让不少国人倍感自豪。
不过,看外国人为中国电视疯狂的同时,70后、80后机友不禁回忆起当年,国人疯狂迷恋索尼、松下、三洋等日本品牌电视机的模样。
00后的机友可能不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我电视行业尚处于萌芽向成长阶段过渡,而海外发达国家却已进入成熟阶段。因此,当以日本为主的松下、索尼、东芝、夏普等电视外资品牌进入我国时,便以迅猛之势成功拿下国内80%的电视市场份额。
当时的国人,大多以买到一台松下、索尼等日本电视机为荣,排队拿货的盛况也是此起彼伏。让人意外的是,中国人曾疯抢的日本电视机,在当下的中国市场几乎不见踪影。即便是曾红遍全球的索尼、松下、三洋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小米、海信、创维、华为、乐视等优秀国产品牌崛起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电视品牌的“傲慢”有关。
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这让包括日本各大电视品牌在内,任何一个国际企业垂涎三尺。但是,这些外来品牌却轻视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尤其是以索尼等品牌为主的日本家电企业。
索尼电视在中国没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于重技术而轻市场”。简单来说就是,本地化运营做得差。当年,索尼单方面认为技术就是一切,完全无视市场的需求,无视消费者的声音。
当时的国产电视品牌虽然在技术上拼不过索尼,但在优质节目内容供应上却有压索尼一头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虹等国产品牌疯狂开启价格战模式,而索尼受利润拖累,市场开拓束手束脚,最终销量越来越差。
当时的索尼负责人是这样说的:索尼是一家上市公司,利润率是必须要考核的指标。这就意味着,贯彻“卖掉生产出来的产品”理念,在价格等方面绝不让步的索尼,在由长虹电视发起的价格战中,完全没有优势。因此它倒下也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不止索尼有这样的“大企业病”,松下、三洋也不例外。它们内部过分自信的产品思维,将其在整体运营方面的弊端暴露得相当彻底。最终日本电视被中韩企业吊打,日本制造这一神话也走向了集体没落。现如今,提起电视机品牌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便是小米、华为、海信等中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