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张一硕在看完电视剧《功勋》时说:“《功勋》让我看到了一位位鲜活的英雄前辈,在为祖国燃烧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生命。”10月25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这部电视剧讲述了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其“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参加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主持。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电视剧《功勋》全剧48集揽获20.455%电视观众,回看用户规模始终位居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豆瓣评分高达9.1。据该剧的网络播出平台之一优酷总裁樊路远介绍,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家平台总播放量分别都超过了3个亿,是下半年播放最好的主题剧。通过梳理分析三家平台的观众群,他提出这部电视剧在观众构成上出现了这三大特点:年轻用户占主流,18至39岁观看《功勋》的用户占比67%;实现了内容最大程度下沉,除二线城市人群稍多外,其他各线城市人群比较均衡,二三四五线城市观众人群占比超过70%;用户观剧互动活跃,用户频频发弹幕互动,好评如潮。
《功勋》用单元剧的形式,分为《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每一个单元的主创人员都来到了座谈会现场,他们在交流创作经验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当初刚一接到这一主题创作任务时的想法——拒绝,因为这样的作品很难拍好。这部剧的总导演郑晓龙直言:“以我以往的创作经验,通常‘自下而上’的创作是容易成功的,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创作,要想成功极其不易。”此外,他认为这部剧还有两个创作难点:一是在他们要着手创作时,8位功勋人物当时大部分还健在,能施展的艺术创作空间有多大?二是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核物理、核潜艇、航天、医药、农业育种科技等等,让老百姓看懂都不容易,又遑论感兴趣。他感叹道,这样的故事,做一个都不敢保证成功,还要同时做8个!
然而,这部剧从播出的情况和观众的反馈来说,非常成功。主创们在总结自己的创作过程时提到一个词是“沉浸”。《无名英雄于敏》的导演沈严说,“我相信是于敏先生的事迹打动了大家,剧组的创作氛围空前热烈,大家都沉浸在爱国热情的表达和对科学家的致敬上。”《能文能武李延年》的主演王雷谈道,毛卫宁导演在开机前,向所有演员提出了要求,“要像战士一样去面对整部戏”,于是王雷就跟所有扮演战士的演员们一起,待在战壕里,感受战争的残酷。
正如《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编剧刘戈建说的:“得益于写这部剧的机会,我才有了一个与英雄共情,以及与崇敬英雄的亿万观众共情的机会。”王雷谈道,李延年老人在接受采访、叙述往事时很多记忆模糊了,他可能会记错一些时间、一些细节,但我们发现,他绝对不会记错战友的名字,这让王雷印象十分深刻,所以他在表现李延年与每一位战士之间的故事时,着力在他与战士的情感上下功夫。当一个个战友在战场上倒下时,李延年的悲愤之情,也是他在表演中精雕细琢的重点。
电视剧不光对8位功勋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对他们的家人、朋友、同事、战友也有栩栩如生的描摩。《能文能武李延年》里的小安东、陈衍宗、罗厚材等七连的士兵;《无名英雄于敏》中在飞机失事前以身保护数据资料的郝国志、累出结核病的陆杰;《默默无闻张富清》中,支持丈夫工作的妻子孙玉兰,因父亲工作繁忙被耽误病情、智商只停留在5岁的大女儿……这些共和国的脊梁不是几个人,而是一群人。李延年在受勋时说:“我知道这个勋章不是授给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一个代表,荣誉属于千千万万牺牲的烈士。”军功赫赫却在转业后,从来不和组织讲待遇只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帮助当地老百姓吃上“实实成成的干饭”的张富清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
沈严了解到,于敏生前一直拒绝“氢弹之父”的称号,反复强调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他说:“我不认为这是老人家简单的谦逊,因为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于敏先生的背后,千千万万个‘于敏’在为祖国的强大付出无可想象的努力。因此我们也尊重了于敏先生的意愿,在塑造功勋人物于敏先生的同时向我国的科学家们致以敬意。”
“我就不相信面对深深打动我的英雄事迹,观众会无动于衷!”刘戈建说,谈到创作方法,他遵循了他自己称为自然主义的创作模式,即先不去构思什么桥段,而是首先将346.6高地攻防战实际情况下应该发生的所有过程以及李延年在其中的经历作一个梳理。从战前的各级作战会议到战前动员,战前准备一直到完成作战任务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去找故事情节、找矛盾冲突点、找人物特征的表现场景。第一集的小安东事件就是根据战前动员的环节构思出来的。郑晓龙总结说,8个单元主创们的共识就是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核心要求就两个字:真实。他具体说道,“除了我一向强调的细节真实,比如服装、道具、场景这些都要尽力还原外,还要求要有时代的真实感,人物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都要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年代,哪怕是一些虚构的情节,也必须是符合功勋人物的主要精神以及以人物自身特点为依据有可能发生的剧情。”他强调说,不刻意拔高,不喊空洞的口号,不搞伪激情,既要写出不平凡人的平凡,也要写出平凡人的不平凡。
中宣部文艺局、国防科工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相关司局和单位负责人、上海方面相关负责人,以及业界专家、该剧出品方和主创代表、播出平台代表等共同出席了会议。
作者:吴月玲
来源: 《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