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杭州哪里有专业修理电视的(杭州电视机上门维修)

杭州哪里有专业修理电视的(杭州电视机上门维修)

更新时间:2022-01-06 19:46:06

想去灵隐烧香,必过一桥。此桥名曰回龙桥。

过回龙桥右拐,穿过大墙,就到了北高峰的山脚。

山脚西侧有一条便道,缓缓而上,不过二百步许,你会看到有一座殿堂。这里乔木深深,芳草萋萋,游人鲜至。比一墙之隔的大雄宝殿更平添一分佛门的肃穆和清幽。

是的,上山了。

杭州电视机厂,尤其是在一些老职工中谈起“山上的时候”,那么,“山上”的含义是不言而喻。之所以能带来人们对岁月的回顾和感念,是因为杭州电视机厂从1973年建厂始到1978年搬迁止,有五年多的光阴是在这灵隐寺方丈殿度过的。以后人们总是习惯地把这段历史称为”山上的时候“。杭州电视机厂就是在这里诞生、起步并得到初步发展。

今天,殿堂里佛像端坐,袅袅青烟中梵语声声,“山上人”恍若隔世。在这里探寻一家企业的渊源,实在令人思㥩万千,如果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肯定可以发掘更深刻的内涵,即使只是粗略地向朋友们介绍杭州电视机厂的一段历程,也无法避开一个癫狂时代的惊风暴雨。

从历史上看,古刹灵隐曾多次焚毁,众菩萨能过”文革“劫难,实属天大造化,只是那吃”白食“的和尚岂能再留,于是乎僧人们纷纷打点行装各奔东西。方丈殿由此冷落。春去秋来,风剥雨侵,古庙已残破不堪。

1969年夏天,”五七“道路的口号声震天价响,大批干部涌向农村战天斗地。当时市级机关”五七“干校设在乔司,但有些老弱病残人员实在不宜农活,当权动了慈悲,那就留在城里办个厂吧。

办工厂要场地,转了几圈,最后看中了这空空荡荡的方丈殿。庙破又何妨,更好炼红心,大腿一拍,定了!于是有了白手起家,五个背包办工厂的佳话。接着新鲜血液也不断涌进,招进40名豆蔻年华的初中生。

要说神也真神,虽说是半路出家,小厂却办得有模有样,从生产话筒到5瓦扩音机,三路载波机,一直产销两旺。“五七”干校原本是要你“洗心革面”,也许是山高皇帝远,这小厂一来二去,竟赚了一笔钱。哈哈!足有25万,那年头可不是小数目了,俨然是个小财主了,足让人刮目相看。看来第一个来“山上”安营扎寨的非“五七”干校莫属了。

尽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要想做电视机的梦,恐怕还未必。要说是哪路英雄来闯山门,还须细细道来。

如果说电视机和王星记(扇厂)也有一段因缘,那今天的朋友可能更为不解了,还是长话短说。

1969年的下半年到1971年间,浙江电子行业部门有一场会战,组织全省广播电视设备、基础原材料、半导体器件协作攻关。由于广泛宣传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使得各行各业人士大开眼界。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与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赞叹不已,从而激发了一个发展电子工业的热潮。

电子技术神奇而不神秘,上啊!于是大小厂家争相一显身手。当然,产生在那个年代里,这种带有会战色彩的生产运动其利弊得失已有定论。在这股生产热潮中,东风扇厂不愧为佼佼者,在众多好手中抢到了电视机这个试制项目。

扇厂把调来的一批无线电技术人员和部分工人组成一个电视机车间,瞄准国内唯一的黑白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模仿地进行生产。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付出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卖了孩子买合笼,不蒸馒头蒸(争)口气。至今回味,仍让人感叹不已。

这样浙江第一台东风牌电视机就在东风扇厂问世了。

不过,电视机和扇子毕竟风马牛不相及。从生产管理到原材料调配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上头终于发话了,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多用点力气吧。上级指示,扇子厂还是做扇子。

这样,东风扇厂”桥断路绝“,产品技术唯有转让。忍痛割爱,但求有个好人家。

”五七“干校无线电厂在灵隐,东风扇厂在邻近城站的葵巷。拉拉够不着,喊喊听不见。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但真要得到这个”巧“,也是要有条件的。

跨入上世纪70年代不久,杭州市有关部门就制定了杭州工业发展规划,电视机就是其中一个项目。看到兄弟省市在电子产业的步伐日趋加快,杭州电视工业上马也是迫在眉睫了。可真想要投资一个专业电视机生产厂,那还得拍拍自己的口袋,没钱!

但解决不能光拍口袋,要拍脑袋。有人提议了,能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动动脑筋,无非是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想来想去,果然,得出一个万全之策。

”五七“干校那个厂不是有场地、有资金吗?扇厂处境尴尬,但有技术有产品啊。看来这本是水到渠成的事。一张红头文件,两家就合成了一家。

1973年1月,五七干校更名为东风电视机厂,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归口杭州市电子仪表工业局。锣鼓声中,东风扇厂电视机车间一行40余人,高高兴兴”上山”入了伙。

扛来”东风电视厂“这面大旗,山头上一矗,即刻招兵买马。怎么说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委实百十来号人,三个车间一分,三个科室一摊,人手处处捉襟见肘。于是,火烧眉毛地从杭州无线电四厂搬来救兵22人。人是世间第一个最可贵的,什么时候也没有比眼下更有

体会了。

也许有人要发话了,赶紧招工啊。招工,门都没有!那年头是要有指标的。

还是”婆婆“沉得住气,没有指标,又有何惧哉,我电子仪表局自有办法。

说来杭州电子仪表局有个宝贝疙瘩,因为太宝贝了,藏在了深山冷坞里。杭州无线电二厂,是电子仪表局的第一厂,生产晶体管,那年头这可算得上”天子骄子“了,作为小三线,远远地窝在昌化大山沟里。

实在是生不逢时啊,居然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无产品,工人晒日头,打扑克,天长日久如何了得。电子仪表局决定从二厂抽部分人员充实杭州各厂家。

好事啊,用今天话来说是双赢。能跳出山沟自然是喜出望外,接收厂家更是求之不得。这就叫皆大欢喜。

这样,山上的破庙里又驻进了一彪人马。对以后发展到四五千人的大厂来说,这区区60余人何足挂齿,用杭州话来说,”花儿不起“。但在当时,却是增添了三分之一的人力。这部分工人大多有几年工龄,有一定技术,能适应工厂的生产和管理,不能不说是支生力军。

主力就说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支精干的小分队万不可遗漏。同年7月,又从杭州电池厂接收了一个电视机试制小组,约10人。别看人数少,但都是精兵强将,带来的”小宝贝“好生了得,日后大展宏图,亦悲亦喜,全在其中。

话说到此,告一回合。

总之,1973年底,全厂职工人数为191人。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一声令下,四面八方会聚”山上”。

千言万语一句话——社会主义好!

从那时起,这家企业翻开新篇章。至于,以后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甜酸苦辣,几多风花雪夜,几多电闪雷鸣,一言难尽,且看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