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70华诞。七十年间,中国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经历了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在体系完备的“新中国第一”中,天津贡献突出。今天起,天津眼工作室连续推出【天津创造的“新中国第一”】系列报道,为您细数天津在多个领域创造的多项新中国第一。
历史背景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全球已有超过500个电视台、4000万台电视机。但是,我国的电视广播处于空白状态。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事业,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天津无线电厂。经过半年多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1958年3月初,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并于3月17日实地接收信号试验成功。这台电视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华夏第一屏”。
亲历者说
米思贤:原天津无线电厂总经理
“接到研制电视机的任务,大家都傻眼了。当时,别说造电视,很多人连电视机什么样儿都没见过。”1957年,20岁的米思贤刚进厂。不懂技术、没有设备,研制小组唯一有的就是一台苏联“红宝石”牌电视的样机。“拆开样机,有上千个零件。想造出电视,就要先把这些元器件全都造出来。”
通过拆卸研究,研制小组发现,国外电视机的电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性能也好,可以借鉴参考,但不能照搬照抄。 “因为我国当时的电子工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尚有较大的差距,许多元器件和材料还不能生产,仿制的路走不通。”米思贤说。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和紧张的技术准备,1958年初,研制小组根据我国当时的元器件配套能力、工艺加工水平、使用维修等国情,制定了“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控制旋钮设在前方”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这中间,检验设备是个坎。”米思贤说,当时既没有电视专用仪器,又没有广播电视信号用以检查电视机的实际接收质量,试验过程费时又费力。经过大家潜心钻研、集体攻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逐个被突破,如大电流磁偏转技术、超高压产生和绝缘技术、电磁干扰隔离和屏蔽技术,以及电视图像和伴音质量的高保真技术等。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马鞍形的偏转线圈,制造难度大,要求也高。”米思贤回忆道,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偏转线圈难题才被攻克。无一例外,技术攻关的每一步都是从失败中最终走出来的,都是从无到有的自主创新创造。
1958年3月初,终于试制成功第一台820型35厘米电子管黑白电视机。除了显像管是进口的,其余所有部件都是在天津无线电厂的第一车间生产出来的。
同年“五一”前夕,举全厂之力赶制出第一批15台电视机。4月30日上午,天津无线电厂党委书记张珍、厂长吴新等,携带着10台电视机走进中南海,向中央领导同志献礼。国家特以首都“北京”为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命名,这也标志着全国第一家电视机生产厂的诞生。
相关链接
2015年以来,中国电视品牌全球市场份额开始崛起,目前已超过日韩等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品牌国。2018年,全球电视机的出货量共为2.4亿台,在这其中,中国就贡献了1.6亿台,全球占比达到了67%。
参观提示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TCL液晶产业园内的TCL电视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电视机为藏品的博物馆。该博物馆中陈列和介绍了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
TCL电视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者需提前通过TCL预约报名参观系统预约。开放时间:工作日9:00—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