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去年一月底爆发疫情以来,德国两大公共电视台的主要政治访谈节目的内容千篇一律,几乎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新冠病毒“。到上周末以前,惟有两个例外:1)围绕美国大选以及冲击国会事件,2)德国基民盟(CDU)选举新的党主席。
上周末(4月11日),观众和选民终于“盼来”了另一个新话题:联盟党(Union)下届“总理候选人”(Kanzlerkandidat)。
在德国,每个参加竞选的政党都能提出自己的“首席候选人”(Spitzenkandidat),但只有有望担纲组阁的政党,如联盟党、社民党(SPD)和绿党(die Grünen),其首席候选人才被称为“总理候选人”。
这次争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的双方可谓旗鼓相当:一位是基民盟主席、现任北威州州长拉舍特(Armin Laschet),另一位是基社盟主席、现任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Markus Söder)。
拉舍特,图片来源:wiki
索德尔,图片来源:wiki
联盟党这次之所以要推举新的总理候选人,是因为默克尔在两年前不仅辞去了党主席一职,还宣布本届任期结束后彻底退出政坛。
2015年“难民危机”爆发后,基民盟主席的她与基社盟主席的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政见分歧。联盟党内部的重大嫌隙是导致默克尔2018年10月作出上述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默克尔是德国的政治“长青树”。她在任内经历了两位基民盟党主席和五位总干事、八位社民党主席、两位天主教教宗、四位美国和法国总统以及五位英国首相。如果下届政府组阁顺利,也就是不像上届那样“难产”的话,默克尔的总理任期16年,与科尔相同;如果按照政府的届数看的话,科尔共领导了五届,默克尔四届;如果按任期的天数算,默克尔有望超过科尔。
按照德国的选举制度,对总理的任期没有限制,这样能确保政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例:德国二战后立国(1949)至今72年,仅产生了8位总理;而意大利从1946年至今75年,却“涌现”了29位总理。
因此,默克尔退出政坛的决定不仅给基民盟和联盟党带来了不小的“后遗症”,也对德国的内外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既是“姐妹”,亦为“对手”
基民盟(CDU)/基社盟(CSU)是德国战败投降后不久在西部占领区内先后成立的两个独立政党。当时,德国尚处于被占状态,本土政党的活动大多局限在各个占领区内,要形成跨区的全国性政党阻力很大。但是,西部占领区内带有基督教色彩的大小政党并未放弃联合的打算。
1948年,基社盟做出决定:立足巴伐利亚,政党活动虽仅限于该州,但并非单纯的“地方党”;基民盟则联合其他基督教政治组织组成统一的政党,活动范围涵盖巴伐利亚以外的西德其他各州。1949年,基民盟和基社盟在联邦议会中形成共同的议会党团。
由于两党的党名中均含有“基督教”(Chritlich)和“联盟”(Union)这两个字,所以,两党组合后也被称为“基督教联盟党”,简称“联盟党”(Unionspartei),俗称“姐妹党”(Schwesterpartei)。两党特殊的结构(活动范围、党部分布和党员数量)决定了各自在联盟中的地位:基民盟是“大姐”,基社盟是“小妹”。
两党的关系虽然密切,但“姐妹阋墙”其实由来已久。每次矛盾激化一般都是妹妹个性过强、“野心”过大造成的:科尔(Helmut Kohl)和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之间的矛盾如是,默克尔和泽霍费尔之争亦复如是。
政治宿敌:科尔和施特劳斯(资料图)
2018年的“默泽之争”给两党造成的隔阂与创伤经过两年多的修复刚有好转,但随着2021“超级选举年”(Superwahljahr)的到来,内斗似乎再现端倪,两党再次进入“恶循环期”。
默克尔宣布提前交出党内权柄后基本不再介入党务;接班人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有负众望,当选一年后即宣布辞职。由于疫情的原因,基民盟新的党魁(拉舍特)直到今年1月底才产生。
从目前情况看,北威州基民盟虽然是党内最大的地方党部,但这不代表一切尽在拉舍特的掌控之中,相反,他的地位还非常不稳,但这不影响他进入总理府的决心。
基社盟的情形略有不同:泽霍费尔下台后,继任者是能力很强的“少壮派”索德尔。他担任基民盟党魁已两年有余,自己的人脉早已铺好,所以,在时间上看,他比拉舍特占据优势。关键是,他在整个抗疫过程中出镜率很高,其果敢的作风引起全国的关注,并得到了很多德国人的认可。虽然他一再表示“自己的位置在巴伐利亚”,但几乎无人相信他真的没有进军柏林的“野心”。
果然,鉴于党内外的呼声和压力,拉舍特和索德尔无法再闪烁其词。一周前(4月11日),两人在进行了长时间的私下交流后终于走到台前,宣布了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
之所以说“结果”,是因为两人都认为彼此有能力担任总理一职,并都表示有意出来当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之所以说“不是结果”,是因为两人并未决定由谁来担纲。这就为眼下新一轮的内斗埋下了伏笔。
“K”问题——联盟党的政治“痼疾”
“总理候选人”问题(Kanzlerkandidatur-Frage),简称“K”问题,是相关政党党内以及全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社民党和绿党的总候选人产生过程也值得玩味,但本文集中关注联盟党目前遇到的“K”窘境。
理论上说,基民盟和基社盟共同的“首席候选人”(Spitzenkandidat)可以有以下几个产生方式:1)“和谐型”,即两党主席友好协商,共推候选人。2)“传统型”,即“大姐”有优先权,但在党内意见不统一或无人可推的情况下,也可主动把机会让给“小妹”。3)“逆序型”,即在“大姐”积弱、“小妹”强势的情况下,后者挑战前者的“优先权”。
根据历史经验,如果是第一第二种类型,首席候选人的产生往往比较顺利。如果是第三种情况,联盟党内的“内讧”就很难避免,因为双方至今依然没有一个有传承和固定的程序模式可循。
也就是说,两党可以各自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候选人,譬如,通过党的最高机构——联邦执行委员会(Parteivortand)和主席团(Präsidium)——, 或特别党代会(Sonderparteitag),或干脆通过全党“公投”。但是,这样产生的结果都只是一党的决定,并无法顺理成章地形成两党共同的候选人。这是第三种情况下每次必定出现“乱局”的根本原因所在。怎么办?
从组织架构上看,双方唯一一个能联席推举候选人的平台是两党在联邦议会中共同的“议会党团”(Bundestagsfraktion der Union)。
这里坐镇的是两党的联邦议员,而这些议员——无论是在各自选区内直接胜出的,还是被党推举入选的——是由选票决定的,因此,他们的政治职业生涯与共同候选人带来的胜算概率密不可分,候选人的强弱和获胜前景,直接影响他们的“饭碗”。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每次两党争执不下的时候,议员们非常希望能介入候选人的遴选程序;而占据民意优势的一方也更愿意通过联邦议会党团这个平台来决胜负。
历史上,眼下的僵局并非“首例”,而是已发生过多次。
·科尔VS施特劳斯
基民盟前主席科尔(Helmut Kohl)和基社盟前主席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均非常有个性,且彼此看不上。施特劳斯曾这样评价科尔:他永远不可能当上总理,他毫无能力,缺乏性格、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条件,他缺乏当总理的所有条件。
政治宿敌:科尔和施特劳斯
1976年大选前,科尔未与施特劳斯商量,相当“冷血”地使用了“优先权”,独自宣布挑战当时的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施密特(Helmut Schmidt)。受到轻视的施特劳斯很生气,坚决抵制科尔的做法。
双方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会谈,最后科尔虽然成为两党的联合候选人,但基社盟并未真正支持过他。在双方会商后发表的声明中,基社盟冰冷地表示:“基社盟获悉基民盟作为大党提出了优先权的要求……”
那年大选的结果,联盟党虽然成为联邦议会第一大党(48.6%),却以不到2%的微弱劣势败给了另外两个愿意继续组成联合政府的政党(社民党和自民党),这两党的票数加在一起为50,5%。科尔的第一次“总理梦”破碎。
·施特劳斯VS阿尔布莱希特
1980年大选前,两党在候选人问题上再次出现严重分歧。
科尔在上一届大选中败北,加上这次自己的民调结果不佳,所以,他放弃再次行使“优先权”,但并未“主动让贤”给施特劳斯,而是推举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的党内朋友阿尔布莱希特(Ernst Albrecht),也就是现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女士的父亲。
这个做法惹毛了基社盟。施特劳斯一度打算两党分家,不再把本党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巴伐利亚,而是冲出巴州面向全国;基民盟则“威胁”将向巴伐利亚发展势力,以此成功逼迫基社盟放弃了改变现状的计划。
但在总理候选人问题上,双方进行了多层面的会商,但均无疾而终。最后,两党决定在联邦议会党团内进行不记名投票。结果,施特劳斯胜出,成为两党总理候选人。只不过,他在大选中惨败,是联盟党1949年以来最差的战绩。施特劳斯坚信这是“大姐”基民盟没有全力支持他的结果。
·斯托伊贝VS默克尔
2002年大选前,基民盟在经历了1999年老总理科尔的“献金丑闻”后尚未从低谷走出来,而2000年才上任的新主席默克尔当时在党内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这里的原因很多,也包括默克尔的女性性别以及来自东德的背景和不强争的个性。尽管如此,她在第二年(2001)还是表达了竞选总理的意愿。
面对一个积弱的“大姐”基民盟,也因为自己较好的民调结果,时任巴伐利亚州长的基社盟党主席斯托伊贝(Edmund Stoiber)邀请默克尔来沃尔夫拉茨豪森(Wolfratshausen)家中做客,共商如何解决“K”问题。
这次史称“沃尔夫拉茨豪森早餐”(Wolfratshauser Frühstück)的会面,还真有点中国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意味。最后,默克尔先忍为上,作出了妥协;斯托伊贝如愿以偿,成为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
整个竞选过程中,斯托伊贝一路看好,民调领先,胜利在望。可是,一场自然灾害让他的“总理梦”在易北河的洪水中化为泡影,眼看连任计划要落空的社民党候选人施罗德比联盟党多得60万选票,逆转获胜。
从以上历史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党在“K“问题上出现僵局均与党主席的个性以及”大姐弱,小妹强“的阶段格局有关。这次拉舍特和索德尔互不相让的背景同样如此。
一周的“内斗”终于落幕
拉舍特年初当选为基民盟党主席后,“K”问题自然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每当被记者问及此事,他的回答总是:我和索德尔商定,这个问题会在复活节(Ostern)和五旬节(Pfingsten)之间做出决断。
这两个基督教节日分别在4月5日和5月24日,中间相隔一个半月多,所以,具体哪天有结果一直是一个谜。
复活节过后,这个问题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起码是记者们每次都不厌其烦重复的一个问题;党内要求尽快澄清这一问题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上周日(4月11日),拉舍特和索德尔在联盟党议会党团两位负责人的陪同下,一起面对记者的提问,有关“K”问题的博弈也由此从幕后转到了台前。
关于这场为时19分钟的“历史性”记者招待会,如果只看媒体报道,我们会被再次误导(这点在下文中会进一步阐述)。经验告诉我们,凡事最好尽量看当事人当场的全部表述,而非媒体事后的“碎化”报道,不然很难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笔者全程跟踪了记者招待会,总体印象是拉舍特的表现比较拘谨,发言内容比较宽泛,也略显枯燥,这说明他很清楚自己的“软肋”,能感觉他更愿意幕后斡旋布局。索德尔则一如既往的自信,而且是绝对的有备而来,他很清楚自己是“民调之王”(Umfragekönig),所以数次强调“支持率”的重要性。
如之前所说,这次两人宣布了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双双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总理一职,也都愿意出来担纲,但不确定两人中谁出马。很明显,这只是一次“火力侦察”,放一枪,看党内外的反应再说。
索德尔有段话很重要,后来也被“对手”和媒体反复引用,所以,为了严谨起见,笔者将这段话的原文翻译出来以作参照。索德尔说:
“……经过反复考量,我今天在议会党团领导小组,不是对媒体,而是在一个恰当的场所,即议会党团这里,宣布愿意出来担纲竞选。如果基民盟,她是大姐,不言而喻,广泛支持(我的竞选),如果党、议会党团和党员们愿意,那对我来说事情就很明确,我不会收回承诺,愿意担起这个责任……当然,如果大姐说(我)不是他们的人选,而是有别的人选,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明确的表示,我们当然也会接受……”。
第二天(4月12日),基民盟最高领导机构(党的联邦执行委员会和主席团)开会,拉舍特获得“绝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当天晚上,基社盟的最高领导机构也召开会议,结果是“全票”支持索德尔。
基民盟党内高层会商结果很明确:你索德尔不是表示只要我们广泛支持(“breite Unterstützung”)某一个人选的话你就接受吗?那好,我们绝大多数都支持本党主席拉舍特。对此,基社盟的回应更明确:你们的支持只是“绝大多数”,说明还有反对声音,而我们可是“全票”。
很明显,双方在前一天的“火力侦察”后开始正式进入阵地对垒。大姐坚持使用自己的“优选权”,小妹则毫无放弃的意思。“K”问题由此陷入僵局。
周二(4月13日),两位候选人共同面对联盟党议会党团全体会议。据报道,拉舍特是“被迫”前往,因为他在前一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及时还表示第二天没有参加的安排。但索德尔单方面宣布要参加,在这种情况下,拉舍特不能“示弱”,只好硬着头皮去。
据参加会议的议员透露,这次会议的“火药味”比较浓烈。基社民籍的前联邦交通部长拉姆绍尔(Peter Raumsauer)形容当时的情况时称“两人像古代被拉上角斗场的角斗士”。意思是刀光剑影,血花四溅。
明镜周刊用PS图片来表现这次“宫斗”
会上,拉舍特呼吁两党团结,对所谓的“独角戏”(One-Man-Show)不以为然(指向很明确了);索德尔则对议员们抛出“诱饵”,他说:联盟党必须竭尽所能,争取最好的成绩,以便更多的本党议员能进入联邦议会,为此,我们需要一个最佳的团队。言外之意,谁当选,取决于谁最有希望带领联盟党取得更好的成绩。由于目前的党内外民意明显倾向于他,索德尔这里所指也很明显。
会上的许多发言多数支持巴伐利亚州长,拉舍特显得有些落单。
还有一个迹象颇说明两人的处境:支持拉舍特的人呼吁应该尽快做出决断,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党内的分化会越明显,动摇者会增加。索德尔深知这点,所以采取了“放长线”策略。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此重大的决策不能急于求成,再说,也不在乎多几日思考的时间。
果然,周四(4月15日),德国东部萨安州(Sachsen-Anhalt)州长哈瑟罗夫(Reiner Haseloff)表示总理候选人必须根据民意来确定。基民盟地方大员首次公开为索德尔站队,这对拉舍特无疑是一重大打击。
为了稳住本队步伐,若干基民盟要员出来表态公开支持拉舍特,要求索德尔退出竞选。但党内的“豁口”明显增大,萨尔州(Saarland)的州长汉斯(Tobias Hans)和其他一些要员也加入了索德尔阵营。
从现在的架势看,如果不出意外,索德尔自动放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根据德国电视二台(ZDF)“政治晴雨表” 节目(Politbarometer)周五(4月16日)推出最新民调结果:63%受访者认为索德尔适合当总理,联盟党选民中支持这位巴伐利亚州州长的比例更高,达84%。认为基民盟主席拉舍特更适合当总理的受访者却只有29%。
周日(4月18日) 本是双方商定出结果的日子,但拉舍特和索德尔在柏林虽然会商了数小时,午夜后分手时却还是既不松口,也不放手。
周一(4月19日),拉舍特宣布当晚将召开党执委会特别会议,届时他将提出解决目前困境的建议;随后,索德尔在慕尼黑对记者再次重申了他一周前的态度:只要“大姐”坚持选择他人,他会接受。
经过6个多小时的辩论和最后的表决,拉舍特获得本党最高领导机构的多数支持,“后默克尔时代”联盟党内的第一场“热战”就此落下帷幕,但联盟党内业已产生的嫌隙是否能“愈合”还是个未知数。
结语
德国基民盟和基社盟之间的这场“政治宫廷剧”有以下几个看点:
1.联盟党内没有解决“K”问题的固定程序,是这个问题成为“政治痼疾”的根本原因。但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个“乱象”其实也是民主制度下的一种常态。双方的争论对个人命运或党的利益来说或许是“残酷”的,但对民主机制本身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2.对民调的态度,双方的立场完全对立:拉舍特认为“民意不可取”,索德尔坚持“民意不可欺”。但是,并非强调民意的一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政治家对民调的“好恶”实际上完全是根据需要而定的: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民调来说事儿;对自己不利时,就弱化民调的意义。
3.媒体的报道断章取义现象越来越多,以索德尔上周日记者会上说的那番话为例:有些媒体和记者,还有索德尔的对立面,都认为索德尔说话不算话,以此证明他的人品有问题。但这明显是断章取义,因为他在那句话之前明确表示:“如果党、议会党团和党员们愿意,那对我来说事情就很明确,我不会收回承诺,愿意担起这个责任“。这里的“党、议会党团和党员”才是他所说的“广泛支持”的真正含义。他的政敌断章取义可以理解,但应该中立客观的媒体就不该这么做了。
在总理候选人的“产房”里,联盟党这次相当“难产”,而绿党却出人预料地“顺产”。绿党两位主席经过协商,于4月19日推举其中一位主席拜尔波克(Annalena Baerbock)担纲。这种“不折腾”的方式,对富有激烈争论传统的绿党来说,非常难能可贵。
对中国读者来说,拉舍特、索德尔、拜尔波克这三个名字目前或许还很陌生,但有必要记住他们,因为他们肯定是影响“后默克尔时代”德国政坛和对华政策的最重要人物。
在今年的大选中,联盟党的主要政治对手不再是社民党,而是充满活力的绿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联盟党保持第一党地位应该没有悬念,但如果拉舍特挂帅的竞选团队无法接近或达到以往的辉煌,那么,德国历史上首个由绿党主导、社民党和左翼党(die Linke)参与的所谓“绿红红”(Grün-Rot-Rot)联合政府就有可能诞生。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格局,联盟党将在时隔16年后再次下野,而中德关系或许也将迎来“冬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