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8分以上的国产电视(近年来口碑最好国产电视)

8分以上的国产电视(近年来口碑最好国产电视)

更新时间:2022-03-07 05:40:16

2022开年,就被2个家庭刷了屏。

“天才儿子”的金家,没了操心一辈子的女主人。

男主人愁着怎么接发病住院的儿子金晓宇回家,也担忧着儿子的翻译工作;

多年寻子的岳家,多病多灾的生活,更是一团乱麻。

老父亲瘫痪,老母亲摔了胳膊,大儿子失踪,老婆在工厂洗海带。他自己呢?边找儿子边在北京打零工——扛沙袋、扛水泥、搬建筑垃圾……

你听:

与命运抗争过的人。

说出的话,总有着金子般的内核。

金父:不读书不上大学不工作不成家,我们都能接受——只要他活着。

岳某:我也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挣了钱找孩子。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这个家。

这刷屏的背后,何尝不是一份照见自己的共情。

疫情让社会褪去了一些成功学色彩,让人们越来越珍惜生存与生活的本质。

当现实投射回虚构。

回看2021国产荧屏,也有变化。

咂摸老板风姿的剧不见了,咂摸生活的剧更多了。悬浮狗血的陷阱少了,实心实意的亲情多了。

可生活的剧,好拍不?

李安说,拍电影和回家,后者更让他无法懈怠。

因为家是很多矛盾、情绪的集合。

有时往往一件小事,都让人难以衡量与把握。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饮食男女》

家不好拍。

一个能留住观众的家更难。

春节将至,今天的盘点再应景不过:

2021年国剧里的几个家。

看了,说不定你会想要。

乔家

第一个你肯定想不到,乔家

没错,出自后来玩狗血,把开局8.7高分败到7.7的《乔家的儿女》。

前10集,Sir是真心喜欢这家。

尤其喜欢这家的围墙。

比周围的都低,外墙也没邻居家气派。

墙上还摆着几盆看着不打眼的绿植,仔细看,还有一盆菊花脑。

(南京有句谚语,“南京人,不吃草,不吃鱼肉爱吃草,枸杞萎蒿菊花脑。”)

乔家,70年代南京市区的一栋老屋。

不大,2室一厅,却带个小院子。

这家有本难念的经。

女主人生了一大堆孩子,最后一胎时,死在产房。

留下嗷嗷待哺的老五,还有2儿2女。

偏偏,这家的爹又是个爱赌的鬼。

家里有好吃的,他绝不亏待自己。

五个娃挤一屋睡,他独睡一间;五个娃平分一碗饭,他独吃一大碗。

日子的苦,分好几种。

外人眼里,乔家其实不算差。

工厂福利不错,房子带院子,空间也不算局促,虽然日子拮据,但吃穿不愁。

但外人看不见的,是孩子们。

当为人父母却只爱自己,那能给孩子吃上饭、睡上床就不错了。

大哥一成,12岁就明白了父亲的不可靠。

他身上的衣服总是不合身,从来没穿过一双渴望的白球鞋。

一回家不能马上做作业,得先给弟妹烧饭,再给老爹烧洗脚水。

天冷了,想着暖气片该换,想着弟弟妹妹该添衣;

想着家得有个样子,所以问邻居讨来菊花脑的种子,又到街心的花圃挖土,种在围墙上。

小小年纪,他扛起了不争气老爹该扛的责任。

人如其名。

一成,不仅成了模范的哥哥,还成了一个“要强的妈”。

他无师自通地成了“家长”,也无师自通地构建了兄弟姐妹的亲情。

这份亲情的名字叫:

“天雷都打不散。”

这是剧里给乔家兄弟姐妹的第一个镜头。

一个仰拍。

一成仰头看着塑料棚上的水,水后面还有一片树影;

一个俯拍。

弟弟妹妹围拢过来。

这个镜头,暗示了他们的成长将在未来拧成一股绳。

时光如水,细节如诗。

三丽、四美,小时候没人梳头,俩人就互相梳。

二强,一夜长大被一成撞见……大哥默契地甩给他一条干净裤衩,悄悄把门带上。

也别觉得大哥就没人疼。

懂事的妹妹们成年早,知道大哥要高考,会给他准备补脑的核桃,尽力创造学习备考的环境。

让我们把镜头再拉远,再看看这个家。

仍然有它的破败与拮据。

可天晴时,门上的玻璃、旁边的窗户,都被光灌了个透。

围墙内,弱小的孩子们像墙上的植物。

他们天生地养,又彼此依靠。

扛过了吹进墙头的大风大雨。

一成,你从来都是怕欠别人的情。可是人这一辈子,哪能真的孤独到老,谁也不求,谁也不靠呢?生而为人,本来就是要吃尽千辛万苦,身边有人相互帮衬照应,彼此扶持,是福气。

丁家

一个数据。

去年国产剧,一共有1049部。

而过8分的,不过10部。

其中,就有一部收视平淡、评分却坚定的《您好,母亲大人》,8.2

年初,逆袭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的《你好,李焕英》,让人记住了贾玲的母亲。

去年10月这部《您好,母亲大人》,让人记住了江苏江城的丁碧云。

剧,改编自作家不良生在母亲去世后,在豆瓣记录的小事集:

《云上:与母亲的99件小事》。

不需要煽情,因为母亲仿佛流水账的细节,自带深情。

你炖鲫鱼汤时应该加冷水而不是开水,用水壶煮鸡蛋之后烧开的热水要赶紧灌注到水瓶里留着晚上洗漱用,洗衣服时应该舀几勺洗衣粉或倒多少洗衣液,晾晒T恤衫时不要将衣架从领口硬塞进去而要从腰圈套上去才不会撑垮领口,梳洗台上牙膏牙刷的摆放位置,换季时如何储藏洗净晾干的衣物,暴晒后的棉胎应该等热气散去之后再封紧扎好收进储物柜,折叠衬衫和毛衣的手法,每晚临睡前打开一盏微渺的节能夜灯……

这些细节,组成了丁家母子的30年。

母亲丁碧云,中学辍学,跟着镇上老裁缝学手艺。

她原本以为,和阔绰男友结了婚,就能过上幸福生活。

没想到,孩子出生3年,老公就成了酗酒打牌的无赖,还和饭店里的女帮工搞在一起。

丁碧云也是个倔脾气,立马净身出户,给儿子改了姓。

所以,丁家=丁碧云 丁小军

单亲家庭的生活从来不易,更何况,这位母亲连房子都没有。

他们住过苏北农村,丁小军的外婆家;

住过镇上60块一个月的小单间,厨房还是露天的。

“家”总是变,生活总是漂泊。

但怪了,家的味道,一直留着。

它是过年时,电视里赵本山和范伟的春晚小品。

是过冬时,暖被窝用的热水壶。

是停电时,一起对着床单扮出的动物手影。

所以家不是死的建筑,甚至,不需要“同一片屋檐”。

有人就有家。

有细节就有家。

家,是母子生活细节的总和。

《母亲大人》足够细,也足够诚实。

这个家,让很多观众回忆起了“相似的母亲”。

这位母亲温柔恬静,很少跟人红脸。

可瘦弱的身影里,又藏着一颗自尊倔强的心。

以及随着生活,日渐增长的小智慧。

买猪肉,被老板嫌少不压秤,她不闹不赖。

让再添上点猪油。

这样的母亲如此平凡。

但她又觉得自己如此不凡。

因为儿子。

丁小军,是丁碧云人生最好的作品。

他从小和父亲接触不多,连称呼都是别扭的“那个人”。

所以他从小想做的,是另一个人。

这个人和母亲一样,善良,有原则,话也少。

他从小懂事,下雨天睡不着,因为担心加班没回家的妈妈。

怕妈妈辛苦,吃苹果要给妈妈留一半。

有肉吃,更要留。

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母子彼此呼应了一份完整的爱。

很多年过去,这份爱没有消磨只有增长。

母亲生病患癌,他带妈妈去化疗。

路不平,丁碧云坐电动车颠得腿疼。

儿子也疼,但一点不想表露出来。

于是他东看看西看看,就是不看母亲的眼睛……

所以你问我什么是“大”。

大,其实就是小。

《母亲大人》一个大字,用了99件小事来拍。

为什么是99?

因为中国人的老话,“九九”缺一,不够圆满。

疫情年,发生过多少不圆满,Sir不想回忆了。

此处,希望看到丁家的观众们,能在不圆满中回忆起属于你的一份圆满。

坚信这份圆满,永不消磨。

陈家

陈家有药香。

进来的人一问,再多的郁结不畅,也能通一把。

陈家,来自去年评分最高的华语剧,《俗女养成记2》。

第一季播出,破了13年收视纪录,第二季继续优秀,豆瓣9.3。

陈家离得有点远,在海峡彼岸的台南乡下。

可观感,却如此熟悉。

豆瓣有这样一条评论:

这剧太神奇了,明明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却能看到成长过程的相似性,并且对当下的焦虑和困境产生共鸣。@一口大井子

陈嘉玲,39岁,辞职分手,回到离开多年的台南老家。

家的前厅是一间中药铺子,后院是一家人吃住的地方。

《俗女》用2个家交替穿插,展现了陈嘉玲的过去和现在。

第一季,重点在陈嘉玲小时候的家。

那是39年前,陈嘉玲之所以成为“陈嘉玲”的线索。

她有足够任性的资本,因为从小家里不缺爱。

爷爷对自己孩子总板着脸,可对嘉玲就哄得不行,每天下午放学后,嘉玲要看电视,他就在门口帮孙女放风;

从小就跟奶奶睡的她,更是不缺呵护。

唯一严厉点的,应该是妈妈。

怕女儿读不好书,步自己后尘,又怕女儿大学选太远,不好照顾。

为这,还一度声称要断绝母女关系……可你看,断得了?

不管是离家还是回家,还不是前前后后进进出出,张罗行李、饭菜。

嘉玲的爸爸,也是个老好人。

胆子小,总守个中药铺子。

没脾气,女儿受欺负,他居然先跟人家道歉。

文化也不高,跟嘉玲没话题,只知道一味僵硬地,满足女儿心愿。

这样的女儿,长大了什么样?

脾气倔,心眼直,安全感足。

陈嘉玲39岁敢悔婚,敢裸辞,敢离开大城市。

敢破,也敢立。

没有当初那个旧家,哪会有第二季陈嘉玲缓慢筑起的新家。

第二季,陈嘉玲留在老家,花全部积蓄买下一栋小时候害怕的“鬼屋”。

它见证了陈嘉玲终于和自己和解,见证了一场“俗女的养成”。

戏里戏外,两位“俗女”。

《俗女养成记》原型小说作者在书里坦白:

那张优秀又好命的女人蓝图,我勉力跟着长了大半辈子的,我看也就这样算了,长成了的部分没让我容易多少,长不成的那些显然这辈子就不干我的事。

在此郑重邀请你,把握有限的今生,先一起耸耸肩,挺这个既优秀又普通的自己一把,那些需要努力的事,反正放一阵也不会有人偷做了去。

世俗来看,陈嘉玲的人生是一种“倒退”,一种“不安全”。

放弃台北高薪工作,放弃家庭优渥有感情基础的前男友,放弃一些被人们认为是人生安全要素的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

世间所有的安全和进步,最里面包裹的是啥?

不就是一口气,一口底气。

“不安全”的陈嘉玲。

还住“鬼屋”。

还活出一种高级的安全感……

(你想想,编剧这么费劲做暗喻,究竟想告诉你什么)

第一季最后。

两个陈嘉玲为“鬼屋”刷漆。

这一幕本该挺惊悚……但一大一小的她俩,聊出了一种温度。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忘记了

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

做梦又醒过来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说完三个家。

你有没有发现,“家”这个平凡的字,浓度变高了。

变得和一个词很像,很平凡的同时,又很高——生活。

它们同属于一个海平面。

海涨潮了,让你看到亲情闪烁的高光时刻;

海落潮了,又让你看见散落一地的烟火气。

Sir要说的最后一个“家”,也是个小家。

也有着它的高光时刻,和它的烟火气。

推开这扇门。

门后,站着这家最小的孩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莫妮卡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