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旧式电视图像(老式电视图像变小了)

旧式电视图像(老式电视图像变小了)

更新时间:2022-03-15 07:28:50

还是在看那部古老的日剧《阿信》,讲的是出生贫贱佃农家的女孩阿信与生活搏斗一生的故事。

阿信出生于1901年,老年的阿信大约84岁,所以这部剧也展示了日本社会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的发展变迁。

我对日剧看的不太多,所看的日剧也都是现代剧,大河剧和年代剧看得极少。

对日本人的印象,在某个年龄段之前,只有一点,就是凶残、罪恶滔天;过了那个年龄段之后,变得更加宽广了一些,可以从人而不纯粹是敌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了。

虽然并没什么有把握的理由,我对他们是区分看待并带着严重刻板印象的,总觉得以前的日本人跟现在的日本人不一样,以前的日本人是奋斗进取型的,现在的日本人是宅的,佛系的,低欲望的,不婚不恋爱生小孩的。如果一定要给“以前的”和“现在的”找个分界线的话,大约就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前后吧。

《阿信》这部电视剧加深了我对以前的日本人的认识,也说不上是认识,就是看剧时脑子里忍不住提出一条条弹幕,随便说一说吧。

1. 日本人真的很爱干净。

传统的和屋对卫生的标准非常高,进屋要脱鞋,晚上直接将褥子铺在地上睡觉。经常看到剧中女人跪在地上用力擦榻榻米,一看就觉得是件力气活,腰要是不好还真的干不了;

2. 极简是刻在日本人基因里的。

难怪到现代他们又将断舍离的观念以及无印良品这种性冷淡品牌发扬光大。剧中人的房子都是空空荡荡,大部分房间都只有一张茶几上放着一套茶壶和几个杯子,看不到什么家具,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进行收纳的;

3. 日本人真的不怕冷。

阿信的儿子阿雄一年四季都光着两条小腿,连袜子都不穿,哪怕在冰天雪地也不例外。如果中国的爷爷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子这样穿恐怕要被吓死。现在的日本女学生好像依然坚守传统不穿袜子,我很好奇他们真的不会得风湿或关节炎吗?

4. 日本人非常能吃苦,善忍耐。

家有家规,行有行规,在家里要拼命干活,在别人家当佣人更是从早干到晚没有一刻休息,在店里当学徒要无偿给别人干几年活才能开始学手艺。听说现在日本的一些寿司店的学徒依然是先在店里洗碗刷盘子打几年工才开始跟着师傅学烤紫菜,我真想问,你们的时间难道不值钱吗?以前也就罢了,如今这样瞬息万变的世界还能舍得拿出几年的时间纯打工,令我很震撼。

5. 日本人对妻子的要求非常高。

剧中阿信一生劳碌困苦,在师傅那里学了做头发的手艺出师后,终于有了一段较为轻松愉快的时光。一个人租了房子,独立挣钱了,每天白天出去给别人做发型,晚上在家里做针线活,光是做发型的收入就是一个工人收入的三倍了。阿信因为初恋受挫,于是决心一辈子就这样靠手艺生活,不靠男人,不结婚。那时我好为她开心,如果她真的能独身一辈子,那此后种种苦难就完全可以避开了。

但是,她的生活并没有按照她的计划进行,龙三少爷不顾家里的反对坚持追求她,最后打动了她,两个人还是决定结婚。

因为双方家庭的反对,两个人就随随便便举行了一场只有两个人的婚礼。婚礼一举行,阿信的生活就变了。她跟着龙三回到龙三的家里,从此后龙三的一切家务都由她来做了,哪怕家里明明有家仆,但从剧中看来,男人既然有了妻子就理应由妻子照顾,因为这是“做妻子的责任”。阿信要出去熬夜工作时,还要提前把一日三餐给老公准备好。我看的时候心里忍不住为阿信叫苦:一结婚就多了这么多家务,相当于多打了一份工,结婚到底是图啥呢?

其实作为一个已婚女人,阿信在婚后还有权利工作已经是很难得了,因为挣钱养家是“做丈夫的责任”,幸好龙三是个比较开明的男人,他支持妻子工作,但他的支持仅仅是支持妻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或者帮助自己的恩师,他无法忍受要由妻子挣钱养家,那样会严重伤害到他作为男人的自尊心。为了修复他的自尊心和由此越变越差的夫妻关系,阿信不得不在家里断粮的情况下辞去喜欢的工作,把挣钱的责任还给丈夫。

想起前两年去世的日本女演员树木希林,她年轻时嫁了一位众所周知的“渣男”,摇滚歌手内田裕也,内田性格暴躁,婚后不久就常常夜不归宿,吸毒嗑药,出轨家暴,曾把老婆的肋骨打断过。即使这样,树木希林一辈子也不愿意跟他离婚,45年的婚姻有43年都是在分居中度过的,树木希林单独抚养女儿长大,到老了还说自己“没有尽到做妻子的责任”,因为没有机会料理丈夫的一日三餐……我在她的自传里看到这种逻辑真的瞠目结舌。

左一为树木希林,中间的白发老头是内田裕也

与女儿女婿外孙们的全家福

6. 日本人非常重视长子。

从剧中看来,日本的家庭,无论贫富,家产都由长子继承,父母也由长子赡养,其他的子女,恨不得七八岁就得独立出去了,免得在家吃闲饭。

因为除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女都独立的早,所以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也比较疏离,就像曾经在一起合住过几年的同学一样,到时间劳燕分飞,感情淡漠,差不多跟陌生人一样。

后来在张宏杰的文章里看到,日本的长子地位确实非常高,高到我们难以想象。

比如吃饭时,父亲和长子一起坐在正位,其他人坐边上;

洗澡的时候,父亲先洗,长子第二,其他人排后面;

“兄弟们见到长子,得对长子行礼,以示尊卑之别。他们不能直呼长子的名字,必须冠以“大人”的尊称”;

“在日本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当中,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活着其实是没什么尊严的。他们之所以被生下来,目的仅仅是充作备胎,以防长子意外死亡”;

这一点跟我们的文化相差得还是很远的,看着很新鲜。有时觉得这种制度太不公平,但仔细想一想,权利和义务是相依相伴的,也许有很多人更愿意成为自由自在没有挂碍的次子女呢。

以上都是看电视得来的一点浅见,随便说说,莫要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