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清装戏多,但里面的历史常识错误不少。
姓名字号现在大家都是一个人就一个名字,古人不是这样,有名字的是读书人。一般的读书人有四项基本信息,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名,第三个是字,第四个是号。一个男人改姓的可能性一般没有,除非是冒名顶替或者是入赘之类的,名则是爹妈赐予的。字是你上了学,由老师给起的。号就是你成年以后,一种是自号,还有一种是送号,就是咱们讲的外号。
名只能够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和皇上叫,其他人一律不能叫。但是人在自称的时候,一定要称名。比如电视剧中,张学良自称汉卿如何,那就错了。张学良要自称,必须得是学良如何。
字是解释名的,李宗仁字德邻,出自《论语》:德不孤,必有邻。仁和德之间是相邻的。你看毛泽东跟李宗仁之间的电文,向来是“润之先生”或者是“德邻先生”,绝不能称宗仁。电视剧里,赵四小姐称“学良”如何如何,这就不行。皇上跟大臣之间只从权威上来论,比如说和珅,乾隆皇帝称他是和大人,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我孝庄”太可笑人的号还有更尊贵的,就是封号,清朝的王爷的封号只有亲王、郡王有。比如恭亲王、醇亲王,这个恭和醇都是封号。两个人聊天,可以称恭邸、醇邸。但是下面贝勒、贝子、正国公、辅国公没有封号。这个号还有一种属于谥号。过去的大官死后是要请谥的,这谥号是什么呢?就是你一生的行迹之实,也就是说盖棺论定。比如李鸿章,后来人都称他是李文忠公;曾国藩,后来人都称他是曾文正公,其实这些都属于谥号。一个人死后,大学士给他拟谥号时,基本上是拟四个,皇上圈一个。“文正”这个谥号,出自于特恩,所谓特恩就是皇上自己给写的。孝庄皇后也是,可笑就是电视剧中出现过“有我孝庄在”的台词。那孝庄是谥号,是她死后皇帝给她的。
问到谁 谁才说话现在清装戏的服装问题比较大。在宫里面,所有的大臣进宫一律是官服,绝对不能够穿了便服。皇帝在接见大臣的时候,一律穿常服。只有在祭天、祭地以及正式朝仪上,才穿龙袍。
皇帝住在养心殿,每天大臣都要见起,就是在养心殿外先递牌子,皇帝决定谁就翻谁的牌子。皇上此时里面是一个袍子,外褂必须是石青色。清朝的服装以石青色为正色。
好多影视剧,大臣一进来就要称万岁。实际上清朝人不喊万岁。进了门,请一个跪安。大臣进来,太监一挑帘子让大臣进去,自己就退出来。所以在清朝,没有出现过皇帝与大臣谈话时,旁边站着太监的情况。跪安是先迈左腿,右腿跪,收左腿,直身,再说一句臣某某恭请皇上圣安的话。
皇上夸你了,也不讲谢主隆恩,就是原地一磕头。如果皇上发怒,没有那句臣罪该万死。这时候要磕响头,官帽摘了,头要触地。清朝军机大臣基本上5至7位,受召见的时候排成一队。到门前,最后一个军机紧跑两步把帘子挑起,俗称挑帘军机。这些人进去后,一个比一个往后错一个身位跪下。所以,挑帘军机往往在出来后要问其他人,刚才皇上说的什么,从而成为别人的调侃对象。谈话时,皇上问到谁谁回答,没问到你你是不能回答的。所以,在皇帝面前,不会出现大臣彼此争论不休的局面。
皇上请客主打凉菜现在很多电视剧里演到宫里吃饭,由御膳房给做,没那回事。皇宫里吃饭,有的叫做宴飨,最多的时候可以几千人一块儿吃饭。
这个宴飨相当于咱们的国宴,现在电视剧演的,说八仙桌四周坐8个人,然后不断地上菜。要是按这种方式的话,几千人吃饭。估计应该有两3万人伺候才行。所以,在宴飨的时候,所吃的东西基本都是凉的,而且以糕点、烧烤为主;也不是八仙桌,而是满语讲的图斯根(音),就是高桌。官员席地而坐,高级的一人一桌。桌子不大,地上有一个蒲团。吃国宴在过去被视为畏途,为什么,皇上一举杯你就得磕头,皇上再一示意你还得磕头,等于是在不停地跪拜当中,其实吃不到什么。再则,宫里的宴会是由光禄寺举办,而不是御膳房。
满汉全席乃是炒作满族人的传统食品是烧烤,由于他们当时是统冶者,他们的风俗就要在这个社会中传播。过节时,团拜一般都在会馆里。这时候基本上先上满席,后上汉席。满席就是烧烤类的东西。满汉席其实是体现上菜的次序。到了民国,宫中的膳食向外传播,就开始有人以满汉全席来炒作。最早出现满汉全席的这种称法,是在清中叶的扬州。
无论民间、官场,在宴会的时候一定是男女分席,没有说夫妇两人挤在一个桌子上的。还有,八仙桌最多坐6个人。清装戏里不该有大圆桌,大圆桌是民国以后才有,而且只能坐九人,不能坐10人,正对面留一个菜口。
李鸿章也坐四人轿我们现在看清装戏,可以说是轿子满天飞,实际上在清朝没有那么多轿子。为什么,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体制问题。
在乾隆以前,三品官以上都可以用轿,后来乾隆规定:文官年过60,二品以上,始可乘轿。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规模非常小,清朝全国有品级官员才2.5万人。衙役是雇的,师爷也是县官自己雇的。在北京的高级官员也就那么一二十位。即使允许用轿,一般人是不用的,因为用轿成本高。一般用轿子至少要备两班至三班人马,两班8个人,三班就是12个人,前边还得有顶马,后边还得有班儿车。这个设备在明朝,一年至少你得花800两银子,一两银子,一个人够过一个月。还有就是容易受轿夫刁难。所以说,清朝时北京的轿子并不多。明清时候,北京的马车、驴车、骡车非常发达,因为用车成本低。
另外,一些电视剧中,北京街头出现八抬大轿,这跟历史不符。地方督府是可以用八抬轿的,整个仪仗要192人。为什么?出了北京,总督是代天子巡守,所以,在地方上是可以出现八抬大轿的。在京城不同,就是李鸿章也只能乘四人轿。最后说明一下,京城三品以上官可以称大人,以下不能称大人,知府不能称大人,知县更不能称大人,电视剧里老说县令大人或者是知府大人,这都是错误的。县令,一般称为老父母或者老父台,绝没有县令大人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