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电视新闻中有趣的事(新闻形式的搞笑段子)

电视新闻中有趣的事(新闻形式的搞笑段子)

更新时间:2022-03-06 23:39:20

■《冰上轻驰》海报

■在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非洲青年彼得手举“一起向未来”标语,祝福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发

还有十天时间,2022北京冬奥会就将拉开大幕,这一属于全球冰雪迷的盛会,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在大家热切期待赛事开场的同时,不妨先来看看几个有关冬奥会的趣味故事,以便我们能够以一个更加轻松的心态,迎接这届大赛的到来。■新快报记者 高京

来自热带国度的冰雪选手

不少热带、亚热带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某些国家的选手很难有备战冬奥会的客观条件。但即便如此,仍然有热带国度运动员为征战冰雪盛会而努力。

翻看史料,南非是第一个出现在冬奥会上的非洲国家,该国共有4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参加了1960年美国斯阔谷冬奥会,此后冬奥会上陆续出现了摩洛哥、埃及、塞内加尔等国选手的身影。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牙买加雪车队的出现震惊了世界:小山姆·克莱顿原本是一名短跑运动员,但因为种种意外他未能进入牙买加夏季奥运会的参赛阵容,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他召集了其他3人组成牙买加雪车队,希望征战冬奥会。

要知道,牙买加在冬季最低气温为27摄氏度左右,该国选手想要参加冬奥会在当时好似天方夜谭,但正是这4名雪车选手在无雪、无车、无经费,更无教练的情况下,硬是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坚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那届冬奥会中,他们甚至杀入了决赛。

然而,由于雪车的冰刀发生移位导致整车侧翻,这4名牙买加选手的决赛之旅怕是要以弃权结束。但他们硬是忍着伤痛,抬着雪车走向了终点,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不仅使牙买加成了加勒比海地区第一个参加冬奥会的国家,这种奋进的精神,更是鼓舞了无数非洲年轻人,激励他们朝着心中的梦想奔驰。

1993年,这支牙买加雪车队的故事被改编一部名叫《冰上轻驰》的电影,此后牙买加选手在多届冬奥会中都有亮相。

细数过往23届冬奥会,已有多个非洲国家的选手参加过比赛,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仍有不少非洲选手前来参赛。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有更多非洲选手参与到这一冰雪盛会当中。

李坚柔意外摘得金牌

偶然与意外在比赛中都属常见,但冬奥会的短道速滑项目,可谓最具有偶然性的项目之一。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中国选手李坚柔就充分诠释了偶然性的魅力。

要知道李坚柔的特点是中长距离,索契冬奥会前她甚至没有参加过500米的比赛,王濛的受伤给了她机会。从预赛开始,李坚柔稳扎稳打步步向前,成为唯一一名站在500米决赛赛场上的中国选手。

与其他三位决赛选手相比,李坚柔的实力还是略逊一筹,决赛开始前没人预测她能够摘得金牌。

发令枪响后,其他三名选手都冲在前面,李坚柔处在第四的位置。然而就在通过第二个弯道时,加拿大选手克里斯蒂和意大利选手方塔娜发生碰撞,同时还碰到领滑的韩国选手朴升智,三人几乎在同一瞬间一起摔倒在地,身后的李坚柔因有一定距离未受到影响,她便趁机冲到了第一位。

此时,李坚柔的领先优势足足有80米远,之后的比赛成了她的个人表演。当李坚柔轻松滑过终点线后,就与教练组成员激动地抱在一起。她的夺冠,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在索契摘得的第一块金牌。相信当时很多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体育迷在她冲线的一刹那,都已是热泪盈眶。

当年夺冠时,李坚柔已是28岁,她用自己的努力触摸到了最佳运气,而正是她的坚守使她实现了奥运金牌之梦。

2017年夏天,李坚柔转战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场,虽然今年无缘北京冬奥会,但她并没有气馁,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带着自己的队员站到2026年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的赛场上。

“我对赛场还有留恋,希望通过18年的短道速滑经历和经验,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李坚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知多D

冬奥之最

●年龄最小运动员

挪威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苏佳黑尼在参加1924年法国夏蒙尼冬奥会时,只有11岁零9个月,是历届参赛选手年龄最小的一位。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共夺得3枚冬奥金牌和10枚世锦赛金牌。

●年龄最小金牌得主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韩国选手金润美与队友一起摘得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的金牌。夺冠之时金润美只有13岁零85天,到目前为止她是获得冬奥会金牌最年轻的运动员。

●单届金牌最多选手

美国速度滑冰运动员海登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在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包揽了500米至10000米五个项目的五块金牌,创下了单届冬奥会夺得金牌数最多纪录。

●冬奥奖牌最多运动员

奥拉·比约达伦是一名挪威冬季两项运动员,被称为“国王”的他,从1994年开始共6次参加冬奥会。从挪威利勒哈默尔到俄罗斯索契,奥拉·比约达伦共摘得13枚奖牌,其中有8枚金牌,成为冬奥会历史上夺得奖牌最多的选手。

●分量“最重”的金牌

1952年挪威奥斯陆冬奥会,德国有舵雪车队选择了四个体重相加超过1000磅(约453公斤)的胖子参加比赛,结果他们轻松摘得该项冠军。依靠体重夺冠的他们摘得了这一分量“最重”的金牌。此后冬奥会官方改变了规则,对选手的体重进行了限制。

●最暖和的冬奥举办地

2014年,俄罗斯索契在举办冬奥会时最高温度甚至达到16摄氏度以上,这届冬奥会成了史上最温暖的冬奥会,也给雪上项目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地势最高、最低东道主

到目前位置,历届冬奥会都是在北半球举行,在东道主的“身高”方面,1960年冬奥会举办地美国斯阔谷海拔最高,约为1900米。2010年冬奥会举办地加拿大温哥华海拔最低,只有2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