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进入冰点”,
小伙伴应该刷到这条新闻了吧。
1月份,新基金发行规模只有1188亿元,不足去年12月份的4成。
2021年12月,公募一共发了3037亿元基金,
这么算来,1月份足足少发了1800多亿。
是哪里少发了呢?
懒猫扒了下数据,
少发的主要是债券基金。
1月份,债券基金就发了138亿元,比去年12月份少发了1500多亿。(新基金净值都是1,发行份额和发行规模的数字相同)
单看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 偏股混合型 股债平衡型 灵活配置型)
1月份发了561亿元,比去年12月份降了一些,但和去年11月份差不多。
不过2月份是真的冷!
总共就发了72.18亿元。
可能有人会说,2月份还没有结束,春节也影响了基金发行。
那看下平均数据,
2月份,单只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只有3.44亿元,相当于过去几个月的1/3,去年2月份的1/10,2022年2月份,基金市场速冻了!
01
基金市场有这么一个规律,
牛市的时候,基民买基金的热情高,基金公司会趁机大发基金。
熊市的时候,基民对基金避之唯恐不及,基金发行量则会降低不少。
还有人会据此判断市场顶部和底部。
基金发行的顶部对应着市场的顶部,基金发行的低点对应着市场的底部。
能这样判断吗?
给小伙伴看下数据,
蓝线是主动权益型基金发行规模,红线是上证指数。
每轮牛市,新基金都会大量发行。牛市一旦结束,新基金发行规模也一天天的往下掉。
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但随着市场扩容,新基金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
比如2015年牛市结束后,基金单月发行规模还有500亿,和2007年牛市顶峰时差不多。
为了挖到更多信息,懒猫用平均发行规模来代替总发行规模。
蓝线是主动权益型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红线是上证指数。
规律更明显了,
首先,牛市的时候,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蹭蹭的往上涨。而且行情越好,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越大。
2007年的大牛市中,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甚至超过了百亿。2015、2020年的牛市没有2007年那么大,平均规模最高也就60亿元。
其次,牛市一结束,新发基金的规模也跟着掉。
但是,平均规模的底部,并不是市场的底部。触底后,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并没有反弹,而是持续低迷了很久。
2011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一直在10亿元左右徘徊,低迷了3年。
2016~2019年上半年,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只有5亿,又低迷了3年半。
这就是第三条规律:基金发行低迷期可能会持续几年。
02
小伙伴可能有一个疑问,
2月份,主动权益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只有3.44亿元,在历史上能排第几?懒猫找了2005年以来的数据,一共有21个月,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低于5亿元。2022年2月份的“3.44亿元”能排第4。也就是说,这是2005年以来,新基金发行第4冷的月份。
这21个月分布在这10个时间段内,
遗憾的是,
在这10个时间段内,只在4个时间段,上证指数是下跌的。
把这10个时间段贴到行情图上(橙色小圆圈),
只有4次对应着市场底部,其中3个在2009年之前。
也就是说,2009年之前,规律还是比较明显的。基金发行的顶部,就是市场的顶部;基金发行的底部,也对应着市场的底部。遗憾的是,2009年之后,这种规律就不明显了。不算今年2月份,基金发行底部一共出现了6次,但只有1次对应着市场的底部。
那问题来了,
2009年以来,基金发行底部已经和市场底部背离了,在基金发行底部买基金的策略还奏效吗?
回测下数据,
从2015年8月的基金发行底部开始回测吧,数据比较连贯。
在基金发行底部的次月初买入沪深300ETF(510300),并持有1年。
这1年内,如果再出现基金发行底部,持有期顺势延长,如果没有出现,1年后赎回持有现金。
比如,2015年9月1日买入,之后1年没有再出现过基金发行底部,2016年8月31日赎回。
2016年11月,基金发行底部再次出现,2016年12月1日,再次买入。
按说要在2017年11月30日赎回,但2017年7月,基金发行底部再次出现,顺延到2018年7月31日赎回。
按照这种策略,截至2020年8月31日最后赎回,期初的100万变成了148万,总收益48%。这个收益比沪深300指数高。期间,沪深300指数涨了43.06%。也高于定投沪深300ETF(510300)的收益。期间,定投沪深300ETF的收益是40.73%。但也并没有高太多。2009年后,或者准确的说是2015年后,基金发行底部买基金的策略并不能赚到明显的超额收益。
03
最后做下总结,
市场的顶部和新基金发行的顶部是对应的,2005年以来,这个规律一直奏效。但新基金发行的底部并不一定对应着市场的底部。2009年之前的3次,每次新基金发行的底部都对应着市场底部。但2019年之后的6次新基金发行底部,只有1次对应着市场底部。鉴于此,基金发行底部买基金,也不一定能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三体》里有句话,“一切规律都可以被用来作为武器”。
但任何规律,当使用的人多了,或者市场生态变化了,就可能失效。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好惨…基金真的卖不出去了》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