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
02:13/降温吃点涮羊肉
06:25/童年的胡同记忆
15:26/成年后的江南小巷记忆
16:46/我emo了
15:48/向小厨提问
01
-
天冷了,吃点涮羊肉
大家好,我是黄小厨,这里是小厨FM。现在是11月21日的晚上,今天的北京刮起了大风,气温骤降。哎呀,这种天气吃点火锅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说起火锅,大家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川式麻辣火锅吧,不过此刻的我还是想吃涮羊肉,蘸一点芝麻酱,吃的就是原汁原味。而说到涮羊肉,不禁让我想起北京的美食,北京没有什么正统的菜系,基本都是一些小吃,炸酱面、烤鸭、卤煮、豆汁...虽然有些让外地人难以接受,但却都是真正的老北京味道。
02
-
印象深刻的胡同
除了这些老北京味道,北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符号之一就是胡同了。红学家邓云乡教授说过:“北京的胡同,碾过数不清的车辙,印过数不清的脚印,对历史来说,它是写不完,说不清,说不尽...”确实是这样,北京的胡同之中,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与故事。
我小时候生活在芳草地,现在已经变成一条街了,这条街的后面有个叫神路街的胡同,我经常会去那找同学。神路街再往西,有一个八旗子弟的宿舍区,那会儿我们都叫它“蓝营房”。总会和几个同学跑那边玩,钻进小胡同里,怎么绕都能绕到另外一个地方,跟迷宫似的。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去二环内的南小街、北小街玩儿,那里边儿有很多胡同,我同学姜武他们家就住在里边儿的眼苑胡同。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的)
还有中央戏剧学院所在的东棉花胡同我也印象深刻,我父亲以前去上班时,都要穿过东棉花胡同。从东棉花胡同一路向西,会经过旅游景区南锣鼓巷,穿过南锣鼓巷往北奔西走一点儿就是帽儿胡同了。从帽儿胡同再往西,到地安门内大街就是我父亲工作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了。
想想这些串胡同的记忆都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儿了,它们就像我童年做的一场印象深刻的梦,永远停留在那里,等着我回味。
03
-
胡同与小巷
关于胡同,有本书叫《胡同的故事》,精选冰心、季羡林、汪曾祺、邓云乡、毕淑敏等四十余位著名作家的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叙述着他们在胡同居住时发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对胡同看法与感情。
要说我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印象深刻的胡同故事,还要属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了。我曾经出演过电视剧版、话剧版《四世同堂》。戏里,老舍先生开篇就写到了小羊圈胡同,开拍前我们为了体验生活,还特意去找过,但没有找到,听别人说好像是改名了。
和北京胡同形成对比的是南方的弄堂小巷,这也是我除了胡同外最熟悉的。南方那种曲径通幽的小巷和北京的胡同其实也很像,都代表着人们烟火气的生活,寄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我虽然是在北方长大的江苏人,但我的基因深处镌刻着我对南方小巷的记忆。乌镇就是其中之一,它承载了我成年之后一些美好的梦。究竟是童年胡同的梦更近,还是成年后小巷的梦更近,一下子也说不清楚,总之,都是我一生中值得回忆的梦。
04
-
我emo了
胡同给不同的北京人留下了不同的记忆与情感,最近网络上也出现一个和情感有关的流行词,叫「emo」,emo是由emotional (情绪化的 )演变而来。
通常大家都会这么使用:「我emo了」,此外,还延伸出「emo文学」一词,指的是在伤心难过、心情不好情况下写的文字。我年轻的时候偶尔也会写些随笔,那时候我有《17楼的幻想》和《我的肩膀,她们的翅膀》这两本书。不过,这些年已经没有再出版了,50岁的我还是希望把脚踩在地上,过朴实的生活。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待伤感、对待情感、对待复杂的生活态度都是不一样的。2007年左右,那是个一去不复返的非主流年代,那时候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被称为“非主流歌曲”,连歌词都是伤感的。年轻人们全网搜索“颓废忧伤黑色头像”,将QQ空间装扮成暗黑风,QQ签名写着一些看似伤感却又看不懂的火星文。
而现在的年轻人们,选择用「emo」的方式,释放偶尔的负面情绪,温柔的反抗焦虑的世界,吐槽完之后、收拾完愁容满面后还是会继续微笑前行。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这里是小厨FM,我们下周再见,拜拜
今日份小厨答卷
1、国内演员中,有没有哪位是黄老师很欣赏、想一起合作的?
►►
指路22:12
2、黄老师在年底之前除了《暗恋桃花源》的巡演,还有什么可以透露的工作计划吗?
►►
指路22:38
3、黄老师在不拍戏不录节目的日子里有没有偷偷长胖呀
►►
指路23:17
《小厨声音日记》
每周一18:00更新
喜马拉雅 x 网易云音乐 x 酷我音乐 x 云听
四大电台同步更新
欢迎收听
更多想听的话题,留言告诉我们
我是黄小厨,这里是小厨FM
我们下期见
你们对北京的哪条胡同印象深刻?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