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电视机发出呲呲呲的声音怎么解决(电视发出滋滋的声音该如何解决)

电视机发出呲呲呲的声音怎么解决(电视发出滋滋的声音该如何解决)

更新时间:2022-03-25 15:41:43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年轻人很难想象,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电视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过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夸张地讲,它几乎是大众娱乐消遣的首选。

特别是农村,仿佛有了一台电视机才像个家。

要知道,那是家道殷实最为简单粗暴的象征。

夫人清楚地记得,小学放暑假时,全村孩子挤一间屋里看《西游记》的盛况,那真的可称作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但对某些偏远贫穷的农民来说,电视无疑是极昂贵的奢侈品。

要买得起,谈何容易?

夫人今天要推荐的影片,就与此有关。

话说第五代导演的阵营中,有个“特例”。

他不买张艺谋、陈凯歌们的账,不钟情于对中国故事历史寓言式的展示,而是“另起炉灶”,将目光放在讲述当代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上。

例如《疯狂的代价》。

(夫人之前写过这部,题目是1989年,国内第一部全裸出镜的电影上映,尺度有点“大”,阅读量高达23万)

同时也很注意同行的动态,能适时“借鉴”并加以大胆创新。

比如,夫人要力荐给各位的这部《二嫫》。

乍看,二嫫和秋菊“很像”,一样的朴实善良,一样的执拗。

但她们到底,是非常不同的农村妇女。

秋菊所求,在要个说法,二嫫所为,只想买台县长也买不起的大彩电。

周晓文以其独特视角,为观众上演了一出窥视农民与现代性的好戏。

01

影片伊始,是二嫫在小镇卖麻花面的吆喝声,响亮悠远。

她不讲价,却卖得很快。

每天半夜,二嫫从炕上爬起,独自在院中忙活。

她用脚和面,动作娴熟。

粗重的体力活,处处显示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健壮能干。

饰演二嫫的,是蒙古族演员艾丽娅。

她最近一次出现在大银幕,是王小帅《地久天长》里的李海燕。

妥妥的实力派、老戏骨。

为体现真实的二嫫,她花2个月时间苦练用脚揉面的本领。

每天练4-5大盆面,腰酸背痛脚肿,痛苦到根本没工夫怀疑人生。

还要学河北张家口方言。

这样一位坚毅的女人,其实充满生活的困境。

家里家外的事,都得要她操心。

她的丈夫先前是村长,现在退了,腰上有病。

无论地里头还是床上,啥活也不能干。

尽管吃了几年的中药,但始终不见效。

二嫫以脚和面的镜头,颇具有性意味。

正上小学的儿子虎子,总跑去邻居家看电视。

虽然没少看胖女人秀儿她妈的脸色,可是一点也不长记性。

二嫫暗下决心,一定要买台比她家还大的电视。

至此,影片最重要的两条线索完美交汇:

为了买电视机,二嫫拼命做麻花面赚钱。

一方面,基于丈夫的性无能和政治权力的失势。

她需要转移自身的性苦闷,并重新赢得别人的瞩目。

一方面,出于儿子不再因看电视而受气的考虑。

她特要强,岂能让好吃懒做的邻家胖女看不起?

可能有读者会疑惑,如果仅是一个农村妇女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那未免太俗套了吧!

别急,我们请出本片的男主。

刘佩琦饰演的“瞎子”(外号),二嫫家的邻居。

这个小眼睛男人有辆破卡车,是村里的致富能手。

他的出现让二嫫原本压抑的日子有了一股荤腥味。

也大大加速了其卖麻花面换彩电的曲折进程。

02

从一开始,瞎子就是个“好人”。

二嫫编了一夏天的筐,由于冰雹打坏果树,供销社不再收购装果子用的筐。

她和丈夫快愁死了。

瞎子主动上前承诺,坦言他拉到县城后肯定能卖掉。

第二天,二嫫带着麻花面,坐在装满筐的卡车顶上进了城。

那幅摇摇欲坠的惊险画面,似乎预示着两人关系的不稳定。

筐子全卖了,价钱也很可观。

卖完麻花面的二嫫,硬是被瞎子拽进饭馆,破天荒地吃了顿“大餐”。

此次进城最主要的,是她瞧见了那台全县仅有,县长都买不起的彩电。

二嫫像是着了魔,对未来信心十足。

而瞎子的葫芦里,尽是对二嫫的好。

在他眼中,妻子生不出儿子,又不勤快不会干活。

她皮松肉懒的,屁眼里生了蛆,都懒得抠出来。

二嫫却是与之相反,令他欲罢不能的理想女人。

第二回进城,他就为她找了份工作,在县城最大的“国际饭店”做麻花面。

二嫫不无幸福地接受着这个好男人对她体贴入微的关怀。

谁知回家“探亲”的途中,车子坏了。

瞎子欲火焚身,猛地扑向二嫫,可愣是被挣脱。

她的健壮,再次明证。

不过挣扎之后,二嫫又自行宽衣。此举有双重动机:

1、对瞎子一贯的帮助,她无以为报,又不想欠人情,只好委之以身;

2、长期忍受性苦闷的煎熬,她本能的生理诉求,需要找到机会发泄。

不同于以往国产片对农村女性单一性格的刻画,周晓文镜头下的二嫫真实而复杂,处处流露着人性的深度与广度。

偷情后,他们理所当然走得更近了。

破卡车的驾驶室里,有了欢声笑语。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二嫫似乎已迷失,她真的还想着买电视吗?

在饭店上班时,她亲眼目睹有人手被机器绞了的血腥场面。

作为和许多同事共赴医院以备抽血的一员,二嫫头一回知晓:

原来卖血也能挣钱!

从此,她多了个赚钱的门道。

03

夫人情不自禁地感叹一下:

农民之悲,穷是次要,最关键的还是观念。

千百年间遗留下的陈旧理念,精华固然有,但糟粕也着实不少。

可怕就在,根深蒂固,毫不自知。

在她看来,反正女人每个月都要流血,不卖白不卖。

二嫫的“愚蠢”之外,另有狡黠的一面。

她在卖血前,会喝三大海碗盐水。

以此达到“血里一半是盐一半是水”的“奇效”。

就这样,她几乎没啥损失地获得了一笔额外收益。

而她和瞎子的婚外情,也发展得顺风顺水。

二嫫学城里的女人,戴上了崭新的胸罩,瞎子还给她买了防皱霜。

没人知道的小旅馆,空气中散发着他们温存的气息。

在店里干活的二嫫,钱也比别人要拿的多。

从纳闷不解,到知道竟是瞎子在背后偷偷给老板钱。

二嫫不干了!她觉得尊严受到了严重伤害。

饭桌上,两人互相摊牌。

显然,瞎子没有做好和妻子离婚,与二嫫一家人过的准备。

二嫫倒是义正词严,态度很坚定:

我告诉你,我不是卖炕的!

我看你以后就蹲着撒尿吧!

毫无悬念的分手结局,却未避免事情带来的恶劣影响。

越是此类偷鸡摸狗的事,在农村越是会传得沸沸扬扬。

二嫫和秀儿她妈扭成一团,让看客们大饱眼福。

好男人瞎子,也算是“敢作敢当”,他放出大招:

找人将自己痛打一顿。

并放出话,因为在城里养女人,所以让人给打了!

这招一箭双雕的举措,果然有效:

二嫫是清白的,村长头上也没戴绿帽子。

两家人和好如初,从未光临二嫫家的秀儿她妈,上门了。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就此平息。

付出“惨痛”代价,千辛万苦的二嫫,终于攒够了7000块钱。

过年赶集的时节,四个人乘着破卡车进了城。

全县只有一台,连县长都买不起的29寸大彩电,搬到了二嫫家。

回顾这趟买电视的曲折之旅,我们不禁要问:

值得吗?

04

影片结尾的场景,极具隐喻和讽刺意味。

“庞大”的彩电只能自窗口送入,放置在炕上。

由于多次卖血,加上长期劳累,筋疲力尽的二嫫靠着电视。

此时,她和电视一样,接受着村民们异常羡慕的观瞻膜拜。

但实际上,二嫫的眼神何其失落。

她心心念念的目标,就是买回电视机。

而电视之于她本身的意义,并不清楚。

冬天的白雪,覆盖了大地,万籁俱寂。

散场之后的二嫫家,空余一堆横七竖八的凳子。

荧幕上播放着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

俨然,已与国际接轨的这家人却在酣睡。

没地方睡觉的一家人,胡乱蹲在门口坐着睡。

刺骨的寒风吹进屋里,二嫫睁开眼,电视停播。

雪花飞舞的黑白画面,伴着呲呲呲的噪音。

又是一声二嫫卖麻花面的吆喝,全片结束。

导演说:我迷恋其中的循环感。

可夫人觉得,这样宿命式的悲剧令人心痛。

二嫫大费周折的一番拼命挣扎,结果却特讽刺。

除了儿子有电视看,大彩电没有解决她的生活困境,反而是新的迷茫。

直白点说,二嫫不过是为了争一口盲目的气,才铁了心的要买电视。

但对作为新事物之于她自身的价值,全无认知。

周晓文透过二嫫的尴尬处境,探讨了在市场经济、现代化面前,农民内心深处的不知所措。

至少对现代性,有着一份质疑。

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过渡到发达的工业文明,直至信息文明,社会在物质、技术层面飞速甚至“畸形”发展,而人的精神层面,却未能同行。

农村妇女二嫫,不是被温饱问题困扰,恰恰是精神困惑。

话说回来,在大时代浪潮的裹挟之下,谁又不是二嫫呢?

只不过,不是对着电视茫然失落,而是房子、车子、财富、地位……

从这个角度讲,周晓文的《二嫫》,无疑是当代中国的一则寓言:

物欲不断膨胀,是否意味着愈发严重的精神危机?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