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1980大陆内地剧情电视剧(90年代内地剧情电视剧)

1980大陆内地剧情电视剧(90年代内地剧情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7 21:30:17

文:太不虚

编辑:野人五

图片:网络、视频截图

星期五言:从电影艺术角度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可能还写不进“世界电影史”教科书,更别说跻身国际电影节的行列了。但就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而言,“八十年代国产片”又着实能让当下人大吃一惊——它在类型上的开拓性,在突破意识形态上的胆识,在自我反思与多元视角下的胸怀与深度,乃至创作者在作品中释放出的热情,都是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也是现在电影人无法企及的。重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对于笔者这样一个八零年代生人来说,那感觉或许就如同那个时代的创作者在重温革命、动乱、改革岁月一般,而这其中的痛苦、欢笑、眼泪、逝去……便是跨时代的共鸣。


一、主题与时代背景

纵观八零年代电影(这里指1980-1990间拍摄的片子),你会发现有一条清晰的主题线贯穿始终,那便是:反思、释放、民主、自由;人文、市井、改革、希望。

根据这些主题关键词与内容题材,我们又可以把这十年拍摄的电影归为三大类,即历史类(如《高山下的花环》)、人文市井类(如《模范丈夫》)、概念类型类(如《小街》、《戴手铐的旅客》)。

注意,这些电影虽然喜剧、悲剧、悬疑剧风格不定,但几乎没有一部片子的叙事是脱离时代背景的,也几乎没有一部是脱离那些主题的。可见时代背景对那十年电影的影响之大,联系之紧密。

那么,那个时代背景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是二战、文革的阴影,一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前者是历史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它是电影创作者反思的对象。后者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调,它给了创作者反思的权利和空间。这两样东西合起来便是那时创作者赖以生存的东西。

带着这一认识我们再来做个概括性的总结,即:八十年代电影主要是在反思战争与文革的功过;释放个体民主自由;展望与迎接改革开放。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电影会有多强的朝气与颠覆性。当然,这种颠覆性与朝气会被有形无形地反映到电影中去。

二、颠覆性、思考性、理性

谈到颠覆性,那些电影至今看来都让人汗颜,我们,我们来举例说明——

★《T省的84、85年》故事里的记者竟敢当面质问法院审判长:

- 我可不可以这样问您,在我们中国,是法大于党,还是党大于法呢?

而审判长又能跟被告说出这样的话:

- 不要太天真了,人民法院不会支持你将矛盾对准党的组织的。

★ 再来看《牧马人》里的妈妈与儿子的这样一段对话:

- 妈妈,爸爸怎么弄来这么多钱

- 当了二十多年老右,补的

- 妈妈,长大我也要当老右,挣好多好多钱

要知道,这种话在现在看来都是细思极恐的,更何况它出自一个在反右运动中受过迫害的知识分子家庭。

当然,那时的电影可不止是让角色发发牢骚而已,颠覆之后隐藏的是知识分子乃至艺术工作者意识的觉醒与思考的深入,来看——

★ 在85版的《夜半歌声》里,一位伺候大小姐的老妈竟能跟来访的人说出这样的话:

- 人中了邪,就该好好看看自己的灵魂!

★《天云山传奇》里,当一个叛逆的年轻人抱怨路况太差,跟不上时代,马车夫用了以下的话来回敬她:

- 你怎么也染上这种时髦病了,讽刺啊,挖苦啊,嘲弄我们生活里的某些现象来表示自己的最新观点。这些都是很容易的,能解决什么问题!

★《模范丈夫》这部看似倡导女权,抨击大男子主义的电影,导演偏偏要再设置出个大女子主义的法官太太,让双方都去反思,以达到左右平衡。

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对白和剧情设置,透露出了一种理性的非意识形态与社会伦理约束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便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整体思维方式。

写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能看出点那时电影的焦点取向了——没错,颠覆性也好,思想性理性也罢,反映到电影里,它们的镜头无疑都对准了“人”这个个体。

三、焦点对准人的电影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电影史,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将人的内部心理释放的如此之大,比如说80年拍摄的 ★《小街》,里面涉及到那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导演干脆由着讲述者的意识去发展故事剧情;

★ 85版《夜半歌声》干脆将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都隐去了,角色剩下的唯有去克服爱情的障碍物,哪怕是毁了容,刺瞎了眼,双双殉情;

★ 等到了《芙蓉镇》,里面的人物干脆说出了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这样的话。

可见那时电影将个体生命的价值释放到了多大!

当然,焦点对人不光体现在内部,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普通百姓的行为演绎也是非常细致、接地气的,它们通过市井文化表现开来,如《父与子》、《二子开店》这类喜剧片。

注意,那时的小人物喜剧片可不是脸谱式、教条式的,更没有太多正负能量的引导与束缚,它们只是在尽可能地还原一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最多也就是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夸张地演绎出来以逗大家乐罢了。

可以说它们是鲜活有生命力的,也可以说这是“镜头对准人”所达到的效果。

关于人物鲜活有生命力的例子我们再举一个——

★《高山下的花环》里有这样一个桥段:丈夫牺牲后,妻子和老妈抱着孩子从山东坐火车去云南拿骨灰。下了火车本要再转汽车走很长的路,可娘俩为省钱硬是走着去了目的地。这点导演并没有去强化渲染,只是给了几个娘俩走山路的镜头,之后不经意经人告知指导员。

如此寥寥数笔,却透露出了导演对农村人细致的观察。这种细节很多,可见“镜头对准人”是那时的主旨,是彻头彻尾的。

四、叙事风格的开拓与启后作用

不得不说,从电影语言与叙事手法角度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尤其是前五年)还处于起步和学习阶段,跟电影发达国家的片子比起来还很粗糙甚至生硬。但在风格和类型的开拓与覆盖面上,那时期的电影绝对算得上五脏俱全,百花齐放了!

★ 首先是80年于洋导演的《戴手铐的旅客》,它开创了悬疑惊悚类型片的先河,甚至片子还具备了一股“黑色电影”的气质;

★ 接下来81年的《小街》,那意识流般的叙述甚至有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感觉。更别说导演编剧在结尾对“开放式结局”与“封闭式结局”的思辨设置了;

★ 接下来谢晋《高山下的花环》开创了中国现代战争片的先河。注意那已完全不是《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之类电影的概念了!我认为它的反主题、反故事性叙述完全不亚于同时代港台的新浪潮电影;

★ 84年的《黄土地》以及87年的《老井》,它们在开创了新农村题材电影的同时,开始了“前卫摄影”的尝试,为之后中国的一批欧式电影导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做出了强烈的示范;

▲ 《老井》电影剧照,1986(注:电影《老井》中出现了“农村猎奇”的概念,在本人看来,这是中国农村题材能够吸引外国人眼球,走上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 让人最意想不到的是,86年竟出了一部纯粹的政治电影——《T省的84、85年》(注:政治电影和政治宣传电影完全是两回事)。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将那些党内部的政治会议、中央宣传部、法院公诉甚至党员私生活都曝光上荧幕了。而那些百姓与官员、法治与党治的争锋对峙戏更是精彩至极,都有点《纸牌屋》的味道了。

另外,不光在内容上,在叙述形式上这部电影也是独一无二的,它用了两条时间线交错讲述案件,让两组人物分头演绎最后交织在一起,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算得上前卫了!

★ 最后来说说87年的《芙蓉镇》,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艺术上达到了那个时代的至高点,它几乎涵盖了本文之前说的所有的那几个主题——反思、释放、民主、自由、人文、市井、改革、希望。而这些主题具象到电影语言的应用上,又是趋于醇熟境界,影响之后一代电影人乃至知识分子。

纵观这十年电影的风格类型覆盖面,它们虽遇上了断层,没有起到承前作用,却绝对为后起之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学习也研究价值。

然而,这个坚实的基础是否延续至今,不得而知。

五、关于八零国产电影的一些思考

每每看那个时代的电影,除了上述那些观点想法外,还有一种莫名的“热情”感染着我,这种“热情”几乎贯穿着那十年中的每一部片子,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情节。而这种热情是在任何当下的国产片子里找不到的,更别说西方电影了。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种“热情”的根源——那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是创作者、审查者的开放意识带来的效果?再或者那仅仅是一种对往事的留恋与幻觉……哪一种似乎都说得通,似乎又都说不通。

索性不想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能解释它。

然而,在这个抽象热情之上,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去挖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产电影的价值,从而让它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关注星期五文艺,关注影视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