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天梯电视剧普通话版(天梯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天梯电视剧普通话版(天梯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更新时间:2022-03-05 05:20:03

纪录片评分9.6

记录下了无数温暖的故事

引发了无数的感动的瞬间

从南部热带雨林

到云贵高原大峡谷

从大西北戈壁沙漠

再到川藏高原

四川凉山攀天梯

怒江峡谷溜钢索

……

历时3个月

辗转几千里

穿越6个省

香港TVB的扶贫纪录片

《无穷之路》

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

这一路很长、很险

但是每一站都有全新发现

纪录片的第一站

来到了四川大凉山

作为典型的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共有五百多万人口

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少数民族

这里的风景很美

有大片巍峨的高山

和幽谧的深谷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独特的地理面貌

让在此处居住的人们

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贫穷这两个字

早已世世代代与他们缠绕在一起

村民居住在海拔1500多米的悬崖上

想下山

只能在几乎90度垂直的悬崖上爬“天梯”

天梯沿着悬崖峭壁

2556级阶梯

可以说让人望而生畏

节目组和主持人

从早上7点钟开始爬

用了将近四个小时

才走完全程

现在已经是网红“悬崖飞人”的

村民某色拉博介绍道

自己在十七八岁之前

完全不知道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村里没有水,没有电

拉博8岁才开始上学

每天都得在陡峭危险的

悬崖山路上步行上学

稍有不慎

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直到2013年

名为“精准扶贫”的新政策推行

数十万调查人员

逐座山、逐家逐户去敲门普查

5年前来悬崖村

担任驻村书记的帕查有格说道

自己对这个村子的第一印象

就是闭塞、落后

村民当时几乎没有收入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

偶尔有富余

村民辛辛苦苦地

把粮食背下山去卖

也卖不到好价钱

商贩会狠狠压价

甚至压到正常价格的一半

因为他们知道

村民好不容易把粮食背下山

是不可能再背回去的

帕查有格担任书记后

白天到处走访调研

晚上召集人商量对策

悬崖村的情况有了好转

2016年

悬崖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家一块来养羊

引进青花椒,种上脐橙

村民的收入来源增加

2016年8月份

昭觉县和凉山州政府拨款一百多万

资助该村修建上山下山的钢梯

全村壮丁齐出动

运送了120多吨钢管上山

排除万难

终于建好了2556级钢梯

之后

政府开始完善山上的基础设施

2016年

悬崖村通上了自来水

全村铺上电缆

连通了4G网络

以前闭塞在悬崖之上的村民

终于与世界接轨

相较于以前藤绳做的简陋天梯

新修建的钢梯无疑方便安全得多

但这治标不治本

悬崖村本身极差的地形条件

才是村民们的贫困之根

但这一切

在2020年的5月全部改变了

悬崖村全村搬迁

他们背着行李

踩着建好的钢梯

搬进了山下县城宽敞明亮的新家

用了三四年的时间

政府在全凉山州靠近县城

或者交通便利的平原位置

修建了总共1400多个安置社区

帮助2000多个贫困村

近35万名村民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

还不敢相信这个房子是我们的”

某色拉博在自己100多平的新家里

开心地说道

政府还赠送了

桌子、沙发、电视、床等家具

搬到新房子固然开心

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

离开了土地的村民的收入来源在哪儿

《无穷之路》带着观众

走入昭觉县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这个农业园区由政府牵头

国内企业投资兴建

占地五千多亩

主要目的就是安顿好搬迁来的农民

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成立3年多来

这家产业园区为附近

近千户搬迁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农民的收入较山上成倍提高

他们生产的粮食蔬菜被销往深圳香港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像四川大凉山

这样易地搬迁加上

政府帮助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案例

在全国比比皆是

全国832个贫困县

全部都成立了特色产业扶贫计划

像涪昭农业产业园区这样的现代农业基地

全国有近30万个

过去,藤梯变钢梯

近来,钢梯又变楼梯

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

第一次触碰到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也认识了它

纪录片的第二站

来到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地壳落差大,水流湍急

更有以奇峰秀岭著称的怒江大峡谷

峡谷两侧

坐落着高黎贡山、碧罗雪山

许多少数民族依山而居

怒江之困,困在交通

以前怒江境

没有公路、大桥和铁路

生活于此的居民能走的

只有山石嶙峋、险象环生的

原始山路和人马驿道

滑索

是村民们渡江的唯一交通工具

一根钢筋

脚下是汹涌急湍的河水

从这一头滑到那一头

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而有个人

却滑了37年

他就是被称作“滑索医生”的

村医邓前堆

而邓前堆本人大半辈子

都通过溜索在怒江两岸往返

行医救人

多次因为滑溜索受伤

膝盖上撞伤的伤疤至今仍在

即便受伤

邓前堆也要咬牙忍痛去给病人看病

因为他不去就没人去了

来这里的医生大多都受不了离开了

邓前堆答应过师傅

当了村医就不能半途而废

因为一句承诺

他就这样坚持了37年

好在这一切都已成为了历史

2016年

云南省政府决定全省进行“溜索改桥”大工程

数年间投资超过20亿

建了199条过江大桥

取代境内全部过江溜索

与此同时

云南省还修建了大量

与桥相连的公路

贯通全省

不过

溜索并未就此退出怒江两岸的历史

相反

它还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参与到了当地的扶贫工作中

怒江州福贡县马吉米村

村民在山上种草果增加收入

但运输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

上山下山都是山路

人工搬运不仅低效而且十分辛苦

遇上雨天路滑更是十分危险

云南当地的一家企业

认领了这个扶贫项目

帮助村民解决了此事

将以前过江渡人的溜索

改为当地草果生产运输线

这一工程自去年开始

企业出钱,村民出力

全村一百多户村民齐出动

运钢丝绳,安装滑轮

历时半年

在马吉米村附近的高山峡谷上

成功建立起了26条草果运输溜索

溜索建好后

草果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村民们一天能运完

以前七天都运不完的草果

怒江的案例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从2016年开始

国家投入9500亿的天文数字

在全国贫困落后地区

铺天盖地地建设交通网络

超过5万个贫困村受惠顾

实现了村村通

交通扶贫

彻底改变了“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困境

除了交通扶贫之外

教育扶贫也是怒江地区

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时间的封闭

也封闭了居民的眼界

每年这里都有超过1000个孩子辍学

很多孩子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

2019年

政府在当地成立了

一所普职教育融合技术学校

在政府倡导和老师们不懈地发动下

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

云南怒江地区

是一个直过民族聚集地

所谓直过民族

就是直接从原始社会

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

这所学校的许多学生

都来自直过民族

他们没有时间概念

不知道自己哪年哪月出生

学校不单教他们知识

也教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会他们生活习惯

比教会文化课更紧要

许多学生

从来没上过学,没有基础

甚至还有人听不懂普通话

完全学不进去

因此

学校开设了多门职业技能课

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

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这些课程包括

修车、烹饪、美发、音乐、茶艺

甚至还有学生

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了二等奖

怒江这所辍学青年职业培训学校成立后

全国各地纷纷仿效

政府也在贫困地区大力宣传

让大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2020年年底统计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

辍学学生的数目

已经由当初扶贫建档时的

60万人下降到831人

全国近一亿贫困家庭的子女

在完成初中义务教育后

还可以接受免费中专职业教育

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种子种下,生根发芽

等到来年收获时

这里必定繁花似锦

躬身入局

寻找留下过痕迹的粒粒微尘

谦虚的姿态

平等的视角

温和的表达

故事大多由村民自己讲述

让人自然而然感受到扶贫工作的伟大

跨越几千里路云和月

真实记录了国家脱贫的奇迹

纪录片一经播出

在香港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节目真是做得好好,看完好感动。看到祖国壮丽河山之余,更为祖国大刀阔斧的扶贫政策而感动!”

有人留言表示会带着女儿看,“让她们知道生于香港已值得感恩。”

“让年轻一代反思生活在香港这个幸福地,要知福惜福及再造福。”

纪录片中主持人陈贝儿和拍摄团队深入祖国各地,爬天梯、遛钢索、闯沙漠、高原反应,种种艰辛也让一众网友十分佩服和感激。

“多谢你为香港人带来蜕变和发展中的中国。”

“佩服及感谢你们整个团队的付出。”

有人则嫌每集半小时太短,开始催更。

“这节目星期一至星期五放会好多人能看到。”

“希望TVB日后拍更多大陆城市和乡村发展类型的纪录片。”

在纪录片里看似平铺直叙的讲述中

用更加客观的视角

看到了国家脱贫的努力

让人自然地看到了扶贫工作者的伟大

在村民们朴素的回忆与观众的共情中

扶贫不再是几个遥远的词汇

而是一种具体的情感和体会

无穷之路,总有尽时

来源:共青团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