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智慧屏电视为什么便宜(2022最建议买的65寸电视)

智慧屏电视为什么便宜(2022最建议买的65寸电视)

更新时间:2022-03-06 23:27:49

智慧屏兴起两年多时间后,似乎逐渐开始迈上了走量的道路。

随着双十一到来,各电视厂商都在加大优惠力度。在11月1日当天,小米、荣耀、OPPO等品牌都公布了相关战报。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初以中高端大屏产品切入市场的华为、荣耀、OPPO等企业,此次双十一期间甚至将一些产品的价格降到了2000元区间。

随着步入智慧屏阶段的互联网电视市场进入新一轮竞争,回头看华为、荣耀、OPPO等新晋电视玩家近两年的产品布局,在立足高端的同时,主动抢占中低端产品市场,似乎正在成为其共同的选择。

价格下探的智慧屏

双十一期间,不少电视产品都在尽可能地下探价格。以华为智慧屏SE系列中SE 55标准版为例,在华为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中,到手价仅为1699元,这也是目前华为智慧屏系列中价格最低的产品。根据店铺信息显示,这一产品是店内平板电视热销第一名。

据了解,华为智慧屏SE 55标准版是华为今年首次将智慧屏价格调整至2000元以内。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产品于今年10月份上市。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款产品很大程度上就是面向双十一大促推出。

其实,对于新晋电视玩家而言,电视产品的价格下探并非双十一才开始。9月底,荣耀举办了荣耀智慧生活新品发布会,推出了荣耀智慧屏X2系列,包括43英寸、55英寸、65英寸三个尺寸,其中43英寸的首销价格仅1799元。此次双十一期间,荣耀智慧屏X2 55英寸在淘宝荣耀官方旗舰店的最低到手价也降到了1939元。相比原来的“定义大屏五大标杆”的荣耀智慧屏X1系列,X2系列无疑更加“接地气”。

与之类似的还有另一个大屏跨界玩家OPPO。2020年10月,OPPO首次进入电视领域,推出了S系列和R系列的智能电视产品,前者定位高端旗舰,后者也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而今年5月,OPPO推出了K9系列产品,覆盖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多个尺寸,43英寸的价格则下探到了1799元。至此,OPPO的电视产品也完成了高端到低端的全面覆盖。

不难看出,从中高端产品切入,再逐步延展至低端,最终实现高低端并行,是近几年跨界而来的电视玩家们共同的路径。

而这一现象,既是一种必然,毕竟如果要覆盖更大的市场、更多的用户,足够有诱惑力的价格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品牌也可以扩大销量。同时,也是一种对标,比如互联网电视市场的资深玩家小米,早已完成了电视各价格区间、各尺寸段的全面覆盖,验证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

当然,对小米、华为等企业而言,高低端产品并行的策略,其实也早已在手机市场上得到过验证。如今,随着各电视企业产品线的逐渐丰富,也意味着各方将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价格下探的背后,还有什么?

经过前些年的市场洗牌,电视市场已经更加成熟,大概率不会再出现疯狂补贴的价格战。但随着各方入局,尤其是跨界玩家的增多,品牌间的竞争自然也将越来越激烈,而围绕价格的竞争无疑将是最主要的竞争维度之一。

根据我们近两天对京东平板电视热卖榜的观察,在前十名热卖产品中,处于2000元以下价格区间的产品很多时候都有着最大的占比。在天猫电视机好评榜前十名中,2000元以下的产品也有着最大的占比。

虽然近几年电视大屏正逐步向着高端化演进,但从相关数据以及电视厂家的产品布局中也可以看到,低端产品同样有着不小的接受度和市场空间,而这也是各电视企业主动下探价格的关键因素。

不过,随着近几年智慧屏、智能屏等概念的普及,智能交互、智能摄像头等早已成为这些产品的标配,比如最具代表的智能摄像头,还进一步延展出了视频通话、大屏社交、AI健身等功能。暂且不论这些功能是否在用户侧有足够多的使用场景,但起码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着用户对电视大屏的重新认知,即从看到玩、到用。

可问题是,更便宜的价格对应着更低的配置,随着电视价格的下探,尤其前文提到的一些价格下探至两千元以下的智慧屏产品,往往是不配摄像头的。这无疑削减了智慧屏的“智慧”属性,毕竟智慧屏们的主打卖点之一,就是由智能摄像头延展出的相关功能。

所以,对厂商来说,推出价格较低的电视产品可以丰富自身产品线,扩大销量;对用户而言也是喜闻乐见,可以有更多选择。但如果站在产业的角度,这些相对低端的产品对于培养用户习惯、改变用户认知,带来的作用却会有一定的缩减。

更进一步,厂商们近几年纷纷入局电视市场,甚至让智慧屏、智能屏等概念成为产业潮流,都是看准了万物互联时代智慧家庭市场的广阔前景,电视大屏作为家庭场景中最主要的显示屏幕,接下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在硬件、功能,甚至商业模式等方面,市场上的智慧屏们其实并没有与此前的互联网电视产生明显区别。而且,产业对智慧家庭场景的打造目前也处于初级阶段,生态尚不完善且较为分散,短时间内难以衍生出更大的价值。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们只能回到曾经互联网电视阶段的老路上,围绕价格做文章。

当然,近几年电视大屏市场的智慧化、价值化演进成果不可否认,但对行业而言,如何在价格之外,进一步挖掘更多产品竞争维度和价值增量,或许才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