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记者 李晶 2008年报道
从西安实验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的前身)成立至今,电视在陕西已走过了48个年头。苟良和万盛华作为陕台电视剧的管理者与实践者的代表,畅谈了此间经历的风雨与辉煌。
苟良:陕西电视前30年
1960年,西安实验电视台成立,1965年更名为西安电视台,1978年正式改名为陕西电视台。作为中国电视第一人的胡旭,时任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分管电视剧工作。根据《陕西省志(广播电视剧卷)》,陕西第一部电视剧应是1963年播出的短剧《小碗》。但是,随后而至的十年“文革”打断了全国电视剧的发展,陕西自然不能幸免。1980年以后,陕西电视剧重新起步。据苟良回忆,当时陕台租用了北京电教中心一台机器,拍摄了《信任》和《借水赠钗》等剧,而有规模地拍摄电视剧应从1983年陕西电视台电视剧部成立之后算起。《花园街5号》是陕西第一部长剧,在央视播出后有着不错的反响。一部《李信与红娘子》播出后,竟引起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兴趣,并通过外交途径要走了剧本和片子。启用残疾人拍摄的《独角冠军》捧回了金鹰奖,其后的《希波拉底誓言》《悬崖百合》等分获飞天奖。随着电视剧拍摄进入正轨,台里边规划了三个拍摄系列:历史剧、陕北革命题材和当代题材(分为农村系列和知识分子系列)。其中的农村戏《庄稼汉》《神禾塬》等都获了大奖,而描写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的《半边楼》获得13届飞天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奖次最高。
苟良 :陕西电视剧从起步到入行,到比较得心应手,再到上世纪90年代电视队伍成熟起来,用了近30年时间。陕西在题材方面有优势,可拍可挖掘的潜力很大。资源优势虽说不能独占,但陕西人拍陕西,在感悟和体现上可能更准确些。20世纪初,电视剧开始进入市场—— 一方面观众希望娱乐性强些、好看些,另一方面也是利益驱动。电视剧拍摄也从以前集中力量创作,开始走向以工作室、(民营)公司等形式进行分散拍摄。当然,如此一来也增加了显示个人才华的机会。
万盛华:陕西电视这20年
已拍摄了20余部400余集电视剧的导演万盛华,从1988年入行到现在已整整20年。他说自己也正好见证了陕西电视剧的两次辉煌。1990年由他执导的《铁市长》红遍了全国,除了省台、西安台和央视之外当时有17个地方台播出了该剧。《铁市长》是建党70周年的十部优秀电视剧之一,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可以说囊括了几乎所有电视剧大奖。随后,电视剧《神禾塬》《半边楼》也相继为陕西捧回了大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陕西电视从耕耘期走向了收获期,在全国很有影响,陕西的电视主创人员们都觉得挺光荣。2000年,万盛华执导的《号角》再次将电视剧大奖尽数收入囊中。目前,他正在制作《保卫延安》的后期,该剧已被我省列为重大文化精品工程。万盛华介绍说,从2005年到目前,应该算陕西电视的第二次辉煌期。可以说,陕西电视剧已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期,并与京、沪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虽说电视剧数量已达全国第三位,缺憾的是却没有《金婚》《亮剑》等真正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由陕西人主创的电视剧作品。
万盛华:陕西电视剧在全国应该比现在更有影响,处在目前的位置我们电视人心里不服。我一直想做一部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好剧,为此,每年除过拍片要读不下50个剧本。
陕西有着一批像苟良、万盛华这样的优秀电视人,他们以自己的经历见证着电视的成长,也期待着陕西电视的进一步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