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夫妻打工生活电视剧全集(老公外出打工电视剧全集)

夫妻打工生活电视剧全集(老公外出打工电视剧全集)

更新时间:2022-03-14 08:45:5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6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朱健@小朱夫妻vlog,1989年出生的湖北随州人。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孩子,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挣钱。因为没学历没技术,这么多年我只能成为流水线上的工具人,仿佛这就是我的宿命,从来不会去想什么前途和未来。

后来我有幸和心爱的女孩结婚生子,父亲的身份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2018年,我和妻子一边在厂里打工,一边拍视频做自媒体。没曾想通过努力,三年后粉丝16万,我们实现了买房买车,日子越过越好。

(这是我去苏州游玩时候拍的照片)

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明白,普通人也可以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只要我们足够勤奋和努力,农民的孩子也可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和着泥巴,放着牛羊。父母总告诉我:“你是哥哥,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做好他们的榜样 ”。父母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小时候,每到农忙的时候,父母在田里忙碌,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在田埂上玩耍。为了不让父母分心,我想方设法地逗他俩玩。这幅画面,我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温暖和难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兄妹仨渐渐长大,陆陆续续到学校上学。虽然我也想在学习方面做好榜样,但无奈的是,我真的不是块读书的料,平时做其它事情的那股机灵劲儿一遇到学习就蔫儿了。

2006年,我勉强读到了初中毕业就没再继续上学了。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更因为自己想出去闯一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跟随表哥到广东潮州的一家鞋厂打工。

(广东潮州鞋厂的流水线)

初来乍到,我对厂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现代化的制鞋机器比手工缝制效率高多了,但很快我的好奇心就慢慢消磨掉了。

工厂每天高强度的流水线作业,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 ,不间断地重复着同一个工序。车间、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就是那流水线上的工具人。工作枯燥不说,工资还很少,刚开始时我每个月才几百元,只够基本生活。

几个月后,工资渐渐多了起来,我手里开始有了一些余钱。适应了这种繁忙的工作节奏后,第一次出远门的我越来越想家,看到别人用手机给家人打电话,羡慕不已,心里暗下决心,攒钱也买一个。

于是,在每个月发下的工资里,抛去生活开支,剩下的钱我就一百一百攒下来,存了几个月,终于买了个功能简单的手机。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用手机打电话的情景:当拨通脑海中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时,我激动不已。听到手机里母亲的声音,我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为了避免父母担心,我努力调整好情绪,跟他们报平安。即便当时的伙食很差,住宿环境很艰苦,我依然跟父母说吃住都挺好的,让他们放心。

(不管走到哪里,这是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我一直告诉自己,身为家中老大,绝不能向苦日子低头。就算现在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吃的是红萝卜炒白萝卜这样单调乏味的伙食,我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让父母在家乡为我担忧。

为了多挣钱,打工第一年我就留在厂里过年。以前在课本里学过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我当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就在我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时,一个女孩突然闯进我的生活,让我以后的人生都变得有盼头。

(2021年,在苏州游玩时候拍的照片)

这个女孩就是小玉,湖北黄石人,和我在同一个车间。她性格开朗,热情大方,跟人说话总是笑呵呵的,经常还没见到她人,车间就传来她爽朗的笑声。我被她深深地吸引了,于是,鼓起勇气跟她表白,没想到我的踏实肯干早已给她留下了好印象,就这样,我们彼此都有好感就走到了一起。

两年后,我辗转去了福建的一家拉链厂打工,工厂就建在海边,看海很方便。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大海,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在它面前我显得是那么渺小。

拉链厂住宿和伙食都比在鞋厂好,工资也上涨了,攒下的钱我就寄回家里,补贴家用。正当我干得起劲时,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却让人始料未及,拉链厂的出口生意受到影响,效益下滑,工人们被迫降薪。我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海风吹在脸上轻轻柔柔的感觉让我的心情放松很多)

因为是被动接受,我内心还是觉得不甘心。但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工厂的生意普遍都不景气,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去处,这种想要迫切改变现状但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矛盾和纠结经常令我郁闷烦躁。

还好当时有几个关系好的工友,我们经常约着去海边走走,海风吹在脸上轻轻柔柔的感觉让我的心情放松很多,可以短暂的忘记心中的烦闷。

而真正使我振作的是小玉的开解和宽慰。她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她的善解人意和不离不弃就像阳光一般温暖着我的心,也一点点地化解着我的心结。

慢慢地,我开始往积极方面想:好歹没有失业,还有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只要我和小玉的心始终在一起,熬过这一段时间,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人生总要在经历一些苦楚之后,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苦尽甘来。

2012年,我完成了人生大事,牵着小玉的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是农村出身,骨子里比较传统,和小玉从相识到相爱,我就是奔着结婚去的。我觉得男人就要有担当负责任,爱她就给她一个家,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在我眼中才是最实实在在的幸福。

(当年流行在室内这样拍婚纱照)

恋爱时,小玉常说我不懂浪漫,不会甜言蜜语。我承认我嘴笨,把对她的好都落实在了行动上,但对待婚姻大事我还真就想浪漫一回。我特地选在2月14号情人节这天带小玉去民政局领证,这个特别的时间既容易记住又有纪念意义。

婚后的生活很美满。令我欣慰的是,我的父母和弟弟、妹妹都非常喜欢小玉,觉得她心肠好又贤惠。亲戚们也说我能娶到小玉,真是上辈子积攒的福气。我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小玉啊,我后半辈子的幸福可就全指望你了。

2013年,儿子小朱朱出生了,在农村添丁进口是大喜事。父母张罗了一场热闹的满月酒,亲戚朋友都来祝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这是我第一次做爸爸,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包围着我,看着襁褓中小婴儿可爱的模样,那一刻觉得不管以前在外面吃了多少苦都值了。

(我和儿子的合影)

我和小玉非常感谢上苍把这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小家伙赐给了我们,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的小家庭更加圆满,我们也更加珍惜彼此。

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开支明显增大了,我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好在我打工的那家拉链工厂是国内拉链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金融危机过后,市场逐渐回暖,工厂效益变好,工资也跟着涨了。这份收入,承担家庭和孩子的日常开支不是问题。

2014年,公司调我去上海的分厂继续做机器操作员。小朱朱当时还小,小玉就留在老家照顾他。一年后,我们把小朱朱托付给我爸妈照顾,小玉跟着我到拉链厂做事。

(我和小玉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回宿舍)

相比以往普通宿舍,夫妻房的环境好很多,有独立的厨房、阳台和卫生间。能在上海这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有一个这样的舒服的安身之所,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才不负当下的选择。从此,我和小玉也真正开始了沪漂夫妻的打工生活。

在外面这么多年,令我们欣慰的是,小朱朱在老家被爷爷奶奶照顾得很好,一直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转眼间,他已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小小男子汉了。

这几年小朱朱与我们分隔两地,虽然不能天天见面,但依然感情深厚。儿子的性格很像小玉,既活泼开朗又乖巧懂事。他现在8岁了,在老家的小学读二年级,小玉平时很重视他的学习,经常在视频里教儿子写作业。一到暑假,我们还会接小朱朱过来上海与我们团聚。

打工这些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底层打工人生活的不易,知识和文化的匮乏限制了我们很多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儿子能多学点文化知识,不要走我们的老路,将来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去年夏天暑假,我们在虹桥火车站接儿子)

不知不觉到了2017年,智能手机在生活越来越普及,上网成了我们业余最大的爱好。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做自媒体,通过发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我和小玉都是农村出身,对“三农”方面的视频尤其关注,视频里分享的有关农村的生活和经历让我们感觉很亲切。看别人视频多了,我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心想别人都能拍,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是个行动派,说做就做。2018年下半年,抱着记录生活的初衷,我们开始用“小朱夫妻vlog”这个账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发布的视频内容都是反映打工夫妻日常生活的片段,用粉丝的话来说都是些“接地气”的内容。

(我们的视频有很多做饭、吃饭的镜头)

起初,我们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记录生活,让老家的父母和儿子看到。刚开始我对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都不熟练,视频做得也粗糙,发布后播放量也有限,头半年收益也就几十到几百不等。但我们不是抱着挣钱的心做的,所以也没太在意收益这一块,就一直坚持着。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我剪辑了一段做饭的视频发布在网上后居然火了,播放量第一次突破了40万,粉丝的留言和评论更是超出我们想象。大家都在视频下面留言,都说我们的视频,让他们很有共鸣,粉丝的每一条留言我和小玉都认真地看了并一一进行回复。

从这以后,关注我们账号的人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粉丝都有。2021年6月,一条讲述我打工经历的视频获得了百万播放量,很多工友说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打工的辛酸,也有生活的甜蜜。

(视频里我和粉丝分享我的打工经历)

有了粉丝的支持,我们从最初的拍着玩到现在把经营自媒体账号当成一份工作来认真对待。为了提高效率,我和小玉分工明确:每一期视频的主题由我们俩共同讨论、拍摄和回复粉丝留言的事情归小玉,剪辑视频由我来做,我们俩把生活中的默契也带到了经营自媒体账户这件事上。

其实,我们白天上一天班已经很累了,但为了对得起粉丝的期待,下班后从不懈怠,经常忙到深夜。三年多以来,我们夫妻俩互相鼓励、彼此扶持,从最初拍视频时候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拍摄和剪辑都做的得心应手,账号自开设以来陆续发布了一千多条视频,最快时候可以每天一更。

前两年为了账户活跃度,我们以追求视频数量为主,但现在有了一定的粉丝后,我们更希望能在视频质量上多下功夫,能用更多高质量的视频回馈粉丝朋友们的喜爱。

(电影《你好!李焕英》热播时候,我和母亲拍的视频)

网友评价我们是“全网最实在的一对夫妻”。他们说得没错,我俩就是从农村出来实实在在的打工人,这一点我们从不回避。视频呈现的都是最真实的我们,我相信看视频的人是能感受到这份真诚的。

付出就有收获,截至目前,我们的自媒体账号拥有粉丝16万人,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现在,自媒体收益跟我们的工资一样多了,好的时候还能超过工资,这也成了我们家庭的一笔重要收入。

虽然做自媒体偶尔会觉得心累,但不得不说它也有很多好处。它挖掘了我们的潜力,实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最令我开心的是互联网还给我们颁发了原创奖项并邀请我们参加在九寨沟、北京召开的互联网媒体大会,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每一次活动我都满怀期待地参加,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媒体大咖同台学习,我的眼界和格局都提升了很多。

(去年买车时候拍的一条视频,引起了粉丝们的热烈讨论)

感谢互联网平台给了社会底层的打工人展现自我的一席之地,是它改变了我们一成不变的生活,感恩粉丝朋友们的喜爱,是你们给了我和小玉坚持拍下去的动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8月份,我们用自己打工的积蓄和做自媒体的收益买了人生中第一部车子,一台25万的福特SUV。

有车后,生活的圈子变大了。休息时,我和小玉会去市区买些生活用品,一些离得近的粉丝还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大家偶尔会线下聚会,联络情感。最高兴是,往后我们往返上海和湖北老家,再也不用挤火车受尽折磨。

(去年元旦,我和小玉受邀参加节目录制,与工作人员的合影)

跟优秀的自媒体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这微不足道的改变已是我们夫妻俩打工生涯的重要突破,对于一直处在底层的打工人来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努力和勤奋。

2021年元旦这天,上海广播电视台邀请我俩录制节目,在节目上分享我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这是我们第一次参走进电视台,心情既激动又兴奋!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实现了,那一刻,我觉得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回想走过的这些年,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年轻时浑浑噩噩,总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生活。自从结婚成家做了父亲后,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沉了,责任也大了,特别是做了自媒体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提前规划人生的重要性。

前几年我和小玉都把心思都花在打工挣钱上,没有陪伴孩子成长,时间一晃,孩子都成小学生了,身为父母,我们再也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时光了。

(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三口)

很多粉丝建议我们把孩子接过来一起生活,不要让小朱朱做“留守儿童”。其实,我和小玉也犹豫不定,毕竟我们工作都没时间陪孩子,老人一时也不能跟着过来。

我们当然希望把小朱朱接到上海读书。去年下半年小玉特地去学了办公软件,由流水线操作岗转为办公室文职,也是想如果真过来能够有时间陪孩子。

虽然工资没有在厂里加班挣钱多,但时间宽裕很多。我们都觉得,如果孩子接过来,我们得有时间陪伴他,否则那接过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最近有粉丝朋友私聊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会不会一直待在上海”其实在做自媒体前,我们已经在老家买好了房子,为的就是以后回老家有个落脚之地。上海虽然比我的家乡经济发达,但我的根并不在这里。

面对孩子渐渐长大和父母们逐渐老去的现实,只维持现状是不够的,我们也不愿意做一辈子沪漂,未来,还是计划回家乡湖北发展。这也算是我的长远规划吧,不管怎样,我们会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刚到老家,天气很冷,每天都围着火盆烤火)

我们相信在我和小玉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而我会努力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和担当。

璀璨的夜空不仅只有月亮在发光,还有那满天的繁星也在努力发光,虽然那光很微弱,但谁又能说,微弱的光它不是光呢?作为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我们没有轰轰烈烈、伟大而传奇的人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活出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口述人:朱健】

【编辑:阿璨】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136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