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前夕,红军到达陕北,蒋介石欲将西安作为陪都考虑,西安一时成为全国的焦点城市,是中统、军统、中共、日本人、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各方情报特工人员争夺的前沿。为夺取解放胜利,共产党地下人员武仲明以孪生哥哥武伯英身份潜入西安。 武仲明刚到西安,便面临一场生死考验。办公室的新派女性黄秀玉对其疯狂示爱。而一直追求黄秀玉的特务科长胡汉良处处为难武仲明。更令武仲明意想不到的是,已经与哥哥离异的嫂子沈兰,竟然回到西安寻夫。特务头子齐北以联络官的身份赴西安党调处就职。危急关头,武仲明在沈兰和组织的帮助下,将危险一一化解,送出情报。
2011年,一部由王学兵,刘佩琦,余皑磊,车永莉,张延主演的谍战剧《暗红1936》播出,该剧讲述了1936年的古城西安,陕西省党部新生武伯英意外发现了引发西安事变的绝密手谕情报,进而引发明争暗斗的故事。
喜爱谍战剧的观众很多,而近年来,热衷于拍摄这个题材的影视创作者也很多,但是在同类作品数量过多时,就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披着谍战剧外衣的偶像剧,言情剧,严重的拉低了国产谍战剧的制作水准。究其原因是因为某些创作者对于谍战剧的定位模糊,同时热衷于追逐热点,对于谍战剧的拍摄没有采用严谨的创作态度。一部好的谍战剧首先要有扎实,精彩的剧本做基础,同时还能够通过镜头语言完美的展现出故事的魅力所在,紧张刺激和悬疑反转充斥着各种斗智斗勇的桥段,情节饱满,人物塑造深得人心,才能够打动观众。而除了故事情节精彩,逻辑思维也一定要严谨,绝不要出现那种很难自圆其说的桥段,能够成功挑战观众的智商是谍战剧的关键,这对编剧的要求会很高。尤其那些观众无法忍受的剧情漏洞和硬伤,对于观众来说最无法接受。还有的谍战剧比较浮夸,那种对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无所不能无坚不摧,近乎“神化”的效果不但会引发观众的吐槽,更会让观众弃剧,将某些编导,演员“封杀”于自己的选择之外。
而我们介绍的这部《暗红1936》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谍战剧作品,这有赖于编导认真的创作态度和一众演员奉献出的精彩演绎。同时该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在谍战背景下,一对孪生兄弟的意外错位,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情感纠葛,一个潜伏者与三个老牌特务的终极较量,构架成本剧跌宕起伏的独特看点。在信仰与情感的碰撞下挣扎,在繁复错乱的人物关系下生存,以及剧中那些勾心斗角化险为夷的烧脑智斗,共同构成了本剧的主题。剧中刘佩琦饰演的国民党老牌间谍齐北与王学兵饰演的我党潜伏特工武仲明上演的对手戏更让观众津津乐道,这也成就了这部谍战剧的口碑,最终7.4分的豆瓣评分说明了观众对于本剧的认可。
七年后的2018年,一部名为《密查》的谍战剧播出,细心的观众朋友们发现本剧中的主人公还是武仲明,同时这部剧的剧情似乎也与《暗红1936》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因此很多观众把《暗红1936》称为《密查》前传。不过,这两部电视剧讲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一九三八年,在抗日战争、国共合作背景下,蒋介石听信谗言授命西安特务组织,密裁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中共党员宣侠父,此举引发中共强烈抗议。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被迫在西安成立破反专署,调查宣侠父失踪案。中共地下党员、原中统特工武仲明,成为国共双方共同认可的破反专员。武仲明领衔的破反专署,集结了西安军、警、特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各路人马,敌中有我,我中有敌,错综复杂,调查之旅甫一启程即步步陷阱、危机四伏!武仲明彻查宣侠父案两个月间,不仅是刀锋上的对决,也是人性的较量。在地下党组织引领下,正义同道前仆后继追寻下,武仲明终于查明真相,拿到了密裁宣侠父手谕。迫于证据确凿,蒋介石不得不向中共认账,自吞苦果。
从时间来看,《密查》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暗红1936》的两年后,它讲述了在国共合作的关键时期,围绕共产党高级将领宣侠父离奇失踪,为了调查真相,武仲明介入调查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由郑凯、邓莎领衔主演,于荣光、连奕名、常铖、亓航、曲翊宏、张博涵等人主演。
电视剧《密查》在保留了传统谍战剧曲折多变,跌宕起伏的剧情与针锋相对,生死博弈的格局基础上,融入了侦探推理元素,将案件侦破的层层推进和推理的抽丝剥茧带入其中,增强故事的可看性和精彩程度。同时,这部电视剧的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因此在播出后很容易的就占据了收视冠军的位置,有观众评论本剧:“看的太过瘾了,谍战新高,人设带感,演技在线,画面细腻,台词流畅,年代感很强”。但是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本剧中暴露出来的服装太新潮,个别情节不严谨的问题也遭到观众的吐槽,最终《密查》斩获豆瓣6.4的评分,相对于它的收视表现,似乎略低一些。
据说该剧的创作团队在本剧获得收视成功后,正在酝酿《密查》的续集。看来武仲明的故事还会继续的伴随我们,而大家在欣赏这部电视剧时,最好将《暗红1936》一起来欣赏,将这两部相隔7年制作,讲述同一人物的作品进行一下比较,那种体验应该是很独特和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