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风扇>

进货批发小电风扇(中国义乌批发市场迷你小电风扇)

进货批发小电风扇(中国义乌批发市场迷你小电风扇)

更新时间:2022-01-21 06:19:17

国庆前夕,虬江路所在的虹口区176街坊房屋征收签约比例达98.98%,旧改项目生效。居民陆续搬离,沿街商铺将在10月底前搬走,这个长假见证了虬江路市场谢幕前最后的热闹。

国庆长假,虬江路热闹依旧。

客人熟门熟路,搬出凳子聊天品茶,打听老店的去向。

10月的天气依然炎热,屋里的温度被灯管发出的热量拉高,店主搬把椅子到店外乘凉。

过去,虬江路是远近闻名的旧货市场。

3号线、4号线开通后,客流汇聚到虬江路。图为2018年时航拍的虬江路,当时图下方蓝顶的上海音像城还在。

小陈五金店人头攒动,听到即将动迁的消息,客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虬江路这个国庆假期让店主程龙凤想起2015年时生意最好的时候。那时,五金店的年盈利有几十万元,程龙凤在上海买了房子。

小陈五金店的布置是老客人亲切而熟悉的虬江路模式。2015年前后,特别是周末,生意好到程龙凤夫妻俩被挤出店内,顾客排队付钱。

陈跃龙帮客人试水龙头。

虽然电子支付比例越来越高,程龙凤还是为一些上了年纪的客人准备了零钱,只是箱子里的角子几乎没有了。

在他们眼里,名声在外的虬江路小商品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这也是这条不眼起的马路人气旺的原因。来虬江路买东西的人,或是附近居民,或是尝到了“甜头”的顾客,因为来过一次,知道这里什么都有,即便不买也能领市面,回去研究、消化、比较后再光顾。

店虽小,五金店里品种丰富,光水龙头就有50、60种。夫妻俩也是从单一的商品开始做起,18年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客人的要求越来越细,也越来越“挑剔”,程龙凤说:“我们必须跑在顾客前面,一方面通过供应商试水‘新玩意’,果断进货;另一方面在与客人的交流中了解需求,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被他们抛弃。”

陈跃龙、程龙凤夫妇,以及“不能小看”的小陈五金店。

品种丰富的各式水龙头。

18年前,虬江路的五金店只有一、两家,后来生意好了,有人就在他家对门摆地摊,最多时整条虬江路上有十几家五金店,竞争异常激烈,本来东西就卖得便宜,如果顾客还价不卖,就去了别家。夫妻俩只能从服务上下功夫,和气待客做好售后,“牌子做出来了,老客人介绍新客人,新客人成了‘回头客’,最后变成了朋友”。

老客人知道他们家的习惯,价格不乱开。新客人来,还价既是相互试探也是机会,程龙凤说,“我们开的价格不是没分寸的,打个比方水龙头进价50元,我们开价75元,给顾客还个5元成交”。

时至今日,虬江路上还有7、8家五金店,能生存下来,各有各的经营之道。不过,小陈五金店生意忙人手少,至今没有启动线上经营。

陈跃龙吹走零件上的灰尘,收拾收拾先搬一些去新店。

通往二层阁的楼梯上也堆了货品,只能容一人上下。

二层阁楼算是仓库,放一点热销品的备货,因年久失修,房屋结构已经老化,放不了重的东西。

程龙凤是安徽芜湖人,17岁时就跟着表哥到上海,在四川北路虬江路口的叶大昌食品店打工,到了傍晚客人少的时候,她就躲在柜台后流泪,想家、想在学校的日子,又吃不惯上海菜的口味,“连咸菜都是甜的"。虬江路给程龙凤最初的印象是“破”。

认识了老公陈跃龙后,生意越做越好,把公婆也接来同住,程龙凤在上海有了家,她说,“现在没有大事不回家乡”。

难得有一年回家过春节,腊月廿七走,卷帘门已半拉下,行李堆在店门口,老公正在为商品盖上布。可是盖上的布又被客人掀开,原来那年特别冷,附近居民的水管冻坏了,来买水龙头的人一直不断,可他们再不走就赶不上火车了。程龙凤一边拉卷帘门一边打招呼说“最后一个了”,行李箱背在肩上,全家跑着去火车站,终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火车。

不回家过年的日子,生意一直做到大年夜上午,说给老家人听,他们都不信,以为她死要钱,其实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即便回家,过了年三十程龙凤就想回上海,因年初一老家有风俗,她只能“熬”到初二一早动身,可生意都等着呢!

傍晚生意不那么忙,婆婆带着孙子来店里玩。

从新店回来,程龙凤抱着儿子休息。她不想让儿子再吃他们吃过的苦,希望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几天虬江路上的店家都挂起“拆迁大甩卖”的牌子,陈跃龙也用红底黑字描了一块。

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新店面已经找好,就在四川北路群众电影院对面,老客人不用跑很远,也不会找不到。新店是五金 小百货的经营形式,程龙凤与别人合租经营,租金分摊后略有上涨。

程龙凤曾经看不上眼的虬江路,现在改了口“不能小看”,她说:“该吃的苦也吃了,该努力的也努力了,以前是为了生活有口饭吃,现在是要把日子过得更好。”

陈孔锦一边装茶叶,一边招呼客人。

看中哪款茶叶,先泡上一杯给客人品品。

朱敏茶行门口客人一直很多,多到一眼看不见店主,有人推算时间,“国庆节买的,等你们搬走前再来买一趟”,陈孔锦连忙递上名片,“老北站对面靠近山西北路,这里过去不远,15分钟就到了……”老客人是茶行多年积累起来的回头客,也是好口碑的传播者,陈孔锦热情招呼。

陈孔锦是朱敏茶行的老板,10多年的打拼,他感到在虬江路经营“有付出就有回报”。日复一日,陈孔锦说自己赚钱从来不想怎么花钱。不过,去年疫情期间,一个60多岁的父亲过来给正在援鄂的女儿买茶叶,陈孔锦得知后没收钱。

10多年前的虬江路没人做茶叶生意,因为格格不入,也因客人不认可。2011年6月,在虬江路摆了3年地摊的陈孔锦鼓足勇气租下了现在的门面,开出了虬江路第一家茶行。

别人看他生意好就跟着做,陈孔锦说:“不怕别人做,做的人多了是好事,说明茶叶生意在虬江路有了一席之地”。客人买东西肯定要货比三家,买过比过,才会认可,才能“粘”上你”。

来虬江路逛的顾客心里有一笔账,价格要实惠,质量要过得硬。陈孔锦说:“不是我的茶叶有什么特别,而是我更有经验,更勤劳”。

每天早上7点到仓库,一直站到晚上8点多,再到冷库备第二天的货,忙到10点多回家,日复一日,他笑着说:“只有去年疫情才有时间睡个午觉”。卖茶叶要不停地给客人介绍,有问必答,即便再忙也不能冷落其他客人,喉咙哑了也要留出力气笑对客人。跟着他做的小弟觉得他的生活太单调,就算每月工资7000元,还有年终奖,也因吃不消走了。

为了不让客人久等,陈孔锦和在后间的小弟用对讲机联系,需要什么马上送来。

客人泡茶。

天色已晚,周围的店铺大多关门,陈孔锦还在筛茶叶末子。

“从虬江路周边动迁的居民,又从嘉定、松江回到我家买茶叶,看不到我,他们好像缺少一种信任”,陈孔锦说:“做这一行我也喜欢喝茶,但喝多了肚子容易饿,还要经常跑厕所”,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老客人来,陈孔锦客客气气打个招呼去吃午饭,让店员帮忙卖,老客人不高兴了,再也没来过。陈孔锦认为客人是认他这张脸,此后,万事亲力亲为,他懂得了生意再好也不能有傲气。

来过店里的客人陈孔锦都记得,但做生意光凭好记性是不够的,客人上次来买80元的茶叶,你给他介绍50元的,他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档次那么低吗?所以,他的经验在于卖茶也要懂得顾客的消费心理。

30元一斤带枝的铁观音,10多年里没涨过价,也是不少客人的心头好。

开店的日子长了,是诚心来买,还是来看看的,或是累了来解解乏的,陈孔锦都一样招呼,即便不买他们也是潜在的客户。

有人说,他这样做生意很累,而且赚不到什么钱。一些人靠着包装和噱头抬高茶叶身价,但陈孔锦有自己的标准,就像买烟,客人买3块钱的烟,就给3块钱的口味、3块钱的标准…… 他卖的茶叶有的毛利10%都没有,还要去掉人工费、冷冻费,物流损耗等,比如一天卖100斤,按一斤赚5元算,除去3元,自己赚2元,但他还是觉得茶叶不能贵到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特别是在虬江路。“如果自己有能力卖300斤,就能赚到6元,累一点也值得”,人家嫌麻烦、闲累的活,他愿意做。

经常会有客人拿着别家的茶叶请他帮忙看看好坏?他总说:“自己的茶叶质量自己知道,别人的我们不评价,我们只能说别人的东西我们不懂,因为没做过”,实在绕不过去,他就拿些同等价格的茶叶样品给客人带回家试喝,哪家好由客人自己评判。陈孔锦说:“其实,说别人不好,说白了就是心态不好,还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大家都认为,精装茶叶的利润肯定高于散装茶叶,可在他这里收个成本费,自己还要贴人工费,都是老生意,收多了客人不乐意。

有付出就有回报,陈孔锦收获了许多客人的信任,生意一直很旺。2014年,陈孔锦在苏州河边买了房。

最近,他换了新名片,印上新店的地址,给光顾的客人都带上一张。新店所在的老北站附近没有一家茶行,快50岁的陈孔锦又得从头开始打拼,他也意识到,一个人飞会飞得很累,怎么飞也飞不高,关注度也是有限的,他想要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放手让年轻人去做,“我现在干的是力气活,人家认我这张脸不算成功,等到认你的品牌时,才算成功。”

小有收获。

虬江路龚家宅路口,感受最浓的市井生活。

夜晚,仍保留着乘凉的习惯。

不舍邻里情。

抓紧时间找新店面。

自从上海音像城拆除后,虬江路的生意也清淡了不少。

老式电扇时而被风吹动叶片,它的故事即将落幕。

最新的电子产品虬江路有,一些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DVD、EVD、VCD也能看到。

家庭成员有的被宠成了宝。

有的心事重重。

夕阳西下,原音像城围墙外,已经有人开始抢占有利地形。

沿着围墙摆起地摊。

众人淘宝。

静下来的虬江路。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来源:作者:蒋迪雯

,